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养生 健康长寿

 青羊老叟图书馆 2020-09-17

科学养生  健康长寿

常长平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不仅在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上开创了世界之先河,而且对科学养生、健康长寿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各朝各代都设有健康长寿的研究机构,创造了太极拳、少林拳、气功、八卦掌等数不清的健身方法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中华医学。其杰出人物及其医学典籍举世闻名,为全世界人民健康长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旧社会这些健身方法和医疗科学基本上只是禁锢在帝王将相的圈子中间,广大生活在最低层的穷苦百姓是无缘享受的。所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很低。近二百年来,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瓜分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蹂躏、掠夺和屠杀,我国人们朝不保夕,更谈不上健康长寿。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老百姓生活上有了保障,思想上、精神上得到了愉悦,而且在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科学研究和普及上真正得到了发展,老百姓从真正的意义上享受到了这一成果。根据国际社会人口年龄分段标准,我国社会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更重视全社会人口素质的全面增强。全国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全国人民治病难、治病贵的问题,国家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在病人身上。不仅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而且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国家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 %。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2015年,全国共有老龄事业单位2280个,老年法律援助中心2.1万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7.1万个,老年学校5.3万个、在校学习人员732.8万人,各类老年活动室37.1万个;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2155.1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26.5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257.9万人。儿童福利和收养登记方面,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孤儿50.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孤儿9.2万人,社会散居孤儿41万人。2015年,全国办理家庭收养登记2.2万件。全国共有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机构753个,床位10万张。

 预计到十三五期末,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比例从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迅速。预测到2020年,养老床位需求为729万张,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这为我们科学养生、健康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呢?根据我的亲身实践和社会调查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心态良好、豁达大度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

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它是一股正气,正气在身,邪不能入。平顺县90岁的离休干部刘科岐同志,从小参加革命,入团入党,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上山下乡终年奔波,走遍了平顺的山山岭岭。工作能上能下,乐于吃苦、吃亏,总是拣重担子挑。离休以后,主动承包崇岩村五百多亩荒山坡,二十多年来在山上养育苗圃十余亩,栽松柏树五万余株,大都已有五米以上,枝叶茂盛、蔚蔚葱葱。有好心的朋友劝他:“您的离休费足够您用了,子女生活的也好,不用您再操心,您再受这苦何必呢?”他的回答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工作岗位虽然退了,我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哩。至于苦,我没有感到。我每天在山上和这些树木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一天不见它们,心里就不能安稳,晚上也睡不着觉,它们是我感情的依托,我上山是一种愉悦精神的享受。”的确,他象抚养儿女一样,哺育着这一坡坡青翠欲滴的松柏。由于他精神愉悦,每天上山如走平地,身体也得到锻炼,成了平顺离休干部中的佼佼者——健康老人,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离退休干部”荣誉称号。其次,遇人遇事要想得开。世间一帆风顺的事不多,而困难、挫折却是常有的事。有不少同志一遇挫折就悲观泄气,怨天尤人,过不去这个坎,结果使自己发病,甚至早早离开人间。曾经与我一起工作的一个同志,1980年夏,同我一起下乡,回公社时正好路过公社医院,我因长期患高血压,在医院作了个检查。他说:“也给我量一下血压。”医生量了血压后,说他血压也高。当下他的脸色就变了,自言自语说了好几遍:“我也是高血压?”我说不要紧,只要坚持用药,控制住血压就行了。但他却背上了思想包袱,黑夜不睡觉,心里满着急,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着急,越睡不着,血压越高。后来就住进平顺县医院,又转到长治和平医院,由于思想紧张,医疗不解决问题,还引起了肾病,越来越严重,最后竟没有治好,死在了医院。有一个老奶奶,一生坎坷。三十多岁死去了丈夫,拉扯着五个儿女艰难地生活,旧社会没吃没喝,无穿无戴,两间破屋夏天漏雨,冬天飞雪。就这样还给儿女们都办理了婚事。然而,儿女们都因病先走了,就连本家侄儿也没有一个了。她在每一个儿子和侄儿去世后痛哭一场,然后心胸开阔,该干啥还干啥。直到九十五岁时无病而终。这就充分说明只要心态良好,豁达大度,就有了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否之适得其反。

