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古莲文化街文字介绍第三部分:清官图

 探秘桂北 2020-09-17

第三部分:清官图

1、曹邺不避权贵写名诗

    桂林市阳朔县人,唐大中四年成为桂林的第一个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礼部郎中、吏部郎中、洋州刺史。

    曹邺为人嫉恶如仇,不避权贵,是唐代著名诗人。唐懿宗时,他在朝中任太常博士,宰相白敏中、高璩先后死去,朝中人议论给他们加谥号,曹邺认为这两人品德都很坏,白敏中应谥曰“丑”,高璩应谥曰“刺”。建议虽未被皇帝采纳,但曹邺的铮铮铁骨却于此可见。

其千古名诗《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2、宋真宗赐钱葬周渭

    桂林市恭城县平安乡路口村人,北宋监察御史、赞善大夫。宋太宗很赏识他的才华,赐同进士出身,其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

    周渭在棣州任知州时,人民深受其惠,当他离任时,当地官员和百姓都跪地拦道哭泣,欲挽留周渭。在当永济县知县时,他不畏权势,曾对违法的皇亲国戚先斩后奏。周渭病故,其家境清贫,几乎无法举丧,宋真宗特封周渭为惠烈御史周王,赏钱十万予以举丧。


3、蒋允济除弊平边关

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江东人,南宋进士,历任普宁、新化、富川县令,新州教授,宾州通判,浔州知州,最后调升邕州知州兼邕管安抚使。蒋允济任富川县令时,正逢重新丈量田亩,量田的官吏趁机勒索百姓,对百姓惊扰很大。他亲自拟订章程,规定手下人员严格按规章办事,故民心安定。他的做法受到上司好评,并向各县推广。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擢升为邕州知州兼邕管安抚使,他革除有碍贸易、歧视少数民族的弊政,倡导公平交易,消除了民族仇杀,安定了边境。

4、唐介刚直包拯赞

    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人,宋朝进士,曾任武陵(今浙江余杭县)尉、源江(今湖南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等职。神宗继位后,又以他为三司使、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曾公亮、王安石共同执掌大政。唐介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赐谥号“质肃”,并入祀桂林五贤祠。

  唐介不畏权势,与包拯、吴硅等人,上书仁宗,扳倒了为官不正的平章事(宰相)文彦博,虽因此得罪皇帝被贬职,却因此得到“真御史”的美名,包拯称他为“真御史也”。

5、柳开捐钱办学美名扬

   河北大名人(今河北大名县),宋朝进士,被文学史书上称为是“宋初古文运动中最早的一个人”。在全州做太守时,因安抚西延洞(今资源)瑶民有功,宋太宗赐30万缗(1缗等于1000文)钱给柳开,柳开将这笔钱用来修建读书学堂,培养人才。他被史书上誉为开化全州第一人。他兴办书院第二年,全州历史上便破天荒地地出了第一个进士许侍问,随后人才辈出,中进士的全州人,占宋代广西中进士总数的14%,占元代广西中进士总数的40%

6、曹学程冒死进谏坐监牢

    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田心铺村人,明朝进士。在湖北石首和浙江海宁任知县期间,兴修水利,筑海堤,建水闸,与民休养生息。他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不为迎合皇上而出卖自己的原则,有强项御史之称。他曾冒死进谏,指出了倭寇的野心,主张出兵援朝,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与神宗皇帝意见相左,被下狱,十余年坐牢,有四次被判斩刑,皆死里逃生。有一次对曹学程行刑时,突然天地变色,雷雨交加,刽子手、主斩官皆不敢行刑,上报皇上,神宗皇帝怕冒犯天威,赫免了曹学程的死刑。直到那场战争结束后的第七年,神宗加皇太后的徽号,又遇大臣力请宽宥,曹学程才蒙释出狱,谪守湖广宁远卫。出狱不久,因贫病相加而去世。天启初,熹宗皇帝念他孤忠,赠太仆寺少卿。

