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后台的故事比前台更真实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每年学校的艺术节演出我都会去拍一些片子。

有一段忒喜欢拍舞台。

在黑压压的人头中,它就像千姿百态的俏佳人,在我们的视线上面变幻着光影,展现着华丽和迷人的魅力。

拍来拍去,渐渐便感觉意味越来越乏缺了。 

你察觉了它就是个装饰性的东西,情感的呼应就会趋于弱化。  

台面上的东西确实很光彩。

但它也同时集中显露出经过组织、演练的非寻常化的一面。有些很精致,却总要有粉饰做手段。

有时连演员自身也已经失却了新鲜感,而只是为表现,去展露迷人的笑容。

这种表现大多建立在技艺熟练的基础上,那情绪就消减了几份真切。

舞台上有太多太多的非生活情味的虚饰。

拍后台场景是一种偶然。

我原想通过后台的角度看舞台,求得光影的更丰富的表现。

而在我的镜头里,那舞台的背处,看到了紧张的演员,繁忙的舞台工作人员,他们在自然情态中的种种瞬间,让我突然有了记录的触动。

后台是个非常特殊的场合,由舞台的明亮的余光照明,光影的层次感、凹凸感很强。

表现力也随之大增。

你会看到许多特别有意思的情状。

舞台监督急匆匆、火燎燎的调度,忙着准备搬移节目道具的剧务,缺乏演出经验的小演员登台前的胆怯与激动。

各种不同情态的人物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毫无掩饰的展现着这片刻情境的自然,他们混然一处,神态却各不相同。

镜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人若面对它,大多都会“失常”,会不自觉的要高度调动自己的情绪、姿态。

神情、动作会变得僵硬。

那种不自然几乎就是本能反射性的。

你原本要找寻的是自然情状中的东西,她给你的却是非常不自然的表情。

她要假装,镜头让她感觉必须要假装。

镜头让很多人失去常态中的情状,而我最希望的恰恰是镜头里面的常态表现,这让我的拍摄充满了烦恼。

我便更依靠抓拍。

但抓拍和偷拍模糊而危险的伦理界限,也让我顾虑重重。

演员在后台里总体上会感觉紧张,这种情绪会主导他。

就是感觉你在抓拍,镜头对着他们,他们往往也没有应对的注意力。

常态的东西随处可见,而且非常有情境感。

画面里的这个小姑娘给我印象很深。

登台前她似乎紧张得有些木然,与其后在舞台上的绽放风采判若两人。

那瞬间的定格让我感到舞台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台上、台下与台前、台后构筑了这样大的心理分界。

舞台给表演者极大的压力,后台则是他们蓄积抗压力量,释放、倾述压力的地方。

后台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前台的不真实。

前台缠夹了许多荣耀的东西,那里面的表现者知道有很多人在看,他就要凝神聚力,就要展示常人难以企及的东西。

台面上的所谓精彩就是悖于人常态最远的事物。

生活里也有前台和后台。

台面上越是冠冕堂皇的东西,越是让我们感动,它就有可能离我们了解的真实越远。

作者相关文章

大型露天剧场演出“丽江印象”剪影

万花筒梁红和她的一台文艺演出

世上最美丽的幻象就是诗和远方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