全面营养、合理用膳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

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饮食供给的。所以我们必须在饮食上作文章。首先,饮食要粗细搭配,粮菜均衡。旧社会,我们的父老少吃无喝,根本谈不上合理营养,只要填饱肚子就算幸运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可以说吃啥有啥了。现在我们有条件讲合理营养、科学营养了。我们根据营养学原理,将各种食品巧妙搭配,使其营养全面,具备身体所必需的养分。最好制定一周食谱。现在一般食堂和条件具备的家庭都能如此。条件不好的也要尽量作到各种饭食经常轮换。其次,严防偏食。我们大多数人对饭食不存在偏爱现象。但也有部分人各有嗜好,酸甜咸辣各有所爱,各种饭食喜厌不同。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或不吃,这样就使身体所需营养产生不均衡现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长寿。第三,每次进食要适量。特别是年老人最好每顿只吃八分饱。我们很多人总结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如“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多喝汤,少吃干,舒舒服服过百年。”对做过肠胃手术和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少吃多餐,零食不断,营养全面,不亏不贪”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第四,饭菜要做熟做软。严防生、冷、坚硬食品损伤消化系统。最近一个朋友给我寄来一本《红墙食疗制作手册》。这本书介绍了《六味和正早餐糊》,做法是选用山药、薏米、芡实、莲子、茯苓、鸡内金六味中药,等量组方,加工成粉末,每天早饭前空腹服用10克左右,只要坚持就能健康脾胃。第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卫生食品。市场上没有经过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一定不吃,不吃剩菜剩饭,特别是腐败变质食品坚决不吃。第六,要戒烟、限酒,改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不良做法。只要坚持以上六点,就可以使人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全面协调,为健康长寿打下好的物质基础。

适当锻炼、强身健体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有力保证。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运动继续,生命方存;运动停止,生命结束。生命万种,历来如此,无不例外。所以要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就必须适当锻炼身体。所谓“适当”。第一,就是要因人而异。老年人不能做有超体力所及的运动。如果做超过自己体力的强烈运动,就会适得其反,身体不仅不能得到锻炼,还会使身体出问题。平顺县原人大主任郭孝斌、原政协副主席张增彦、武继生,他们都是近八十岁的人了。每天早上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练太极拳、太极剑、八卦掌、广播操,使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容光焕发,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而有的同志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锻炼,认为只要运动就能强身,运动越激烈越能强身。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经过强烈运动,结果使血压更高,甚至患上脑溢血,心力衰竭等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第二,就是锻炼身体要适应气候的变化和自然规律,科学锻炼。如冬季老年人可以做广播操、跳舞、太极拳、新气功、八卦掌等,春、夏、秋清晨可以适当登山、走步等,并且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想一蹴而就,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凡坚持科学锻炼的同志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否之,就适得其反。有一个同志,年轻体壮,人人羡慕。然而他还想更加健康,进行违背规律的锻炼。每天早上光着身子长跑十公里,汗流浃背,回来一个猛子跳进冰冷的水中,游泳半小时,十冬腊月也是如此。结果患上了关节炎,最后危急心脏不幸英年早逝。第三,锻炼身体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情。锻炼身体时心情好就会达到良好效果,不然效果就不会好。特别是练气功时,一定要在做过预备动作后,经过深呼吸,达到心平气静、浑身舒展时方可练习,练功时并且要使身、心、气、功自然配合方可效佳,练功后还应当做些收功动作。如果练功时胡思乱想情绪不佳,就会在练功时出差。

按时起居、劳逸结合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必然要求。

人们生活在社会上,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然,这样做与古代晚上没有良好的照明工具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完全是这样。这里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生物钟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规律。这种节律经过长期的适应过程,与自然界的节律(如昼夜变化、四季更替)相一致。如能相一致,即合律,生物生长、发育、发展就能顺利;如不能相一致,即不合律,就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正常人,一天睡觉不能低于八小时,工作不要超过八小时。作为老年人休息(不光指睡觉)就要更长一些。有的人懒惰,在床上休息时间太长,不作活动和锻炼,以为这样就是养生。结果长期卧床,使身体越来越丧失功能,形成恶性循环,毁坏了身体。与此相反,有的人整天劳作,这样当然要损坏身体。有的人有一个坏习惯——打扑克、打麻将,甚至赌博成性。为了实现自己的嗜好,一点不顾自己的身体,光打疲劳战,最后毁坏了自己的身体,甚至丢了性命。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在报上看到有个人在赌博场上一连几个通宵,赢得正红,连小便也怕影响了自己的红运,一直坚持,结果因膀胱破裂而丧命。还有一个人坚持时间太长,因脑溢血而身亡。这就充分说明按时起居、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不按时起居、劳逸结合的恶习必然引出人们不愿想象的结果。

预防为主、有病就治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旧社会,由于医疗科学相对的不发达,医疗条件相对的不具备,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经济的困乏,老百姓大多数都是听天由命,“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起。”所以全国平均寿命很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家富强起来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医疗科学也越来越先进,科学知识越来越普及,预防措施也越来越有力。近几年国家大量投资,全国普遍推行医疗保险制度,从2009年开始,全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就为我们 “预防为主、有病就治”的策略的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们的同志中也确实有很多人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思想观念,做到了“预防为主、有病就治”,享受到了我们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制度的优越性。