7、蒋冕哭跪宫外谏武宗 

 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北门人。蒋冕, 15岁中解元,与兄蒋昪(昪音biàn 先后任南海当知县、右副都御史、尚书。嘉靖初年,他年过七十,以兄弟同受显贵为嫌,先后六次以老乞休)为同榜进士,同官至尚书。蒋冕历任礼部、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加封太子太傅,是历史上唯一担任内阁首辅的广西人。蒋冕于正德三年丁忧(按大明祖制,官员丧父母,要辞官守孝27个月,称“丁忧”)回家,正值全州、灌阳一带遭灾,地方哀鸿遍野,蒋冕不忍坐视百姓的困苦,向两广总督——他的岳父陈金写了《上外舅少保西轩陈公求赈济乡郡书》,使全、灌的灾民得以存活。正德十五年,武宗借口剿灭宁王朱宸濠叛乱,亲率大军征江南,途中获悉宁王朱宸濠被擒,但武宗贪恋扬州女色,不回京城。蒋冕见武宗不理国事,捧疏哭跪宫外,武宗被感动才回京城。世宗登基后,蒋冕、杨廷和等内阁大臣起草《即位诏》,实施新政纲领,释放宫女,同时遣散内监、锦衣卫近15万人,减免漕粮153万多石,天下称治。

8、吕调阳以国事为重不揽权

  桂林市人,嘉靖二十九年中榜眼。深得皇帝的器重,皇帝从不直呼其名,始终称其为“先生”。他去世时,皇帝还“辍朝一日”,致哀一天。

明神宗时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改革,触犯许多权贵的利益。万历五年,张居因父亲去世回家“丁忧”,政敌们乘机多次到皇帝处告状,欲扳倒张居正。内阁中有人认为吕调阳可以顺理成章当上首辅(因为吕调阳是内阁中最有威望的次辅),甚至有人到吕调阳处贺喜。然而,吕调阳不图自己升官,却向皇帝上疏说,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肩负改革重任,还要扶保社稷,必须留任,皇帝允疏。

9、王贻德清濂强盗敬服

   桂林市全州县恩乡茅埠(今全州县枧塘乡芳塘村茅埠)人,明朝进士,历任江西苏州府同知、云南按察使、布政使、太仆寺卿等职。万历年间,计吏(考核官吏的官员)奏称王贻德为“天下第一清官”。万历皇帝闻之甚为感动,赐他“天下清官第一”匾。他在嘉兴任知府离任后的第二年,嘉兴的父老、故吏、门生纷纷为他树碑,建生祠以祀之。万历辛卯年,王贻德调任河南按察副使,当地百姓闻之,皆如丧考妣。该地士绅纷纷向朝廷上书请留。其离开之日,“惟簪履一笈”。王贻德乘船返乡时,湖南永州有强盗闻讯,拦道抢劫他的行囊,见其箱里皆是石头,甚为惊讶,细问,原是定船所用,强盗敬服,忙跪拜于黄贻德,后皆改邪归正。

10、谢赐履冒险放粮救百姓

  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人,清康熙二十一年与其父谢明英在乡试同时中举,其父为解元,他为同榜第16名举人,先后任按察使、巡抚、右佥都御史等职,是清代广西籍第一位担任巡抚职位的官员。

康熙五十四年秋,升为永平知府(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同年夏,永平府所辖的湾县、昌黎、迁安、乐亭四县暴雨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他冒着私放皇粮的风险急令各县造册,开仓救灾。但下属不见朝廷批复,不敢开仓放粮,谢赐履慷慨道:“救灾如救焚,专擅之罪我当之,迟延之罪尔敢当耶?”从而使永平府四县百姓得以度过灾荒,事后,当地百姓争相为他立生祠。

11、谢济世入狱老百姓喊冤

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人,清康熙四十七年中解元,与爷爷谢明英成就了“祖孙解元”的佳话。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一生坎坷,二次死刑,三次罢官,九年流放,有“铁面御史”和“小包公”的美名。雍正四年,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因参劾雍正皇帝宠臣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并“列举十罪”,被发往阿尔泰充军。乾隆三年,授湖南粮道。乾隆八年正月,谢济世不畏湖南巡抚许容的威吓,揭发许容的心腹李澎、樊德贻两知县劣迹,再次蒙冤入狱。乾隆皇帝派钦差大臣阿里兖前来调查此案,路过长沙时,数千民众烧着香火,在钦差大臣面前跪着为谢济世喊冤,阿里兖公正办案,为谢济世平反昭雪,惩办了贪官。

12、陈宏谋官居尚书借债度日

   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雍正元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接着又考中会试第108名、殿试三甲第8名,先后担任过浙江、云南、江苏、陕西、湖南、安徽、福建、甘肃、河南、广西等十三个行省的御史、布政史、按察史、巡抚、总督和吏部、工部、兵部、刑部尚书内阁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职。他在京居尚书之职,因清正廉洁,家用不敷开支,曾向人家借债度日。在江西,他实心实力以吏治民生为事,修建南昌县罗丝港石堤一道,人称该堤为“陈公堤”;在赣江之生米渡,设坚稳大船,以资济渡,人们称此桥为“陈公桥”,此渡为“陈公渡”;在陕西省开新井26800余口,连同已开旧井共87000余口,人称新开之井为“陈公井”;陈宏谋回家乡发现临桂县原有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便自出奉资,修建了“横山大堰”,到今已270余年完好无损,蓄泄如常,乡梓受益匪浅。

