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文有没有可能挑战英文的地位?中文网络如何走向世界?

 城市帝国 2020-09-18

文明是什么?是国家?是人民?是建筑?这些是文明的元素,但并非文明的内核。人会死亡,会被时间遗忘,建筑无法诉说,不能讲述文明的历史,唯有文字能让文明传承不绝!人类历史上无数没有文字的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哪怕曾经煊赫一时的玛雅文明,也后继无人,唯有残垣断壁在风雨里默默无言。

所以文字是文明的“内核”,没有文字的文明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终究烟消云散。但有了文字,文明就能永恒不败了吗?非也!古埃及、古巴比伦都创造了文字,甚至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和西夏也创造了文字,为何最终都成了过眼云烟?

文字说到底只是工具,不用文字创造可以流传的知识和文化作品,文字就没有意义,文明就得不到传承。所以文字有内核,文字的内核就是“知识”!

英语在这一百年间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有人说这是英美两大超级大国用大炮和军舰打下的“疆域”。其实这这只是表象,强大的军事固然为英语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真正让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是其背后的知识财富,是英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哲学、文学、影视、音乐等领域所创造的成就,是由一位位科学家、一条条科学定理、一份份科学期刊、一本本文学作品、一部部影视作品、一个个影视明星.....所筑起的璀璨的知识海洋和文化星空!

古埃及、古巴比伦、西夏、契丹等文明虽然有文字,但没有创造可普及,可流传的“知识内容”!没有“内容”的文字只是“死的符号”,一文不值!

传统媒体为何竞争不过新媒体?因为传统媒体在“内容”量上无法与新媒体相比!一份报纸才多少内容,读者喜欢的内容又有多少?而新媒体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

同理,为何英语被如此多的人学习,而中文没有多少人学习?因为当今世界大多数的科学、影视、文学、文化、音乐、资讯内容都是用英文创作的,要想获得这些内容,必须懂英文。而学中文能获得的东西相对较少,自然学的人就少!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大多数的科学、影视、文学、文化、音乐、资讯内容都是以中文创作的,不需要孔子学院,外国人仍然会蜂拥而至!

为何越南人是最热衷学习中文的?因为越南人自小就是看着中国电影、电视剧、小说,听着中国流行音乐长大,中国文化已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学习中文比学习英文更令他们获得满足感。

所以让中文走向世界最好的工具不是孔子学院,更不是坦克军舰,而是不断用中文创造出精彩的科学、影视、文学、文化、音乐、资讯内容,引领世界科技、文化发展!

最近很多外国网红进驻头条、抖音、b站、百度等中国app,他们虽然是外国人,但为了拉近与中国网友的距离,也都多多少少学起了中文。未来,这样的外国网红会越来越多,他们为什么愿意来?因为能赚到钱!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会有更多外国网红,更多精通中文的外国人,投身中国网络世界,用中文创作被十几亿网友喜欢的作品!同时,丰富多彩的中文网络作品,也会传播到其它网络世界,扩大中文的影响力。

“内容”和“利益”才是语言和文化传播的利器,中文网络世界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成长为仅次于英语网络世界的第二大国际性网络。假以时日,携海量“内容”优势的中文,必将对英语的国际地位发起挑战!这是其它任何试图挑战英语地位的语言都不具备的优势,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世界在“内容”和“利益”上都太小,不足以对英语世界形成挑战,只有中文世界可以!

不过问题也有:1、中国网络的封闭性大大限制了中文网络影响力的发挥和外国人参与中文网络的热情;2、中文在学术上的影响力太小,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期刊和学术奖项;3、中国流行文化影响力太小,不论是影视、动漫、音乐、文学还是游戏,与英语世界还有很大差距,就是与日韩相比也没有优势,必须尽快让中国流行文化成为世界第二大流行势力,培养数以亿计的全球粉丝。

文明竞争,文字是核心,内容和利益为王!以此为指导,推动中文网络走向世界!这背后蕴藏着大到难以想象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