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海军史话(1)

 阿里巴巴yht 2023-09-30 发布于河南

这期开始,进入德国海军的部分

总览:

广义上的德意志海军史可以追溯到德国尚未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之前,构成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邦国所建立的海上力量,特别是14世纪汉萨同盟的海军、后来的勃兰登堡海军和普鲁士海军等。今天的德国海军将1848年6月14日视为其正式诞生的日子,这一天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帝国舰队,但德国海军的真正创立和崛起则是1871年普鲁士以武力实现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的事情。在近代欧洲史上,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各个邦国以及后来的德意志帝国通常都被认为是传统的陆地强国,地处欧陆中部的地理位置、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以及对海外利益缺乏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大部分时间里,其下属海军的任务通常是保卫德国海岸以及可能与德国安全和经济相关的水域,很少尝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海军强国。

1871年,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并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跻身列强。在威廉二世即位后,这个新兴的帝国加快了海外拓殖的步伐,并以挑战英帝国为目标大力扩充海军军备,在短短20年时间里德国海军便崛起为世界第二大海军。然而,在1914年爆发的一战中,由于天然的地理劣势和英国海军强力的封锁,德国海军一直没能改变总体上的战略局面,其强大的公海舰队从头到尾都被封锁在所谓“北海牢房”里寸步难行,尽管德国海军尝试了海上破交战和潜艇战等办法来打破局面,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随着战败投降而集体自沉于斯卡帕湾,这是其海军历史上第一次灰飞烟灭。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魏玛共和国只被允许保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人一直在暗中蓄力,以图东山再起。在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德国海军开始了重建的步伐,并在战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Z计划,但未能赶在二战爆发前完成这一计划。凭借少数大型战舰和潜艇,德国海军和以英国皇家海军为主的对手周旋了五年时间,但尽管取得了可观的战果,最终仍然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一般认为,德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核心原因是德国作为陆权国家的天生缺陷,其陆地战略与海洋战略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维持一支庞大陆军的同时,它很难建立一支同等地位的强大海军,并且难以克服其地理环境上的天生弱势,特别是在与一个传统海权国家对抗时候尤其如此。

在战后早期,德国渡过了一段没有海军的时期,仅被允许保留一些准军事的扫雷部队和海上勤务单位。1955年后,新成立的联邦德国以及民主德国重新建立了各自的海军,两德的海军都再次回归了德国传统的海上策略,并分别被牢牢整合进了其各自的联盟体系框架之中。随着东德于1990年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其海军与整个国家人民军一起成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一部分,自1995年以来,德国海军这个名称在国际范围成为标准称呼,其自1956年以来的官方名称一直是Marine(即德文“海军”的意思)。

今天的德国海军是一支接近中等规模的海上力量,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德国的领海和海上基础设施以及海上交通线。 除此之外,德国海军还参与维和行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反海盗等海上任务,作为北约的成员国,其海军也牢牢融入了北约框架,与其他成员国的海军一起密切合作。

汉萨同盟商船克拉维尔·丽莎·冯·吕贝克号(复制品,原型船大约出现于中世纪晚期)
法兰克福议会下令组建的帝国舰队(1849年左右的绘画)
公海舰队第1和第2战列舰队的舰艇(1914年摄)
俾斯麦号战列舰(1941年摄)
汉堡号护卫舰(2013年摄)

从汉萨同盟时代起源:

从地理上说,德意志地区的疆域基本位于莱茵河以东、阿尔卑斯山以北、维斯瓦河以西的中欧平原和丘陵地带,其三分之一的领土位于波德平原,其中有丰富的水资源由南向北贯穿其中,包括易北河,埃姆斯河,威悉河和奥得河。在与荷兰接壤的边境和靠弗里斯兰海岸周围有着湿地和沼泽般的地貌,东北部的梅克伦堡有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形成的冰川湖泊,而往北则分别面向北海以及波罗的海。但在法兰克王国建立前,居住在现今德意志地区的各个日耳曼人部落对航海和造船相关的事情可谓是一窍不通,他们仅仅只有一些简陋的内河小船(独木舟等),更不要说什么海军了,只有罗马人曾在其占据的日耳曼尼亚地区使用过内河舰队。

直到查理曼大帝登基并建立加洛林帝国后,为了对帝国海岸的威胁,特别是来自弗里斯兰人、诺曼人和摩尔人的攻击,德意志地区才开始有正经意义上的海军出现。在随后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11至13世纪,来自北海及其支流的一些船只曾经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从1215年起,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地中海舰队,并任命热那亚人吉列尔穆斯(威廉)波尔库斯为帝国海军上将。 在1241年5月3日的吉廖海战中,腓特烈的舰队曾击败了热那亚海上共和国的舰队。但随着方向向南,帝国对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舰队的兴趣随后迅速开始减弱。

14世纪乔瓦尼·维拉尼 (Giovanni Villani) 的新编年史 (Nuova Chronica) 中对吉廖 (Giglio) 海战的描述:帝国舰队在纹章盾牌和海军旗帜上饰有帝国雄鹰。

神圣罗马帝国对德意志地区的统治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但这个帝国不过是徒有虛名,在中世纪分裂为数以百计的王国、公国、侯国和骑士领地,分封割据,各自为政,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更没有统一的帝国军队,因此在德国成为一个统一民族国家前,其海军的发展主要源于北德意志沿海地区的城市以及少数封建主的努力。