13、刘新翰心系民众皇帝赠金匾

    桂林市永宁州龙井村(今属永福县百寿镇三河村)人,清雍正元年乡试中第十三名举人。在江阴任县令,刘新翰简政清刑,倍加重视农桑。他的《忧旱二题》、《麦浪》等诗章,记录了他这一时期的行踪,集中体现了他对农桑的重视和与百姓脉息相连的感情。由于他心系百姓温暖,重视桑农耕耘,被誉为“江南第一好官”。曾荣获乾隆皇帝钦赐“柏节流芳”金匾。 

14、同胞三翰林为国分忧论时政

  桂林市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人,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皆清朝进士,为广西唯一的“同胞三翰林”。

  唐景崧向刘永福献策,与法军激战于河内城西纸桥,活捉并斩首法军大元帅李威利,大振国威。清政府加封他“霍加春巴图鲁勇号”,授他为台湾道道员。署理台湾巡抚。1895年清朝割弃台湾,台湾军民不愿丧失国土,公推唐景崧领导抗日。是桂剧的开创者,他把桂北的地方戏和中国的皮黄戏曲相融合,亲自写剧本编曲,组建戏班子登台演出,开创了桂剧的新天地,使桂剧成为中国的四大剧种之一。

    比唐景崧小两岁的唐景崇历任浙江、江苏学政,学部大臣等职,曾任科场会试总裁、殿试读卷大臣,是晚清教育改革重要推手,在新式教育方面的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唐景崶英年早逝,官至北闱(明清时对顺天乡试的通称)同考试官。

    兄弟三人,以国事为重,经常在一起议论时政,为国分忧。

15、赵炳麟不畏权贵弹劾袁世凯

      桂林市全州县宜乡乐家园(今全州县绍水镇塘口村委)人,15岁中举,清光绪二十一年19岁时考取进士,参加过“公车上书”。30岁升任为福建京畿道监察御史,因其遇事敢言,弹劾不畏权贵,遂有“铁面御史”之称。与同级官员赵启霖、江春霖,时称“三霖”(麟与霖音相同)。三人青袍小帽,京师誉为“三块布袍论政”。因《劾袁世凯疏》(摄政王载沣观罢此奏,将袁世凯逐出京城)和弹劾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十二大罪状声震天下。清光绪三十一年,他因父丧回乡,得知地方官横征暴敛,全州田赋过重,遂向清廷上呈《请减全州平余疏》,结果清廷责令广西巡抚张鸣岐查办,减轻了全州田赋。

                          劾袁世凯疏

                                      清·赵炳麟

奏为密陈用人大计,以奠国本,而杜后患,恭摺仰祈圣鉴事。窃臣自去年闻德宗景皇帝之病,痛心泣血,至今年余。现幸皇上以德宗之胞侄入承大统,监国摄政王以德宗之胞弟专握政权,臣心稍为安慰。然尤鳃鳃①虑者,则以袁世凯尚在军机,而国本未定,后患无穷也,夫袁世凯之植党营私,台臣多指实弹奏,无待臣言;臣请言;臣请言其必不可留军机者二,谨为皇上沥陈之:袁世凯为人也,机械变诈,善构骨肉。其在朝鲜,拨弄李应昱父子,患生肘腋。我德宗景皇帝以三十余之长君,尚束手受箝,终身郁结,而世凯得以树植私党,挟制朝廷。方今主少赋疑,似此包藏祸心罔知大义者久在枢垣,他日必生意外之变,臣敢断言也。此不可留者一也;昔人云:“破山贼易,破朝中朋党难。”自古已然,于今尤甚。善为治者,整纲饬纪,防患未然。今尤袁世凯党羽虽多,幸皆富贵利达之人,世凯一出军机,必多解散;若待根蒂固结,谋定后动,他日监国摄政王虽欲去之,亦无可如何。至是惟有敢怒不敢言,俯首听其所为而已。言念及此,可为寒心。此必不可留者二。夫易警“履霜”,诗戒“鸣 ”②。自古梟雄之祸,其初一台谏制之有余,迨其积重难返,杀人流血,无救于亡,史册昭垂,可为殷鉴。臣思皇上为德宗之继子,监国摄政王为德宗之胞弟,以德宗之遗志为心,以德宗之前辙为鉴,当知袁世凯之必不可用,而设法罢斥,使国本能安,后患冰释,社稷之福也。臣位卑言高,罔顾罪戾,惟朝廷鉴其愚忱,速奋神断,以清政本,天下幸甚,伏乞皇上圣鉴。谨奏。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旨:袁世凯开缺回籍,钦此。)

