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的故事(2)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老沈在车上解释他在王憨子茶楼的心不在焉,说是茶艺圈的小朋友苏诗轩的茶馆开业了,忙一天忘记去恭贺。

    在小城,东篱庄主沈怀远是真有茶员外的派头。

    也不是摆派头弄出“范”的模样,而是由内而外的气质和热爱。

    很多到山庄请教过他的小姑娘,后来都陆续成为小城茶艺、茶品的知名人物。

    到东篱品茗,也成为小城茶艺界、文学艺术圈的口碑。



    他一讲苏诗轩我想起来,在赵泓鑫的耕云楼见过,说是高级茶艺师。

    小姑娘长得就像一片龙井的明前茶。




    苏诗轩开张的“棠棣清音”在相山区法院那一片,居处四五马路之间,人流不多;她走的是高雅路线,装潢简单而考究,处处体现出一种安静的闲情,细节处却又极其认真、严谨。





    茶室和其人一样,你能感受到那种大家闺秀的书房气息。




    她泡了一壶生普,比较珍贵的一种,苦中淡甘;我喝着便欢喜。

    我不识茶,也不懂茶;稀里糊涂在东篱喝一年,还是愣头愣脑的水平。

    闻着好闻便大赞,说喝茶不如闻茶;喝着对胃口便一杯接一杯的不停,把性情流露在喝茶状。

    只分红茶、绿茶,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不管什么牌子,哪怕名气再大,价钱再贵,喝着要人蹙眉,茗一口便搁下,再不肯碰。

    老沈、苏诗轩他们一群人,却是真真爱茶的主,他们在茶中的体会,能脱离市井酒肉、喧嚣的凡俗,想带着你往清雅路上走。

    呈现一种痴态。

     小痴娱己,沉醉于茶生活里而心生快乐;大痴度人,恨不能天下凡人皆能惜茶、爱茶、悟茶,有个安详的内心生活。



     从苏诗轩的“棠棣清音”出来,老沈一脚油门便往一马路跑,说是东篱茶师秋开了个“秋水阁”,我们去看看吧。



     他说的秋我倒是比较熟。

     这小姑娘泡的一手好茶,水温冷暖差别细微到开水沏茶手腕的高低。

     她见着生人矜持得像块茶砖,只泡茶不大说话。

     其实她人欢,性格特别开朗,说起来、笑起来的样子,极似邻家小妹那样的亲和。

    我们来访,她非常高兴。进门不久,她就发条朋友圈,大呼“老大查岗”。

    我忍俊不禁。




    秋水阁开在紧挨相王府西侧的南北向小街,那里的街边墙面是充满情怀的老淮北照片。

    小秋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女孩,弄个朴素的茶室也是倾力而为了。

    她的审美也以俗雅无界、舒适就好的小清新为主。




    她的茶室主体是院落,搭个棚顶便是茶空间。

    一块地盘叫小姑娘收拾得简易而有田园的乐趣。



    这一块是闹市区,她就是要弄出繁华中“取闲”的乐趣。

    茶桌边有流水声,侧旁还有琴桌、书桌。

    她走的是大众消费的路子,自选茶品外,十元一位,用的却是可口的中档茶。

    她说只要能护住成本,有间自己的茶室是她最快乐、最满足的事情。

    有时有几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女孩进来读读书,不喝茶也没关系。

    看着心里舒服。



    秋这个丫头极善良。

    她的茶室摆满了东篱陶艺师小刘和孙宇宙的陶塑作品,一心想帮帮他们。

    自己的天下还没坐稳,就帮着扶别人了。

    小刘的茶碗和孙宇宙的小陶人也十分契合她的茶室风格。



    刚过中秋节,相山的夜晚清新而凉爽。

    秋的茶室坐一会儿,便享受到她主打的舒适。

作者相关文章

小城茶痴沈怀远

茶之妙音

茶意壶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