在中世纪晚期,大约12-13世纪,随着德意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内相继出现了一批大中城市,包括一些自由城市,它们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可以征税和建立军队,其中位于北德意志地区的自由城市,如科隆、吕贝克等便利用濒临北海、波罗的海的便利条件,发展海上贸易而日益兴盛。在扩展商业势力的过程中,德意志商人们逐渐建立了类似行会的,以减少竞争、打击海盗并保护各自的共同利益,并逐渐发展成一系列自由市同盟。最初的两个自由市同盟是莱茵同盟和施瓦本同盟。当时莱茵河流域的城市和施瓦本地区的城市通过结盟的方式来防卫地方贵族对商队的掠夺和强盗的抢劫。很快这种城市联盟就发展为一种互利手段,成员城市间相互放弃征收水路和陆路的通行税,并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

12世纪中期,以北德意志地区四个最主要的自由城市:吕贝克、汉堡、科隆和不来梅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由市基于各自的共同利益而逐渐也形成了类似的联盟,1293年,应吕贝克的一再要求,来自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的商人在罗斯托克召开代表大会,决定今后凡与他们有关的案件都按吕贝克法律解决,有26个城市投票通过这一决议,这便是后来所说的汉萨同盟(Deutsche Hanse)“汉萨”一词来自哥特语“军队”或“ 连队”,在德语中原意为“堆集”,初指同业公会或行会,后指在国外的德国商人团体。

汉萨同盟成立之后,其宗旨很快从镇压海盗、打击掠夺行为和取消不合理的通行税等保护商业的行为转至在海外扩展商业势力,垄断商业利益,压制来自同盟外的德意志城市以及来自英国、俄罗斯和佛兰德本土的商业竞争。到1300年,从威悉河口的不来梅到维斯杜拉河口的但泽,沿波罗的海的所有德意志港口城市都加入了汉萨同盟。普鲁士和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城镇不久也加入同盟。到1356年在吕贝克召开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时,其成员已增至52个,到最鼎盛时期则有多达350个成员,总部则置在吕贝克。汉萨同盟的主要贸易货物为布、盐、鲱鱼、咸肉、粮食、啤酒、葡萄酒、呢绒、羊毛、皮革、兽皮、牲畜、草木灰、鲸油、木材、大麻、树脂、蜂蜡、弓料、砖、香料、桶板、铁、铜、锡和金属制品,沟通了原料产地与制成品产地之间的联系。

汉萨同盟中的施特拉尔松德使用的贸易章
汉萨同盟港口内的场景

汉萨同盟在开拓商路时不免要与竞争对手或者海盗不期而遇,因此为了自卫,其商船通常都拥有武装,即可以行商也能作战,同时汉萨同盟是与竞争对手相比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性,其拥有一部完善的海事法,规范了租船、配员、船上条件、海上紧急情况下的行为等问题。尤其是在国外,海事法的存在对于运输组织的顺利运作至关重要。 船舶技术安全和船舶适航性问题也得到了非常重视,保护商船免受海盗袭击也是如此。汉萨同盟设立了自己护航队制度,要求其下属船只以两艘或三艘为一组编成护航队航行,而较大的汉萨同盟船只每艘必须配备至少20名武装人员,后者涵盖了近1447艘商船。利用在海上的优势,汉萨同盟也能利用他们的船只在需要时候迅速朝发生冲突的陆地地区进行部署,以保护自己的商站不受威胁。不过所说的后来的海军陆战队尚不存在,因此其上岸的成员主要是装备武器的海员和士兵,由船长负责临时指挥,不过后者通常情况下也都是商人。

汉萨同盟使用的最多、最具象征意义的船只是柯克船。这种船一般全长约30米,宽约8米,总重量约100吨到200吨左右。特征是船体最尾端的舵,一般称其为“船尾中央舵”或“中央舵”。船桅只有一根,位于船体中央,用以张开长方形的横帆,垂直于船首与船尾的连线,适合顺风航行。船体的整体形状是细长形,这是种适合划过北海强风大浪的形状。大多数柯克船是私人商船,但它们也被用作军舰。 柯克船有各种不同尺寸和规格的型号,并可以在海洋和河流中航行。 1400年开始,柯克船逐渐被浩克船代替,后者是大帆船和轻帆船的技术前身,能够运载更多的货物和武器,目前考古学估计其大约可以装载500吨左右的货物,但至今没有关于这种船的考古证据,其存在仅仅限于绘画或者文字记载中。

1464年,但泽通过法律纠纷获得了一艘法国卡拉维尔船,并将其更名为彼得·冯·但泽号。 它长40米,拥有三根桅杆,是当时最大的船只之一。大帆船式的战舰吕贝克的阿德勒号由吕贝克建造,用于在北方七年战争(1563-70年)期间对瑞典的军事用途,于1566年下水,但从未投入军事用途。 它是当时最大的船,长78米,有四根桅杆,此后它一直作为商船使用,直到1581年在从里斯本返回的途中受损,并于1588年解体。

在14世纪中叶,汉萨同盟曾和丹麦王国两度发生战争,在1361- 1365年的第一次战争中,汉萨军队败于丹麦舰队之手。同盟成员在1367年结成科隆联邦,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组织联合舰队,对丹麦再度开战。1368年战争中,汉萨同盟的舰队击败了丹麦海军,并攻陷其首都哥本哈根,迫使丹麦在1370年签订《施特拉尔松德条约》,承认同盟的商业特权,甚至丹麦王位的传承都要由同盟决定。此后,汉萨同盟垄断波罗的海的贸易长达百年之久。