注:①鳃,音徙,恐惧貌。②“履霜”、“鸣  ”二句,系借《易经》、《诗经》的篇章立意,指出对未来局势应有所警惕戒备。

16王鹏运敢直言不惧慈禧淫威

       桂林市人,清同治九年举人,自号“半塘老人”,被誉为“清末四大词人”之首(其他三人为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是临桂词派两位创始人之一。历官内阁中书、侍读学士、江西道监察御史等10余载。从政期间,寄希望于政治改革,积极参加强学会、保国会活动,并为康有为上送奏章,争取变法强国。在朝以敢言直谏著称,“居官给谏,声震朝野”。从各亲王到帝王师翁同和都曾受到过他的弹劾。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发动上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光绪皇帝拒签《马关条约》。上千名举人聚集奔向都察院公车上书,揭开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鼓动著名的公车上书的,就是王鹏运,是他把李鸿章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消息通给康有为,从而引发爱国知识分子向皇室抗议示威。光绪二十二年,王鹏运不惧慈禧淫威,上疏直奏:“颐和园驻跸,请暂缓数年”,慈禧大怒,要处斩王鹏运,幸而军机大臣力保,加上光绪皇帝暗中助力,才死里逃生。半塘路,即因王半塘老人而得名。

王半塘诗词碑林(此部分因原计划场地未开发而放弃)

1)词牌:鹧鸪天

登玄墓还元阁,用叔问《重泊光福里》韵。

云意阴晴覆寺桥,秋声瑟瑟径萧萧。

五湖新约尊前订,十月轻寒画里销。

凭翠槛,数烟桡,一楼人外万峰高。

青山阅尽兴亡感,付与松风话市朝。

2)词牌:八声甘州

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

是男儿、万里惯长征,临歧漫凄然。

只榆关东去,沙虫猿鹤,莽莽烽烟。

试问今谁健者?慷慨着先鞭。

且袖平戎策,乘传行边。

老去惊心鼙鼓,叹无多哀乐,换了华颠。

尽雄虺琐琐,呵壁问苍天。

认参差、神京乔木,愿锋车、归及中兴年。

休回首,算中宵月,犹照居延。

3)词牌:念奴娇   

登旸台,上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接襟袖。

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

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销沉久!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

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4  词牌:祝英台近   

次韵道希感春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

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缤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销凝?流光又轻误。

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闲风絮。

5)玉漏迟  无题

望中春草草,残红卷尽,旧愁难扫。

载酒园林,往日游情倦了!

几点飘零花絮,做弄得、阴晴多少?

归梦好,宵来犹记,骖鸾空到。

尾长翼短如何?算愁里听歌,也伤怀抱。

烂锦年华,谁信春残恁早?

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旧家池沼。

吟思悄,此恨鹧鸪能道。

6)词牌:点绛唇

饯 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

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7)词牌:南乡子  无题

斜月半胧明,冻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拼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8 )词牌:浣溪沙  

题丁兵备丈画马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9 词牌:减字木兰花  无题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浑沌忧。

1011 )沁园春贰首

第一首说明:

岛佛祭诗,艳传千古。八百年来,未有为词修祀事者。今年辛峰来京度岁,倡酬之乐,雅擅一时。因于除夕,陈词以祭,谱此迎神。而以送神之曲属吾弟焉。

词汝来前!酹汝一杯,汝敬听之。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芒角撑肠,清寒入骨,底事穷人独坐诗?

空中语,问绮情忏否?几度然疑。

玉梅冷缀莓枝,似笑我吟魂荡不支。

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

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商歌入破时。

长安陌,听喧阗箫鼓,良夜何其?

--------------------------------------------------------------------------------

第二首标题:代词答

词告主人:釂君一觞,吾言滑稽。

叹壮夫有志,雕虫岂屑?小言无用,刍狗同嗤。

捣麝尘香,赠兰服媚,烟月文章格本低。

平生意,便俳优帝畜,臣职奚辞?

无端惊听还疑,道词亦穷人大类诗。

笑声偷花外,何关著作?情移笛里,聊寄相思。

谁遣方心,自成沓舌,翻讶金荃不入时!