当然,由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新的合作医疗制度起步时间也还不长,“预防为主、有病就治”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老百姓还没有对疾病预防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对身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还没有引起重视;不仅是农村老百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国家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退、离休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就是预防部门、单位领导也没有重视职工、离退休人员、农民进行定期体检。所以在小病期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了发展成大病后再治,给病人无谓造成极大痛苦,且医药费昂贵,更严重的是,因失去了有效的医疗期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三是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有的地方医疗保险还没有认真实施。有的医疗单位为了赚钱,开大方,卖贵药、不需要检查的项目也检查,给国家和病人无谓增加负担,这就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造成了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非得领导重视,建立问责制度,彻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不可。

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重要环境

 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和一个不和睦的家庭,要讲科学养生和健康长寿是不可能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由于封建统治,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人际关系恶化,老百姓根本谈不上科学养生和健康长寿。近二百年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三光”政策,更谈不上科学养生和健康长寿。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越来越富强,党中央强调建立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亲密无间,情如兄弟姐妹,人人都无忧无虑、心情舒畅,这就为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创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不仅在社会中生活,更在家庭中生活。父子母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多数家庭父慈子孝、夫妻美满、兄弟相亲、姐妹融洽、心情愉悦,这是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有利条件。但也有的家庭不和,人的精神不愉悦,情绪不稳定,这都对健康长寿有着不利影响。还有的,没有起码的伦理道德,更不用说家庭暴力和虐待。家庭暴力和虐待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不说,而且造成家庭成员思想悲观,寻死觅活,甚至自杀。有一个老者,一生无儿无女,将侄儿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为侄儿修房、盖屋、娶媳妇、看孙子、种责任田,把心血和财力全部用在了侄儿一家身上。当老人不能正常劳动时,侄儿、侄媳不给吃、不给喝,还经常打骂。因受不了家庭虐待,终于在85岁时上吊自尽。所以营造和谐社会和和睦家庭,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科学养生、健康长寿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应当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任务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

我国现在国家逐步富强起来,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安居乐业,国家又非常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为我们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良好环境,进行科学养生,提高身体素质,创建长寿型社会、长寿型国家。

(本文写于2011年1月,2017年1月修改)


按:《《科学养生  健康长寿》一文被《决策者杂志社》评为“和谐建设”优秀征文特等奖,被《共和国拓荒者——全国优秀老干部图鉴》编委会评为“优秀论文奖”(存档号:DZYJSP--2),入编《和谐中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卷》、《中国和平崛起—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与探索文集》、《中国当代文库》、《中国当代人力资源宝库》(理论卷)、《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报告》(理论精选卷)、《长治老年》、《中华姓氏文化名人博览》第二卷(文萃作品卷)、《共和国拓荒者--全国优秀老干部文集》、《2011年“和谐杯”全国优秀论文集》、中华老年养生保健协会编入《我的养生之道--中国老年养生保健经验心得选编》、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编入《理论探索与学术研究文选》、《时代思潮·实践与探索》、《中国党政干部理论文集》、中央党校编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宝库》、《共和国求是楷模》、《中华魂-当代人民功勋》(思想宝库)、被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评为“百家自主创新成果奖”最高金奖,并授予作者“最大理论创新之星” “中华十大杰出模范领导”荣誉称号,入编《中华领导重大理论文献》(其评语为:《科学养生 健康长寿》一文选题新颖、见解独特,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及研究价值。我编委会在全国各项专业领域评选自主创新成果奖活动中,您的以上理论文章在万名入选者参评中,被评选为百家自主创新成果奖最高金奖,并授予您重大理论创新之星荣誉称号。该文对实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是新一代领导学习的模范和榜样,更是中华崛起宝贵的精神食粮)、被中国老年学会编入《美丽中国与寿乡发展--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联席会议论文集》、被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入选《中国百业形象大使》(名家论坛卷)(其评语为:您的理论文章《科学养生 健康长寿》一文选题新颖、见解独特,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及科研价值。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之际,您的以上理论成果在万名入选者中,理论突出、声誉鹊起,丛书编委会高度重视,特别授予您中华百业文化形象大使荣誉称号。该文对实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是新时期青年学生学习的模范榜样,更是中华崛起宝贵的精神食粮。特此向您表示祝贺),被中华孔子学会儒商文化研究委员会、中国儒商编辑部评委特等奖,入编《中国梦新时代新思想的领航者》,(其评论为“你的作品在理论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广泛交流和借鉴”经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定论,该理论成果被评为“共和国建设终身成就奖特等奖”,授予您“新中国七十年最高荣誉奖”,并评为“新时代改革十大领航人物”)等24部典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