汉萨同盟的盟主兼总部所在地吕贝克的地标建筑——荷尔斯泰因门,上面刻有同盟的格言:对内一致,对外和平(拉丁语:“CONCORDIA DOMI,FORIS PAX”)
1400年左右汉萨同盟的影响范围
现代重建的汉萨同盟柯克船,是当时汉萨同盟使用最广泛的船只,其排水量在100-200吨左右,除了商用外也可用于军用
浩克船,仅存在于绘画和文字记载中
吕贝克的阿德勒号,作为军舰的情况下有各式枪炮138门

到14世纪中叶,汉萨同盟已经扩展至波罗的海南岸、东岸的所有德国港口城市,并扩展到英国、弗兰德斯、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芬兰等地。波罗的海东岸的德意志殖民者按照严格的汉萨法律建造了一大批汉萨城市。1398年修通连接易北河至吕贝克的运河,便于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货物运输。由于汉萨商人的活动,北欧和西欧君主制国在与汉萨同盟建立商业关系后获得了很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各国纷纷欢迎汉萨同盟在本国开设商站。这些商站集市场、商人住宅和办公室、仲裁所、作坊、工场、库房为一体,并设有防御设施,昼夜有人看守,以防当地人袭击。

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是汉萨同盟的鼎盛时期,虽然其商站只局限于波罗的海、北海和俄罗斯,但是其商船却远及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从南欧运来橄榄油、水果、各种酒和盐。其注册商船大至1000到2000吨,汉萨商人通过向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领主和其他国家的君主提供借款而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特许权。在其全盛时期,汉萨同盟左右着丹麦和瑞典的王位继承人人选,而英国国王甚至不止一次将王冠抵押给汉萨商人换取贷款,或向其央借舰队和海员。汉萨同盟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凭借商业和武力赢得了各国的尊敬。

然而,自15世纪早期开始,汉萨同盟出现衰落的迹象。它通过商业手段获取了巨额利润,但是没有将其回馈于社会,这就使得其有别于近代的商业世界。由于长期强调“只从最便宜地区采购”的原则,汉萨同盟本土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没有得到开发。随着汉萨同盟所采取的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手段在其他国家的兴起,汉萨同盟开始遇到对手的竞争。享有特权和豁免权的汉萨商人开始受到各国本土商人的仇恨,英国和荷兰商人开始绕过汉萨同盟,同北欧和俄罗斯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这对汉萨同盟的生意构成了严重威胁。

1598年1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逮捕了60艘与英国的敌人西班牙进行贸易的汉萨商船。汉萨商人为此在吕贝克召开了大会,以便采取一致行动,对英国出口贸易进行打击。伊丽莎白获知这个消息后,即将英国的汉萨船只连同所载货物一概没收,并关闭伦敦商站,然后宣布她“极端鄙视汉萨同盟和它的一切行动”,宣告了汉萨同盟和英国持续了三百多年的商业往来的最后终结。而在佛兰德地区,1451年,汉萨商人不得不放弃了布鲁日,转移到安特卫普。随后荷兰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河道众多的条件,取代了汉萨同盟商船队的“海上马车夫”地位,垄断了西欧的商业海运。此外15世纪青鱼渔场自波罗的海转移至北海后,吕贝克遭受了巨大损失,而荷兰则借此而致富。1593年安特卫普商站关闭,宣告汉萨同盟在佛兰德活动的终结。不久之后,卡尔马联盟、俄罗斯和波兰等也相继对汉萨同盟采取了行动,关闭了其所拥有的商站。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贸易中心开始往北转移又给了汉萨同盟一次重大打击,而在汉萨同盟内部,由于该同盟本身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松散同盟,其成员视其本身利益高于同盟的大利益,因此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威胁时开始出现内部分歧,一些同盟城市试图通过损害其他城市利益的方式来取得优势地位。科隆为了取代吕贝克而同英国勾结,汉堡也企图利用吕贝克与丹麦的争端而从中取利。

此外,自17世纪以来,德意志地区多次成为国际战争的战场。三十年战争中,日耳曼地区又经历过一场高度的毁坏,人口与牲畜都大量消灭,这一切沉重地打击了汉萨同盟的经济基础。1669年,历史上最后一次汉萨同盟大会在吕贝克召开。罗斯托克、布伦瑞克、科隆、汉堡和不来梅等市派代表参加,但此时的同盟已名存实亡。会议结束以后,许多城市宣布脱离汉萨同盟,最后只剩下吕贝克、汉堡和不来梅三城仍保留“汉萨自由城市”(Freie Hansestadt)的称谓。拿破仑战争则为汉萨同盟带来了最后的打击,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商船队被封锁欧洲大陆的英国海军消灭,吕贝克从此以后彻底衰落,汉堡和不来梅则借助19世纪新德意志帝国的兴起而获得了新的商业中心地位。1937年,作为对吕贝克早年曾禁止其发表竞选演说的报复,xtl取消了吕贝克的“汉萨自由城市”称呼,并根据大汉堡法案将其并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到这一天,汉萨同盟算是彻底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些汉萨同盟城市在汉萨同盟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保留着自己的军舰。 例如,直到1747 年,汉堡的航运当局仍悬挂旧汉堡海军部旗帜。这些军舰被用于护航,以保护海上贸易免受海盗袭击。 后来这些舰队变得越来越被忽视,最终在18世纪被完全废止。

