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金色年华554 2020-09-18

上两回小弟大致介绍了中国近代两支重要的舰队,今天就来聊一聊外国近代的著名舰队。今天的主角是德国公海舰队,这支舰队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崛起,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轰然解体,它的成功与失败都为后来的各国海军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德意志只是一个概念,在那片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散落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邦国,正如德国诗人席勒形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块地方。”而在这片德意志的土地里,有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一个是奥地利,一个是普鲁士。当时的奥地利帝国并不像今天的奥地利那样是个小国,它是当时欧洲大陆的绝对强国并且拥有控制德意志诸邦国的权力,但是在它自身经历一系列的变故后实力日益消退,而普鲁士已经悄然崛起,并且开始与它争夺德意志诸邦国的领导权。在1834年普鲁士与德意志诸邦国建立关税同盟,并且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开始着手统一德意志的经济。但统一之路十分不易,内有德意志诸邦的各怀鬼胎,外有英国、法国、俄国和奥地利的层层阻挠,谁都不希望欧洲的中部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来改变现在的势力均衡。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的宰相,俾斯麦上台后立即着手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普鲁士先后在1864年和1866年击败丹麦和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了南北德意志诸邦,又在同年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登基,成为德意志皇帝,德国正式统一。德国统一后,迅速进入了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并且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在短短30年时间内跻身世界最强大国家之列。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德国不再甘心只成为一个陆上强国,特别是威廉二世上台后,他一心要在“阳光下争夺土地”成为一个殖民强国。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欧洲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也是德意志地区首屈一指的政治人物,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德意志帝国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威廉二世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土地”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表。1853年至1856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给德国人上了宝贵的一课,首先德国人看到了旧式木质战舰在新式蒸汽舰船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特别是法国当时装备的新式铁甲舰更是所向披靡,不但可以密集发射炮弹攻击敌人,还有厚重的铁甲护体,在攻守方面都颇具实力。德国人因此受益匪浅,认为以后世界海军的发展,铁甲舰是必然趋势。于是在统一后不久就开始建造“普鲁士”级铁甲舰,之后又在“普鲁士”级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萨克森”级铁甲舰,这可是当时德国最先进的铁甲舰,由于当时德国还未摆脱大陆军的思维,海军仅仅视作为陆军的增援。因此“萨克森”级铁甲舰虽然装备厚重的铁甲和大口径火炮,但其远洋作战能力并不突出。(但“萨克森”作为当时德国最先进的铁甲舰,得到清政府的青睐,其后“定远”级铁甲舰就是以其为母型结合其他铁甲舰的优势进行设计建造)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萨克森号

随着海军技术革新越来越快,“萨克森”级铁甲舰已经落后,加上德国调整对外政策,决心要重新划分世界的殖民地。海军的经费开始不断提高,同时德国研发新军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英国为了威慑德国,压制其野心,在1889年进行海军演练的时候特意邀请威廉二世和后来德国“公海舰队之父”的提尔皮茨来参观,这次的演习极大刺激了他们的神经,因此威廉二世决定让提尔皮茨到北海负责筹建大洋舰队。在这期间,德国的新式舰船也纷纷问世,从1889年到1902,德国共建造了20艘战列舰,第一批是“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一共4艘,分别在1890年到1894年期间下水服役,取代“萨克森”级铁甲舰成为一线主力。这级军舰采用长艏楼结构,干舷很高,适合远洋作战。从这级战舰的设计就可以看出德国海军开始践行皇帝陛下的理想。1895年,德国开始建造5艘“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到1902年全部竣工。同时,船台上也铺放了“维切尔斯巴赫”级的龙骨,该级战舰一共建造5艘。1901年,新一级的“布伦瑞克”战列舰正式开工,该级军舰也是建造5艘。而在“布伦瑞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新一级战列舰“德意志”级同样计划建造5艘,并在1907年完成。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勃兰登堡级“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德皇威廉二世号”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维切尔斯巴赫级“策林根号”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布伦瑞克级“黑森”号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德意志级“波美拉尼亚”号

