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一起冬眠吗?不吃不喝的那种哦!

 乐嘟宠物圈 2020-09-17


冬眠,也叫“冬蛰”,是蛇类在寒冷的冬天避开食物匮乏的一个“法宝”。当气温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它们会停止一切活动进入冬眠,不吃不喝,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依赖在秋季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以缓慢地分解消耗来维持其生命的最低需求

虽然这是蛇类在大自然中演化而出的生存技能,但是对于饲养它们的宠友来说,是否让自己的爱宠冬眠却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在整个脊椎动物的演化上,蛇是比较低等的动物,其组织结构和功能都较原始,代谢水平也较低。比如单一心室,皮肤也缺乏保温功能,没有像更高等的鸟类及哺乳类有皮肤衍生出的羽毛或毛发,不能形成隔温层。所以,蛇的体温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叫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

蛇类冬眠的习性特点

蛇到秋冬气温开始变冷时,体温也随之下降,机体的功能衰退。一旦蛇类不能把体温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躲藏起来。

据测定,蛇类一般在气温15℃时便很少进食,纷纷迁移到越冬场所附近活动;当外界温度下降到8~6℃时。蛇就停止活动;气温降到3~2℃时蛇就陷入麻痹状态;如果蛇体温下降到-2℃以下或外界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便会冻死

蛇的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但也有12月初才开始冬眠,次年3月初就出蛰的。冬眠期的长度取决于寒冬季节的长度和严酷程度,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蛇冬眠期延长

蛇的冬眠时间依不同种类而不同,如烙铁头蛇在浙江的冬眠期为11月下旬至第2年4月初,而银环蛇冬眠期为12月到第2年3月初。同一种蛇在不同地区冬眠时间也不同,如银环蛇在广西南宁冬眠期到4月份,而在浙江冬眠期至5月份。

蛇类冬眠的先后顺序与蛇的种类、性别、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最先进洞入蛰冬眠的是无毒蛇,然后是毒蛇;同一种蛇类比较,雌蛇先进洞,其次是雄蛇,最后是幼蛇。

蛇类冬眠小贴士

冬眠对于蛇来说也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由于冬眠前食量不足、营养物质积累不足或蛇体自身不够健康、冬眠场所不理想等原因,往往会造成蛇在冬眠时或者冬眠后死亡。在自然条件下,蛇冬眠的死亡率在1/3~1/2。据测定,蛇岛蝮的脂肪系数要达到7%,乌苏里蝮的脂肪系数要达到10%方能安全冬眠越冬。

那么蛇进入冬眠期时,各位饲主要注意些什么呢?


温度

蛇冬眠的时候,蛇窝内温度宜保持在5~10℃,温度高于10℃时蛇会冬眠不安,代谢加强,增加蛇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不利于蛇冬眠;温度低于5℃时,往往会使蛇冻死。入冬前要清理好蛇窝、蛇箱,更换和加厚沙土及柔软的垫料。冬眠时可在蛇窝或蛇箱上加盖塑料薄膜、干草、稻草,或安装电灯,以提高温度。

湿度

在蛇的冬眠期内除了要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湿度,因为冬眠之处湿度也很重要,一般保持在40%~45%,但是不能过低,不然空气干燥,影响蛇冬眠时的正常呼吸。同时也不能过湿,因为湿度大会使窝内温度下降。在窝内或箱内可放一盆水,一方面调节湿度,另一方面可以供蛇引用。

冬眠前后及时补充营养

如果你打算让自己的爱宠在冬天进行冬眠,那么就要在秋天的时候为它补充足量的营养,以免它在冬眠中因营养不足而死亡。

当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至10℃以上时,蛇类便逐渐苏醒过来,逐步开展活动。蛇一旦开始活动后。室内的温度就不能再降低了,否则蛇又可能进入冬眠,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对蛇体不利

所以这时候就要设法升温,使蛇完全苏醒,不再冬眠。蛇经过冬眠,体内营养物质大大地消耗了,因而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很容易隐患上肺炎而死亡,为了减少蛇的死亡率,一旦蛇开始活动捕食时,就要投喂蛇喜欢吃的动物以及供给足够的水。

在蛇冬眠期间也要注意蛇的健康状况。但不宜检查太多,检查时不要翻动蛇,尽量减少冬眠时对蛇的干扰。

无冬眠饲养法

现在很多宠友也采用一种无冬眠的饲养方法,尤其是对于身体还比较弱小的幼蛇,无冬眠的饲养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无冬眠饲养法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恒温恒湿的饲养环境,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其关键就在于夜间温度不能过低,温度宜在20~28℃之间,而湿度应在50%~60%左右。

最后嘟嘟提醒下各位蛇友,照顾冬眠期的宠物蛇是非常考验饲主的饲养知识和技巧的,尤其是采用无冬眠的饲养方法,所以各位蛇友在定时一定要关注与爱宠相关的饲养知识,多积累,多学习,这样才能让你的爱宠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