今而后,倘相从未已,论少卑之。

12 词牌:摸鱼子

以汇刻宋、元人词赠次珊,承赋词报谢,即用原调酬之。

莽风尘、雅音寥落,孤怀郁郁谁语?

十年铅椠殷勤抱,弦外独寻琴趣。

堪叹处,恁拍到红牙,心事粉如许!

低徊吊古。

试一酹前修,有灵词客,知我断肠否?

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声那辨钟缶?

怜渠抵死耽佳句,语便惊人何补!

君念取,底断谱零缣,留得精神住?

伫辛伫苦。

且醉上金台,酣歌击筑,杂沓任风雨。

13 )词牌:临江仙

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歌也有思,不自知其然而然也。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

断歌凄咽若为传。

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

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

南云回首落谁边?

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14 )词牌:三姝媚

次珊读唐人《息夫人不言赋》,有感于“外结舌而内结肠,先箝心而后箝口”之语,赋词索和,聊复继声,亦“盍各”之旨也。

蘼芜春思远。

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

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

瞑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

那得相思,付与青蘋,自随蓬转。

惆怅罗衾扪遍。

便梦隔欢期,旧恩还恋。

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

缕缕丝丝,𢬵袅尽、香心残篆。

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

15)词牌:玉楼春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

浓青一桁拨云来,沉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

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

16)词牌:浪淘沙

自题《庚子秋词》后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呴慰劳生。

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

墨痕和泪渍清冰。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17 词牌:满江红

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

尚彷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

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

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

黄龙指,金牌亚。

旌旌影,沧桑话。

对苍烟落日,似闻悲咤。

气讋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

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

18)词牌:满江红

送安晓峰侍御谪戍军台

荷到长戈,已御尽、九关魑魅。尚记得、悲歌请剑,更阑相视。惨淡烽烟边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泪。算名成终究负初心,如何是?

天难问,忧无已。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怀抑塞,愧君欲死。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愿无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

19)词牌:齐天乐     鸦

    城南城北云如墨,纷纷豋空凌乱。落日呼群,惊风坠翼,极目平林恨满。萧条岁晚。是几度朝昏,玉颜轻换?露泣宫槐,夜寒相与诉幽怨。

新巢安否漫省,绕枝栖未定,珍重霜霰。坏堞军声,长天月色,谁识归飞羽倦? 江湖梦远。记噪影樯竿,舵楼风转。意绪何堪,白头搔更短。

17、梅挚撰写《五瘴说》以警仕人

  北宋成都府新繁县(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人,北宋进士,历任官殿中丞、殿中侍御史、龙图阁学士、右谏仪大夫等职。为官32年,清正廉洁,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在任期间,梅挚十分体恤百姓疾苦。梅挚怀着一番济世之志到昭州(平乐)任职,他目睹许多到岭南为官者惮“瘴岚”而深居惜命,不关心百姓疾苦,甚至沉溺于声色犬马的行为,十分愤慨,写下了寓意深刻的《五瘴说》(瘴即瘴气,我国南方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人一染上,往往死掉),并亲自勒石刻碑,以警仕人。

            《五瘴说》 

   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帏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着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士瘴,不亦谬乎!

                          后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桂林的古贤清官多如繁星,灿如北斗。但因年岁久远,资料匮乏,加上篇幅所限,在此,我们只能请出其中的40位佼佼者为代表,与我们作一次跨越历史的“会见”。

  在选编和撰写这些古清官的事迹中,我们曾激动得笔尖有些颤抖;在造形这些古清官的塑像时,我们曾感觉到眼里有些湿润。虽然我们展现的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些小小亮点,但这些亮点也许能点燃我们激情的火焰,照亮我们人生的征途。

  朋友们,当你牵着孩子出门游玩嬉戏时,当你挽着伴侣享受甜蜜爱情时,当你金榜题名即将走向高等学府时,当你被人民委以重任时,当你遇到生活的磨难或遭受精神困扰时,请到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街道走一走吧!相信你一定会在激情澎湃、感叹良多之余,又一次受到人生的洗涤和心灵的净化。

  古莲街,凝结了众多人士的心血,是桂林市党心、民心的共同结晶。我们由衷地感谢各级领导的激励和鞭策,由衷地感谢兄弟县区和各界人士的无私支持。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工作中的错漏偏颇之处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中共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委员会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

2011年 月  日

                                  宾泽文         蒋廷松

桂林古莲文化街文字介绍第二部分:状元阁

桂林古莲文化街文字介绍1:总述与爱莲文化村

楚粤古道楚粤亭,一条很美而又充满着期待的古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