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家法律大数据公司进场角逐“案例最多”!判决书数据市场空间比想象的还大?|律新社观察

 律新社 2020-09-17


律新社主笔丨谢珊娟

又一家法律大数据公司进场角逐“案例最多”!

今天(10月16日),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法律人的智能管家“聚法案例”平台正式发布上线,聚法科技创始人兼CEO梁海强宣布其诞生!

律新社了解到,聚法案例目前已成为全国司法裁判文书收录量最大的平台,截止2016年10月15日,平台共收录裁判文书2900万余篇。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研发期之后,聚法科技的1.0版本产品“聚法案例”今天正式与使用者见面。该项目已被中国互联网协会评为优秀“互联网+法律”创新项目。


资深互联网架构师的法律之路

聚法科技创始人兼CEO梁海强曾任职华为和澳客网,拥有十余年互联网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是一名资深互联网架构师,在大数据运用领域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研发经验。

当互联网遇到了法律,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扎根互联网领域打拼十多年,为何转身拥抱法律互联网领域?“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重新定义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未来几年,互联网将对法律行业产生深刻的变革力”,梁海强告诉律新社,法律是古老而传统的行业,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人工和思维逻辑推理,中国的法律信息与法律数据更是被笼罩神秘色彩,无法像其他类型的信息一样被市场解析和利用。

然而,在梁海强看来,这一切正在悄然变化,2014年1月1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发布,法律信息与法律数据正式公开,数量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可供挖掘的资源,单单凭借以往的手工化、纸质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法律人亟需借助有效的工具,从“手工时代”步入“工业时代”,实现工作方式的标准化和流程化转变,进而迈进数据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正是看到了这一契机,梁海强决定利用自己擅长的数据挖掘技术研发法律数据平台,为法律人提供便捷的数据检索和智能分析服务。

“聚法案例目前已成为全国司法裁判文书收录量最大的平台,截止2016年10月15日,平台共收录裁判文书2900万余篇”,梁海强说。聚法案例的裁判文书实时更新依赖于自主研发的“数据自动化切分统计技术”,而聚法科技的技术“绝招”不限于此,团队还研发了无限维度提取泵技术、搜索加速技术、机器学习自动查找关键词技术、大数据相似案例对比技术等,正是在这些创新性技术支撑的前提下,聚法案例实现了数据量大、访问速度快、功能全面、使用便捷的目标。

“我们不是法律数据的搬运工,而是法律智慧的开采者。”梁海强告诉律新社,聚法案例区别于其他案例搜索引擎的最大亮点在于“可视化检索”,目前市场上可提供可视化检索的数据库寥寥,仅有的一、两家采用的技术架构也无法脱离“数据仓库型”可视化技术,无法实现无限维度、任意主题、深层嵌套、完全实时的功能。聚法团队研发新型可视化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用户体验极佳。“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技术将为法律带来未曾想象的改变。”


资深律师的互联网技术之路

聚法的上线,对于法律人而言,这是工作方式的变革。对比,聚法科技联合创始人张斌深有体会。作为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投融资法律实务工作。近年来,张斌律师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他的发声领域愈加拓展。

“我从事律师业务已经二十余年,近些年来越发感受到一些困境,就是法律人的时间被工作吞噬,有人笑称我们已经成为加班狗、文字奴,这种状态需要改变”,张斌认为,改变困境的途径,就是将法律业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技术为法律人做工作效率的提升,这种提升的关键词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虽然现在裁判文书已经公开,但是作为法律人,能够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仅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宝藏还在目之不及的地方,还需要深入的资源挖掘。“所以,我们要打造的聚法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数据检索平台,更是法律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平台。在可视化检索、案例检索和法律检索的基础上,我们还推出了三项定制服务,即法律专题数据库、法律大数据检索报告、法律知识管理系统,我们不是法律数据的搬运工,而是法律数据的开采者。”张斌笑称。

法律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技术人不懂法律,法律人不懂技术,教育背景的文理分离与实务经验的南辕北辙导致沟通成为基础性的障碍。

对此,聚法团队深有感触,却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了磨合。聚法团队创始人梁海强的妻子研习法学十余年,已经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就职于知名法学院,对于法学常识与基础知识架构早已具备一定的理解;此外,团队的技术人员多数具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也具备成熟的沟通技巧;团队还建立了一只强大的法学博士人才库,由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毕业的博士组成,他们来自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数年轻且极具好奇心与想象力,对互联网技术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与理解力;团队还拥有强大的专家顾问团,由知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计算机学院院长、经验丰富的法官、律师组成,持续不断地提供行业智慧。


判决书数据市场空间比想象的还大

聚焦判决书数据市场,事实上,聚法科技不是最早一家,在这之前便有多家先行者在创新探索,比如无讼案例、理脉、OPENLAW、法信、九章研究所……在各家竞相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时,业内人士发现,尽管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用户定位,但对于法律服务应用市场及法律服务行业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聚法科技作为判决书数据市场的新生儿,聚法案例如何一跃成为全国司法裁判文书收录量最大的平台?梁海强告诉律新社,,“聚法案例”平台历时近一年时间研发了区段搜索、交叉搜索、魔幻搜索、高级搜索等实用性功能,通过“三项定制”和“三项检索”为切入口完成产品架构,所谓三项定制即法律专题数据库、法律大数据检索报告、法律知识管理系统,对法律数据做深度挖掘,帮助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和法学研究者对法律数据的有效利用,从而推动法律人工作方式的变革。而所谓三项检索即可视化检索、案例检索、法规检索,实现了案例检索的精准、方便、快捷。

梁海强指出,目前市场上可提供可视化检索的数据库寥寥,仅有的一、两家采用的技术架构也无法脱离“数据仓库型”可视化技术,无法突破无限维度、任意主题、深层嵌套、完全实时的技术壁垒。聚法团队独家研发“海量数据高速实时统计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用户体验极佳,这也是聚法案例区别于其他案例搜索引擎的最大亮点。


律新社了解到,与会上,与“聚法案例”一同被评2016年优秀“互联网+法律创新项目还有北大法宝、大众评审、电子商务网上法庭、鹰眼查控网、微信“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网络平台”、安存科技、联合信任时间戳、俺的律师、小微律政、网络仲裁平台、O2O式网络仲裁生态系统、麒麟律服、《互联网+法治思维与法律热点问题探析》、理脉、老到、赛尼尔企业法律风险指数测评系统、为安法律金融、“赢了网”等。

据了解,作为互联网与法律界的一大年度盛事,今年大会的主题确定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治理。这场会议规格之高,被媒体称之为中国互联网法治领域的“达沃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