汉萨同盟的遗产:格但斯克的老起重机和卑尔根的德国桥(Bryggen)贸易办公室

1493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通过创建帝国行政圈而组建了隶属于帝国议会的帝国军队,它由各个成员国的士兵一起组成,在战时征召。但它只规定了陆军的编组成,对海军没有规定,在这段时期里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是哈布斯堡王室的海军(即后来奥匈帝国海军的前身)。尽管在这期间有一些尝试建立一支属于全帝国的舰队。 比如,从 1487年开始,在安特卫普短暂设立过几年的皇家海军部,尽管其活动仅限于打击当地的海盗活动。 后来的计划包括1571年尝试联合下萨克森、下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和勃艮第帝国区的船只来对抗荷兰海上丐军,或者东弗里斯兰伯爵曾计划让自己成为帝国海军上将等。 普鲁士-勃兰登堡的海军倡议也很短暂,并且部分受到波兰封建主的影响。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波罗的海曾有过短暂的帝国舰队。 在天主教联军占领德国北部后,梅克伦堡公国被授予华伦斯坦,作为他对皇帝财政开支的补偿。 这也使维斯马落入了帝国之手。 为了能够在三十年战争的这一部分(即低地日耳曼-丹麦战争)中击败丹麦国王,在1627年,皇帝费迪南德二世授予华伦斯坦“大洋和波罗的海将军”的称号,并下令建造舰队在波罗的海对抗新教徒。 菲利普·冯·曼斯菲尔德被任命为这支舰队的指挥官。 其装备的船只主要是从维斯马和梅克伦堡征用和购买的船舶、一些新建的小型船舶,以及从1629年起从波兰移交给但泽的船舶。 1628年春天,华伦斯坦不得不放弃他的丹麦计划后,丹麦和后来的瑞典海军很快就封锁了维斯马港,因此这支临时拼凑的舰队的行动半径很快缩小到维斯马附近。 随着这座城市后来被瑞典军队占领,这些舰艇要么被击沉或者自沉,要么就被瑞典人缴获。 由于帝国方面对这支舰队很少或根本没有支付过薪水,个别船只在这之前就自己开小差并投奔了瑞典人。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出海口。 荷兰独立,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许多港口都处于丹麦或瑞典的统治之下。 这结束了之后整整200年来对建立统一德意志海军的所有尝试。 

勃兰登堡选侯国海军与早期普鲁士海军:

勃兰登堡(Brandenburg)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侯国之一,即有资格当选帝国皇帝的七大诸侯之一,最初其领土位于易北河和奥德河之间,1415年德意志望族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成为勃兰登堡的统治者,并不断扩张领地。1618年,通过政治联姻和遗产继承,勃兰登堡与波罗的海之滨的普鲁士公国(Dukes of Prussia,即东普鲁士)合并,从而奠定了近代普鲁士的基础。

在与勃兰登堡合并前,普鲁士公国就拥有自己的海军,共有军舰7艘。1535/36 年,在丹麦海军上将佩德·斯克拉姆 (Peder Skram) 的指挥下,该舰队在哥特兰岛、厄塞尔岛和哥本哈根附近与瑞典和丹麦盟军一起参加了作战。 1535年11月13日,当斯克拉姆在哥本哈根以南的阿马格岛海战中负伤时,普鲁士舰队的约翰·佩恩短暂接管了最高指挥权。在1535年,舰队中的个别船只还被充当私掠船使用。不过它的存在时间也很短,早在1537年,这支舰队就在普鲁士港口里不再出航了,尽管到1544年其仍然拥有部分船只,但之后它在1555年左右被完全解散。

早在16世纪,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就谋求建立一支舰队,以获得声望,在诸侯争霸中提升地位,尽管当时这个选侯国甚至还没有出海口。随着领土扩张,特别是与东普鲁士合并后,勃兰登堡占有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因此建立海上防御屏障就显得更具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之后的三十年战争期间,通过格里姆尼茨条约,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 Frederick William)获得了波美拉尼亚公国的统治权,它为勃兰登堡腹地开辟了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弗里德里希·威廉本人奉行重商主义政策,试图将勃兰登堡―普鲁士打造成强权国家,被后世尊称为大选侯。同时,他对海军事务也非常热心,热衷于扩展殖民地,攫取海外利益,在他的支持下,勃兰登堡海军的发展逐渐开始有所起色,特别是1655年至1660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更使选帝侯意识到拥有自己海军的重要性,在1656年,由于缺乏海军,他不得不向瑞典人开放皮劳和梅梅尔港口的使用权。 在这场战争中,他于1657年根据维劳条约获得了对普鲁士公国的完全主权。

同年,勃兰登堡选侯国在皮劳组织了最初由三艘船组成的舰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舰船数量增加到七艘战舰、三艘炮艇和二十艘武装小艇,在与波兰结盟的情况下,勃兰登堡海军参加了在维斯杜拉泻湖对抗瑞典海军的战斗。 然而,战争结束后,舰队因缺乏资金而不得不削减规模,在1662年仅剩下8艘船,到1670年左右则只有选帝侯本人的私人游艇还存在了。 为了提高收入和人脉,选帝侯从此开始涉足国际海上贸易。 为此,他在荷兰建造了两艘船:克利夫公国号和马克郡号,然而,它们被英国没收了。瑞典人再次入侵勃兰登堡后,弗里德里希·威廉任命荷兰船东、企业家和商人本杰明·劳尔 (1634-1707) 作为勃兰登堡造船项目的中心人物,并为对瑞典的作战颁发了官方私掠许可证。 陷入财务困境的劳尔同意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租用了四到六艘船给勃兰登堡人,勃兰登堡人成功地对瑞典商船进行了私掠战争。 私掠者在波罗的海的短短四个星期内成功捕获了21艘瑞典商船。 劳尔随后被他的同胞以海盗罪名追捕,因此不得不逃往柏林,并在之后被正式任命为勃兰登堡海军的负责人。

