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闻:光影与光阴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冬末的北京出乎意料的晴和。

日光近乎温柔,照在颐和园小院房屋的窗子上,那些暖暖的光影不断的移动,一切都被涂抹,赋予出生命的气息。

物件幻化为一张张古老的面孔。

面容矍铄,目光炯炯。

离开湖边,往院落那边走,一道道光影如同一个个故事般的迷人。

那是典型的老北京的冬景呢。

枯树的枝条旁逸斜出,飞扬的老瓦屋檐气度祥和。

层次丰富而又分明的线条勾勒。

如此的安宁、安静,闲适出慵懒。

古老的市井气息。

     

北京冬天的室内,那种温暖是质感而又柔和的。

也不知日光抚摸这些老物件多少年,岁月的那些摩挲,使得它们具有了声息、神情。

会去感叹,这世上有多少静默,转眼便被时间写成了历史。

这世上又有多少历史,将光影写成光阴。

 

声息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不断的吸纳,在日光里晾晒。

最终,人的声息,生育了、滋养了器物的声息。

一代一代的人便在一代一代的物件里活着。

   

我们今日再过来看这些老东西,便成为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在这些被生命铸造了生命的物件里,时间和日光一样的温暖。

  

神秘的颐和园对老外来说处处是神奇。

遥远而令其遐想不已的东方,一直将魅力展现在细节里。

倒不仅仅是文化差异。

屋舍、物件的相貌、皮肤,都充满了不同的视觉与情调。

我们在不同的哲学土壤里长成了不同的历史认知。

先人灵魂不死和上帝在看着的鸿沟。

我们认识的古老,就像一个刚转身远去的身影。

作者相关文章

见闻:冬天的颐和园

气煞徐秀才的老物件

见闻:御封药王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