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叙事:老杜镜头里的老街光影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濉溪老街,临涣古镇,小城人扯不断的思绪。

老杜的“濉溪老街系列”第一组发出来的时候,我就叫它勾住了心。

那场景是熟悉的,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么多年来的蹲守、琢磨,片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小酒厂老作坊里的图景,油画一般的细腻摄制。

神情、动作的光色,人物挥动铁锨的肌理,脊背上那一道白。

抓拍出如此的清晰、真切。

叹为观止。

他的光影的调子趋向于黑灰白,把老街拍得有些冷峻。

仔细体味,画面内里散发出的情绪却是炙热的。

他“外冷内热”的片子,张张是精品。

裸露出立场、凸显观点的图片,有时就将自己的东西放低到宣传片的位置。

内涵也单一。

老杜喜欢捕捉、定格动作过程中的人物,刻意的去塑造出他的动感来。

老街老铺子里的老者,眼镜要戴未戴的瞬间,氛围里的声息便流动了起来。

用一句话该怎么说来?

“凝固的瞬间,流动的诗情”。

光影明明暗暗的沉蓄着。

画面里呈现出的点点滴滴皆是文字,细细碎碎的述说着时光的故事。

我说的“老杜”他叫杜鹏。

个头不高,五十出头,是个税务官。

摄影在小城文化圈内很有些名气。

人敦实、厚道。

但只要眼睛盯到镜头上,立刻就有灵性显现。

情绪、想法,会在拍出的画面里溢出来新颖。

话语不多的老杜身上有一种难以察觉的幽默感。

那是观察事物的敏锐和捉拿特征的熟稔。

这一小秘密,叫职教院的谢军老师抓住了,他剪出的杜鹏,脱了其皮相,直指其快乐、诙谐、烂漫的那几面。

尽管如今小视频很火,摄影的图片魅力仍旧是神奇的。

好的人物作品,画面自己会讲故事。

或者偏不要文字的叙述,那画面便挣脱了羁绊,在内容解说上则更具开放性。

我注视着杜鹏镜头写下的老街的故事。

他带我们在岁月里走着。

停下脚步去看,我们都在他的画里。

他抓的有些瞬间,看起来只是陈芝麻琐事,而年月过去了,那里面说的就都是历史的庸常。

平民老百姓活着的方式,活着的声息,活着的记忆。

那是我们的舞台。

你想不出比“岁月如歌”更好的表述。

让我尤为震撼的是,他的画面有些揭示就是很严肃的话题,展示着人生巨大的黑洞。

那些个意味深长,沉重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在老街,生命就像是在轮回。

我们看到的开篇、翻篇、结尾,都是还在发生着的曾经的故事。

一条长线的停滞与浓缩,时间残酷而温情。

外面世界很多地方的老东西、老场景都拆掉了,焕然一新一度是展现政绩、改善了生活的令人激动的主要方式。

老街无奈,无人怜爱;却又因此十分幸运的存续了下来。

于是我们在老杜的画面看着读着那些还在继续的故事。

优秀的作品总是能超越时间的界限。

此刻,我们才知道岁月的模样究竟是怎样的。

老杜的片子含着深情。

它里边始终坚持着一种深刻:不管日子是怎么样的,我们都要让自己快乐。

那种温暖的冀望,令人感动。

还有,就是他藏在片子里的心愿:无论如何,都要坚守着希望。

你在孩子的目光里,能看见那些充盈着的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他们不属于老街。

就像曾经的我们,并不仅仅属于故乡。

尽管有一天他们会回来看望老街,会和我们一样的思念、怀想。

(本文老街作品画面均由杜鹏拍摄)

作者相关文章

加减法(2)

濉溪老街的故事(7):历史的定格——淮北风情

给远去的老蚌埠立个碑吧——《蚌埠有条华盛街》序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