这支受雇的舰队随后在选帝侯的指挥下参加了许多行动,包括围攻斯德丁(1677年12月27 日)、围攻施特拉尔松德(1678年10月25日)、征服吕根岛(1678年9月26日) 和占领格赖夫斯瓦尔德(1678年11月16日)。1679年1月16日,双方签订合同,同意以固定费用向勃兰登堡-普鲁士租用五艘护卫舰和六艘单桅帆船,为期六年。 早在1679年7月,劳尔就赢得了对汉堡的私掠战争,以收取未付的款项。 1680年,勃兰登堡舰队已经发展到拥有28艘军舰。 同年,在勃兰登堡私掠船战争中,海军出动对付西班牙,目的是收回西班牙刚刚结束的北方战争拖欠的补贴款。 一个由8艘船组成的小型舰队,在克劳斯·冯·贝弗恩的指挥下,从皮劳驶入英吉利海峡,在奥斯坦德附近俘获了西班牙船只查理二世号,并将其作为战利品押送到了皮劳,之后其成为了海军的新旗舰勃兰登堡侯爵号。此后,贝弗恩舰队的一部分又继续航行到加勒比海,在那里捕获了两艘西班牙船只,这些船只随后在牙买加出售,然后于5月秋天返回本土。 1681年9月30日,托马斯·奥尔德斯 (Thomas Alders) 率领的勃兰登堡舰队在圣文森特角附近的海战中与西班牙舰队作战,但未获成功(1681年)——这是德国海军在公海上的首次海战。

在劳尔的帮助下,选帝侯又计划仿效荷兰模式成立一家贸易公司。 为此,皮劳港从1680年起扩建为带造船厂的基地。劳尔利用自己的资源,于1680/81年组织了第一次非洲探险队,与非洲人在当今的加纳缔结了友谊和贸易协定,随后又在1682/83组织了第二次远征,并在当地建立了格罗斯堡弗里德里希斯堡。1681 年,柏林的“综合商业学院”更名为海军部。 在各个港口设立了学院。 1682年1月1日,勃兰登堡-非洲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皮劳。 从1682年开始,在柏林也建造了一个船厂,在哪里完成船只的船壳部分,然后顺着易北河到达汉堡,在哪里最终完工。

1681年,勃兰登堡获得了埃姆登港口的使用权,此后这座港口逐渐取代了皮劳,成为勃兰登堡选侯国海军的基地和最重要的贸易港口。而在非洲,勃兰登堡贸易公司则将废弃的手枪、弹药、简单的铁器和红宝石玻璃带到西非殖民地大弗里德里希斯堡进行易货贸易,从几内亚哪里换取象牙、黄金和奴隶,然后将其运回本土或者加勒比海的圣托马斯岛(当时属于丹麦)进行交易。

1675年左右的勃兰登堡海军水手形象
选帝侯登陆吕根岛,Hermann Kretzschmer的历史绘画,1862年左右
勃兰登堡海军的绘画

勃兰登堡-普鲁士海军直到1684年10月1日由大选帝侯正式宣布成立,当时选帝侯除了自己的船只外还购买了皮劳的整个舰队(9艘船)。 这花费了勃兰登堡-普鲁士109,340 泰勒,并最终正式建立了勃兰登堡海军。 五年后,他的儿子和继任者,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 (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一世国王)、组织条例并在柏林、埃姆登和皮劳设立了海军部。 1687年在哈维尔贝格(Havel)也建立了造船厂。 除了舰船、军官和水兵,海军还有自己的海军陆战队。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于1688年去世。他的继任者是后来的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出于对已故父亲的尊重,他继承了麾下的舰队和贸易公司,但未能对它产生任何真正的兴趣。 因此,舰队迅速恶化,1701年只有11艘战舰仍在勃兰登堡旗帜下航行(1684年为34艘)。

1701年,勃兰登堡一普鲁士正式正式成为普鲁士王国,而勃兰登堡海军也改组成为普鲁士海军,由于从1701年开始无法通过对外贸易利润为普鲁士海军提供资金,并且船只一再损失(例如,由于私掠船或海盗劫持,被其他航海国家没收等), 1711年,国王腓特烈一世最终决定解散勃兰登堡非洲公司和前勃兰登堡海军。 1717年,非洲剩余的殖民地(大弗里德里希斯堡殖民地)以7,200杜卡特(相当于今天的价值约125,000欧元)的价格卖给了荷兰。

勃兰登堡海军所有的哈维尔贝格造船厂

自从1711年后,历代普鲁士国王对海军的看法都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普鲁士无法和传统的海上强国争霸,所以普鲁士应该集中精力建立欧洲最好的陆军,确立在大陆上的霸权,同时要与有强大海军的国家,比如英国、荷兰和丹麦搞好关系,尽可能不要与他们为敌,这实际上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普鲁士完全放弃了对海军的任何投入,例如,普鲁士官员1733年对海上防卫问题的研究结果是——普鲁士自己的海军根本没用,依靠外国军舰即可。于是在整个18世纪中,普鲁士的国王们都不肯在海军上花费资源,因为地处欧洲大陆中部,缺乏易于防御的自然边界,普鲁士将绝大部分军事预算都投入到陆军建设上,而将海上防御委托于丹麦、荷兰等盟友国家,因此近百年时间里,普鲁士在海防问题上几乎没有任何投资。

