分享

感动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十月二号的天气真是好。

    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出现了淮北蓝、校庆蓝。

    很多人不知道,这几天淮北的污染指数低于31,相当于海南岛的指标。

    这是书记、市长亲自挂帅,24小时监控和无缝管理的小城环境保卫战结出的硕果。

    我们原先小雨发雨衣、大雨进学校礼堂缩小会议规模的预案,统统不需要了。




     坐在公交车里赶去参加庆典,心里分外轻松。

    自己参与了一年的这件大事,终会要圆满了。

    大戏还没开演,我却已经如释重负。

    好像就是去看孙大导演的一台演出。



    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协调会,孙智强老师揽下了这台演出的总责。

    这样一场大型室外活动,接待、消防安全、现场秩序等等,需要一大批人分头负责。

    心里还是有点不托底。



    校园里气派的场子非常完美的形成,操场音响和舞台画面震撼着。

    几个歇口气的老师在“秀”美丽。

    看了大松一口气。

    一中这个团队,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有执行力、战斗力。

    心里充满了感动。




    每一个一中人都为校庆作出了极大的付出。

    除了非常忙碌的工作、教育教学之外,承担校庆筹备任务的老师们几乎就没有节假日。

    纪念大会所有的呈现,由纸上到现场,那是个遥远的距离。

   真的要为校庆一线总指挥田齐波领衔的执行团队大赞一次。





    舞台一份光彩,台下十年光阴,这是成长的必需过程。

    校庆的每一个节目从练习成型,到舞台绽放,老师和一批同学都是用课余时间抠出来的。

    为“校友回家”做完美表演,竟成为他们的责任感。

    这也是一种成长,一中人的情感凝聚与铸造。

    尽管只是视频祝福,董卿的出现成为了这台大戏的亮点。

    这位央视一姐、中国名嘴的款款深情的回忆和对母校的祝愿,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刷爆了小城的微信圈。

    在这个城市出生,由一小、一中走出,这种烙印在她的坚持、坚韧的精神气质里一直都在。

    她就该是这个城市、这所学校的光荣。



    其背后,老校长曹晓兰,校友组的同事们做了许多工作。

    五十年校庆庆典没有做到的事情,六十年纪念大会做到了。





    校庆筹备组挑大梁的这些小伙子忙到晕头晕脑,忙到表情发木。

    多少困难都扛过来了,这种历练,会使他们更快的成为一中的接棒人。





    就像曹校长、刘校长和那些老同志,一届一届的学哥学姐们,把接力棒传递给我们。

    “小鬼当家”述说的是成长的故事。

    那里面有满满的感动,人性美最闪光的部分。

(本系列部分照片由丁源等同事、校友提供,特此感谢)

作者相关文章

校友心中的校庆:回家

回家,回家——一中细节(七)

表情絮语(2)——一中细节(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