面对德国海军的来势汹汹,英国海军也是反应剧烈,因此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英国国防的要求一直是英国海军的总吨位要等于世界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总吨位相加之和,但面对德国海军的日益崛起,英国一直没有办法做得到。然而英国海军的军事革新能力的确领先世界,到了1905年在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爵士所带领的委员会设计之下,“无畏”号战列舰横空出世,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无畏”号为长艏楼船型,取消了一般战列舰的舰首撞角。全舰采用“全装重型火炮”其装备的10门主炮都是统一的12英寸口径,分五座双联装炮塔。(在这里就要介绍一下世界主力舰的演变,首先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世界各国海军都意识到铁甲舰的威力,因此各国海军都大力建造铁甲舰作为主力,铁甲舰的设计五花八门,尽显各国海军设计师的想象力,铁甲舰的代表作:英国“不屈”号,德国“萨克森”号,清朝“定远”号等。之后时间来到1893年,英国设计出“皇权”又称“君权”号战列舰,这级军舰彻底改变了海军主力舰的历史,因此又称为“现代战列舰的鼻祖”。它最大的改动就是高干舷,因为当时大多的铁甲舰都是低干舷,一旦海况不佳或高航速前行,舰首上浪的问题严重,非常影响军舰的战斗力而且对军舰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君权”级战列舰采用高干舷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在火力设计上,“君权”级采用的配置是4门343毫米口径巨炮为主炮,10门152毫米口径速射炮为副炮。这种高低搭配成为了后来世界各国所有海军的必备,只是口径不同而已。至此,“君权”号的出现让世界各国海军的主力舰都进入了“君权”时代,各国摒弃了五花八门的设计,专心一意模仿“君权”。德国海军之前一口气建造的20艘主力战列舰都属于“君权”式的设计)现在说回“无畏”号,它的五座炮塔分别布置于舰首,舰尾,舰体中部,这三座成中心线布置,另外两舷对称各一座。因此单舷火力最大为8门主炮,向前火力为6门,各主炮射击性能一致并配合火力控制系统,可以进行齐射,这些改变都让“无畏”号整体攻击火力大幅提升。副炮仅仅保持小口径速射炮防备小型鱼雷艇的偷袭。另外装备5具鱼雷发射管和在舰侧装备防鱼雷网。“无畏”号也是采用全新的动力系统,它是第一个使用了4台蒸汽轮机作为推动力的大型军舰,蒸汽轮机的功率远胜于旧式的往复式蒸汽机。因此“无畏”号的航速达到21节,超过当时的所有战列舰,让它吨位即大又灵活,长时间的高速航行可靠性强。“无畏”的设计让它不惧怕恶劣的天气并大幅改善了军舰的生活环境,确保了官兵的士气和战力。同时它的防御和生存力也是大幅加强,装甲表面的硬化处理,重要部位的装甲厚度,水线以下的水密仓不设横向联络门,加强了水密结构,提高抗沉能力。可以说“无畏”在当时代表了海军最新和最划时代的变革。它的出现让所有的“君权”式战列舰如同铁甲舰一样彻底落伍,之后人们统称“无畏”舰出现之前的战列舰为“前无畏战列舰”而仿制“无畏”舰的为“无畏型战列舰”。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费舍尔勋爵,英国海军传奇将领,一生历经风帆时代到钢铁巨舰时代,常被人称为英国海军史上仅次于纳尔逊勋爵的重要人物。

近代舰队简史—德国公海舰队:崛起

无畏号

“无畏”号的出现,给了一直在追赶英国海军的德国海军当头一棒,它的出现不仅再一次革新了世界各国的海军主力舰,让德国新造的20艘战列舰一夜之间全部落伍,更向世界宣示英国海军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依然是世界第一。那么德国人该如何改变,来应付这个不利的局面?请看下一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