著名的腓特烈大帝关于海军的看法就代表了这个时期普鲁士王室的典型观点——他认为普鲁士从来不应该尝试建立自己的海军,也没有希望获得与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甚至俄罗斯对等的海上地位,它仅仅只有很少的船只,并且将始终在世界海军里处于末流。他同时也认为,海战很少具有决定性的价值,特别是对普鲁士这样的陆权国家而言,与其在海军上花费无用的资源,不如专心建立一支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不过尽管如此,普鲁士历代君主还是想参与国际海上贸易,毕竟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他们创办了几家海上贸易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而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其中,皇家普鲁士亚洲公司1751年在在埃姆登成立,之后因为七年战争中无法展开贸易于1765 年解散。 另一家公司Seehandlungsgesellschaft(海上贸易公司)成立于 1772 年,至今仍以基金会的合法形式存在,名为Stiftung Preussische Seehandlung(普鲁士海上贸易基金会)。

直到在七年战争期间,普鲁士才拥有了临时组建的小型海军部队,他们在斯德丁地区开展活动,一些拥有普鲁士证书的私掠船则在七大洋中航行。 1758年,一支由十几艘船组成的临时舰队成立,以保卫奥得河口的安全。 1759年9月10日,斯德丁舰队遭到一支小型瑞典海军的攻击并被击败。 之后普鲁士在1760年建立了一支新的舰队,以取代前一年损失的船只,直到战争结束。1759年,普鲁士私掠船斐迪南亲王号开始在地中海执行任务,一年内俘虏了14艘商船,而另一艘私掠船利萨号则航行于北海和英吉利海峡,俘虏了3艘外国船只。

1796年,恩斯特·冯·吕歇尔少将提出了一项关于普鲁士海岸防御的备忘录的,计划建立一支舰队,但没有实施。 在1806年对法战争期间,与斯德丁类似,普鲁士在但泽附近和东普鲁士建立了小型部队,被称为“皇家舰队”,并在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后再次解散。 在拿破仑战争的最后阶段,在1811年至1813年间,也有悬挂普鲁士国旗的战舰参战,包括1812/1813年的要塞护卫舰科尔贝格号。

普鲁士贸易公司的总部大楼,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鲁士都没有海军,但海上贸易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这些公司的存在也给日后海军的建立储备了基本的人才

由于国力不济或者和普鲁士相同的认为海军没有用处等原因,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其他德意志邦国在16-18世纪期间对海军一样没有过什么关注和投资,其海上力量基本都属于不值一提的范畴。比较值得一说的是易北河海关护卫舰,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一直存在于施塔德附近。 随着1648年瑞典开始统治不来梅公国,一艘护卫舰被派往施塔德附近的海关站作为守卫船,之后这个海关站存在了几个世纪。 即使在1715年不来梅公国并入布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后,海关站仍由护卫舰或更小的船只负责保卫。 拿破仑战争后,汉诺威王国一直保留着武装双桅船,直到1850年。 即使这些舰船被认为是战舰,并且在战争时期被有限地使用,它们也不代表他们自己的海军力量,1849年海关站最终被关闭,易北河海关护卫舰也就此销声匿迹了。

18/19世纪的风帆护卫舰
1800年左右,负责保卫海关站的小型单桅帆船

昙花一现的帝国舰队

在拿破仑战争中,延续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于1805年寿终正寝。战后,德意志诸侯们组成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德意志邦联(German Confederation),在其内部各邦国主权独立,依旧维持分裂状态。在军事上,德意志联邦仍然依靠其成员国各自的军队来组织防御,因此自然也不存在统一的中央军队。它的主要邦国中,奥地利在地中海拥有自己的海军,普鲁士则只有其海事公司下属的一些武装商船,至于其他邦国则完全依靠其盟友的海军来维持海上防御。

在维也纳会议和德意志联邦成立之后,普鲁士开始慢慢地建立一支小型沿海舰队。 1815年8 月,瑞典将其海军军官戴德里希·约翰·朗格 (Diedrich Johann Longé) 派往当时没有一艘军舰的普鲁士,作为顾问。 1815年10月23日,他们又向其移交了位于施特拉尔松德的六艘炮艇。 在朗格的建议下,武装纵帆船施特拉尔松德号成为第一艘新建的军舰。但是到1819年,6艘前瑞典炮艇因无法使用而再次出售,施特拉尔松德号于1829年被拍卖并解体,因此普鲁士海军的发展又倒退回了起点。 普鲁士的海防仍然局限于几个岸炮台。 尽管早在1811年和1814年普鲁士总参谋部就为普鲁士海军的发展制定了一些计划,后来的古斯塔夫·冯·劳赫上校(临时总参谋长)和朗格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计划,但最终都因为经费问题被否决

