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人生哲学常说,做事先做人。意思是做人到位靠谱,大家才会找你合作。诚信数据就是验证你平时做人如何的一个基础,也成为外界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2017年4月27日,第九届全国律协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诚信信息管理办法》。新《办法》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有关“守信激励名单和失信惩戒名单”管理制度的规定,将对律师“诚信”的强调,以行业规范准则的形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前,律师诚信档案的建立已经为公众了解律师的信用状况打开了一扇大门,很多省市的律协的网站中都开设了“诚信档案”栏目。
6月20日,全国律协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公布了5月份的律师惩戒情况,月立案230起,做出行业处分21起,并重点通报了5起典型处分案例。今年5月31日到6月27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有三家律师事务所,7名律师在证券法律业务(1单资产重组,2单IPO)中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罚没总额达到1620万元,其实也是对律师执业诚信数据的重要补充。律新社相信,未来找律师,诚信数据一定会成为重要的品牌数据构成。
早在2002年,司法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指出建立律师诚信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律师行业内对当事人委托事项敷衍塞责、玩忽懈怠,甚至收了费不办事;滥做广告,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在办案中提供虚假证据,或者诱导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出具虚假法律意见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至今仍不少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律师行业的整体信誉。
所以,《通知》从规范委托代理制度、加强律所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建立律师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建立责任赔偿和保险制度等四个方面对律师诚信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
全国律协对律师行业诚信问题也一直高度重视,曾下发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加强律师行业诚信制度建设的意见》、《全国律协关于进一步加强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的律师行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并在2013年成立了全国律师行业行风监督委员会;2016年6月,又制订下发了《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不断强调“诚信”对于律师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在全国律协2017年3月20日印发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修正案》中,禁止性规定就达到了40多项,从基本行为、业务推广、与当事人关系、参与诉讼或仲裁、与其他律师关系、与执业律所关系以及与律协关系等多个方面设立规范,不可谓不严苛。
据了解,目前中国律师行业还未建立一套统一的,能全面评价律师诚信指数的评价机制,但一些省市已经有了自己的实践:
上海市司法局早在2014年6月就为积极推进诚信建设,面向社会开通了“上海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行业信用信息平台”。

公众可以按名称查询法律服务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基础信息和各类信用信息,让其在选择法律服务时有据可依。同时,公众也可以在“信用信息”栏中查看已经公布的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包括年度考核、行政处罚、行业处分和表彰信息等综合信用信息,全面了解法律服务行业的信用状况。
上海市律师协会也于2016年12月20日上线运行了“上海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截至当时,全市26647名律师、1692家律所的信用全部被平台收录,且老百姓可以随时免费查询。

平台上,律师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执业信息、奖惩信息、业务信息和社会服务五大方面,还有裁判文书大数据为律师进行专业“画像”。这大大提高了法律服务行业的信息透明度,老百姓只要输入名字就可以轻松获得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

山西山西省律师协会于2015年推出了“律师诚信信息系统”,对山西省6400多名执业律师的诚信档案完成录入。“诚信档案”与山西省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直接链接,通过山西省律协网站律师“诚信档案”可直接查询、了解全省所有律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受表彰奖励、行业处分等诚信信息。
浙江省律师协会主办的“神州律师网”上也设有律师诚信档案,对失信律师予以公开曝光。同样,辽宁、湖南、重庆等诸多省市的律师协会网站中也设有律师诚信档案。
温州市和中山市对律师信用评定采取的是量化评定、积分管理的方式。
2015年,广东省中山市律师协会印发了《中山市律师执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将律师执业信用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C级、B级、Aˉ级、A级、AA级和AAA级。其中,C级为严重失信律师、B级为失信律师,Aˉ级为诚信律师。
律师执业信用等级的评定的结果由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结果结合“信用积分”得出。在“信用积分”制度中,每个人的起评分均为60分。参加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获得县处级以上单位表彰、先进事迹获媒体报道、参加司法机关或律协活动,视情况计1-2分不等。
而因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或行业规范受到行业处分、因执业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执业不尽责、不诚信、不规范等行为受到当事人投诉被查实,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以及无故缺席各级律师协会或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活动,则会扣1、5、10分不等。
在温州市施行律师执业信用等级评定的第一年,就有14名律师被评为失信律师,1人被评为严重失信律师。清晰明了的等级制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我们很高兴看到全国各地在律师诚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都各有动作,各有创新。这些诚信数据可以查询,还可以更丰富应用。
不少省市的律师诚信信息公开中都设有“奖励信息”和“惩罚信息”两大公开信息门类。行政处罚、行业处分等惩罚信息都有清楚公布,但奖励、表彰的信息十分少”。
诚如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俞卫锋所言,信用平台上律师“红名单”和“黑名单”的公布都非常审慎。“黑名单”即行业处分、行政处罚等负面信息,需要以相关文件为准,避免因为不客观的信息对律所、律师带来不利影响;而“红名单”则更应谨慎发布,因为任何评判都有前提和标准,不能用一根绳子去量所有的法律服务者。
各律协网站中,律师的诚信档案大都以基本信息和考核信息等内部信息为主,能直观反映出律师的基本执业资格和能力,确保当事人筛选出“黑律师”。
外部信息则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律师的个人风采和执业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在律师的律所官网个人主页中,都要将自己的成功案例、社会职务、媒体报道、专业著作等信息都罗列出来的原因,而外部信息在律师的诚信档案里普遍较少。
如果自己是一个“高诚信度”的律师,本人应当是非常乐于向他人,尤其是向潜在客户分享、推荐自己的。
但现有的诚信档案建设大多数还是以被动查询的模式提供律师诚信信息,虽然结果准确,但不利于传播,也无法为重服务、守诚信的律师有更多推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诚信是律师行业的优秀品质,诚信律师更应当让别人知道自己。传统社交中的纸质名片能够承担起一小部分的推介作用,但其也有信息承载量低、传播效率低的问题,部分电子名片产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承载的信息量仍然较少,通常至多包含了代理案件和常去法院等信息。
部分诚信档案提供了律师个人上传学术研究、业务数据、社会兼职和公益活动等信息的机会,但内容形式也比较简单,且网页也明显不适合社交活动中的主动分享,所以在诚信档案中,这些类别的信息也基本都为空白。
律师执业诚信制度的建设在十几年的不断发展中已经很清晰地显露出由单一评价向多维评价转变的趋势。
在律师执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除了基础的执业年度考核以外,“诚信律师”的加分项目还包括了捐资助学、担任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以及获媒体报道等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