1823年,普鲁士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接受了波美拉尼亚地方长官关于组建“海防军”的建议,于1824年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起草详细的海防计划,但由于财政原因而被战争部否决。1829年6月8日,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III)要求“掌握几艘大型舰船,和平时期可用于运输和海军学校训练,战时则用于海岸防御”,时任陆军大臣冯·劳赫推动的海军建设计划才在1837年被批准,同时成立了由阿达尔伯特亲王负责的海军委员会。 1841年,普鲁士建造了第一艘远洋训练护卫舰亚马逊号,并作为德国第一艘用于培训年轻海员的航海训练船服务于但泽的航海学校。 然而,当时更重视建立商船队而不是海军。 普鲁士海上贸易在这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他们的船只悬挂着普鲁士战旗,并且像当时的大多数商船一样,配备了武器以抵御海盗。 这支辅助海军一直存在到1850年左右。

普鲁士风帆护卫舰亚马逊号

到19世纪上半叶,越来越明显的是,传统的与海上大国联盟的防御措施已经不足以确保德国的海上利益。 德国商人和旅行者感觉到地中海和大西洋中部对于悬挂德国国旗的船只来说非常危险,因为西北非的海盗经常袭击基督教世界的商船,没有海军的德意志邦国只能选择支付高昂的保护费,这使得贸易保险成本非常昂贵。1840年前后,北非海盗又侵入北海,俘虏了许多德国商船,德意志各个邦国对此无计可施,只能以支付昂贵的赎金为代价要求放人。 一篇报纸文章因此抱怨说,德国商船“毫无防备,手无寸铁,就像肥鲤鱼面对梭子鱼和鲨鱼一般无助”

1837年英国与汉诺威的联合结束后,英国保护德国北海沿岸的义务也随之消失,丹麦随即成为唯一可能的海上保护国, 1845年,普鲁士国王甚至向丹麦国王提议(未成功)让其成为德意志海军元帅。 但是由于德意志邦联和丹麦之间越来越恶化的关系,这个可能的海上保护国成为敌人的可能反倒越来越大。当时在德国各邦国中,只有奥地利拥有一支还算可以一用的海军,但是他们的海军需要顾及地中海地区的事务,无力参加和丹麦的战斗。在三月革命前不久,普鲁士曾试图说服北海沿岸的其他德意志国家采取共同的贸易政策。 组建一支共同的舰队是其中一个的想法。 普鲁士王子兼海军事务委员会负责人阿达尔伯特提议组建一支由划艇炮艇组成的“海军分队”。 然而,他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舰队的成本很高。 它被认为对于国家的实际防御没有必要,普鲁士国王将不得不与议会(国民代表)一起制定长期承诺的宪法以获得必要的政府贷款。

阿达尔伯特亲王是普鲁士海军的奠基人,并主持了德意志海军早期的一些发展

1848年3月,受到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影响,普鲁士、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各邦陆续爆发了人民起义,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来自各邦的代表于5月16日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召开全德议会,制定宪法,但很快这里就成为一个充满争吵和空谈的场所。与此同时在1848年春天,德意志邦联和丹麦因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地位问题爆发战争,后世一般称为德丹战争或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这次战争非常清楚地表明德国商船和德国沿海港口是多么脆弱。 1848年4月14日,丹麦首次没收了大量普鲁士船只。而奥地利保持事实上的中立,根本无法进行干预:它的许多地中海船只滞留在被封锁的的里雅斯特港,或者船员叛逃到意大利。 

面对这样的窘境,整个德意志各地纷纷成立了海军协会和委员会,以制定关于组建海军的计划并筹集资金,这次运动波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就连德国西南部山区的伐木工人都表示,只要是德意志舰队建造船只所用的木材,都可以免费提供,而切身体会到丹麦海上封锁压力的沿海城市则更是首当其冲。1848年4月18日,联邦议院成立了一个海军委员会,由来自普鲁士、汉诺威、梅克伦堡、奥尔登堡、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的特使组成。5月31日,在汉堡举行的德国海军代表大会要求国民议会成立海军部,并负责组建舰队。

北德沿海各州很快同意在汉堡委员会的领导下武装商船并将其升级为军舰。 还建造了一些炮艇。 英国海军军官哈梅尔·英戈尔德·斯特拉特则被任命为指挥官,并被授予护卫舰舰长军衔。 1848年6月23日,汉堡海军部用捐款购买了这些船只,用于即将建立的帝国舰队。这支由汉堡指挥的舰队因此成为帝国舰队的基础。与此同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开始建立一支自己独立的小型海军。 这支有时拥有16艘舰船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海军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实力强大的丹麦海军作战。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海军仅在形式上隶属于帝国舰队,但其舰艇悬挂着黑色、红色和金色的旗帜。普鲁士不仅面临商船航运的威胁,还担心俄罗斯可能会站在丹麦一方参战。 因此也加快了对海军的建设。作为第一项措施,建造了40艘蒸汽炮艇,这些炮艇一直服役到1870年。

1849年6月4日,丹麦护卫舰在黑尔戈兰附近与帝国舰队的轮船作战
普鲁士海军的蒸汽炮艇

与联邦议院一样,国民议会也在1848年5月26日成立了海军委员会。 其中包括奥地利人卡尔·路德维希·冯·布鲁克、普鲁士将军约瑟夫·冯·拉多维茨和汉堡船主兼商人埃德加·罗斯,后者后来被恩斯特·默克所取代。 早在6月8日,拉多维茨就提交了委员会的报告。 委员会应确定舰队的功能,并在分析后提出建造船舶的阶段性计划。 对于直接的第一建设阶段,委员会要求 600万泰勒的经费,同时国民议会也希望,一支真正的全德意志舰队将成为德国统一的内部和外部标志:“第一艘出现并停泊在拉普拉塔河口前的德国军舰向那里的众多德国人表明,他们不再完全依赖暴君的一时兴起,而是有四千万人民站在他们身后。因此舰队的组建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商业问题和最高程度的国家问题。”

国民议会于6月14日接受了海军委员会的动议,尽管在上次经济危机后,人们对未通过任何具体计划和给民众施加财政负担存在一些疑虑。 但是左翼、中间派和右翼几乎全都一致支持该决定。 代表们谈到了通过松德海峡收费的取消、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战争、殖民政策的可能性、海外贸易和经济的促进以及国家荣誉。 一些人还提出了地方特殊利益。 但是,当时并没有全德执行官。 直到1848年6月28日,关于临时中央权力机构的帝国法才获得其法律依据。 确保“德国联邦国家的安全和福利”是中央当局及其帝国摄政王和帝国部长的任务。

根据当时的考虑,帝国海军应该在公海行动,普鲁士则应该独立保护其海岸。 根据阿德尔伯特亲王的说法,海军的建设方略应该有三种:保守的近海防御、进攻性的海上防御和独立的德意志海上力量,几个月前,他还将一份完整的备忘录提交给了法兰克福议会,其中详细论述了他对于海军事务的看法和当前德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其中写道: 

“德意志不必效仿临近的海军强国,大批大批的建造战舰,因为一支大规模的海军将会是无用的花费、空虚的名号,还会使国家陷入危险境地,我们的海上强国梦想也会破灭。如果要问我们现在需要多少艘战舰才能作为一支独立的舰队在欧洲水域有所行动,甚至是能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抗衡,我认为最少需要20艘战舰就能够胜任。这样一支舰队虽然只能使德国在世界一流海军里位居第4,但已经可以让我们在海上大有作为,也有助于提高德意志在欧洲的地位。有了这20艘战舰,德意志将极大改变世界海军格局,打破各国海军的平衡,凭借这支强大的舰队,就能够如同强大的陆军一般,可以争取更多的盟友”

至于舰队的规模,阿达尔伯特计划首先拥有一支由15艘风帆护卫舰组成的小型舰队,然后再可能的情况下,为其增添5艘蒸汽护卫舰、20艘小型蒸汽巡防舰、10艘通报舰、5艘双桅纵帆船以及30艘单桅纵帆船,这样一支规模的舰队已足以完成保卫德国海岸线的任务,并计划在10年内完成。和后来的提尔皮茨等人相比,阿达尔伯特可以称为“现实主义者”——只做他看得懂的事情,维护切实利益。就拟定的计划而言,阿达尔伯特备忘录实际上也体现了传统上德国海军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建设一支能够保卫其海疆的防御性舰队,并且尽量避免刺激到周边列强,满足保卫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本要求即可。

实际的工作却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在9月29日,财政部长赫尔曼·冯·贝克拉特向代表们报告说,没有钱进行舰队计划。 6月,议会批准向各州征收一笔款项,但这尚未发生;因为收到的73,000荷兰盾的捐款最终用于投资以赚取利息; 但这笔钱还没有收到。 一个月后,负责海军事务的帝国贸易部长阿诺德·达克维茨 (Arnold Duckwitz) 不得不重新开始筹款。上半年,德意志联邦为舰队预留了52万荷兰盾,但这些钱实际上是准备用于拉施塔特和乌尔姆的要塞。 通常,各州应该会先支付1848年的联邦登记款项,然后提供用于帝国舰队的联合军事支出; 然而,巴伐利亚、萨克森、库尔黑森和卢森堡-林堡的筹款进度却落后预期。 到1849年底,计划的海军开支已经是原来的520,000荷兰盾的三倍,而到1850年3月1 ,国家海军捐款仍然缺少近 180 万荷兰盾。 只有普鲁士、汉诺威、荷尔斯泰因、劳恩堡、梅克伦堡-什未林、拿骚、奥尔登堡、安哈尔特-德绍、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瓦尔德克和四个自由城市全额缴款。 联邦中央委员会承认奥地利支付的费用较少,因为它将这笔钱用于自己的海军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组建帝国舰队的工作仍然在继续进行,海军部向英国派遣了人员,以考察并订购需要的船只和设备,1848年10月,国民议会还向美国请求,派一名美国海军军官来担任帝国舰队最高统帅。 詹姆斯·K·波尔克总统回应说,他必须征求国会批准才能这样做,但他可以让某人休假以调查此事。 12月,海军准将福克斯.霍尔.A. 帕克前往欧洲,视察了不来梅的港口设施等,然而,他到达时候,保守派已经对代表自由派的法兰克福议会发起反攻倒算,而且他没有找到真正的舰队。 因此决定不进入德国服役,并建议其他美国军官不要这样做。 与此同时,德国驻华盛顿特使弗里德里希·冯·罗纳 (Friedrich von Rönne) 复制了美国海军法律法规,并将它们与可能对海军建设有用的各种其他信息一起发送到法兰克福。 1849年2月,他又请求美国国务卿允许中央政府在美国购买一艘蒸汽护卫舰,并在美国军官的监督下进行武装并转移到德国。

国务卿任命准将马修·卡尔布雷斯·佩里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负责这项工作,并指示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 (Brooklyn Navy Yard) 提供任何协助。 然后购买并准备了一艘邮包船。 但不久之后,新任总统扎卡里.泰勒因担心美国的中立性而撤回支持。 丹麦提出抗议,德国只得向美国保证不会用这艘船来对付丹麦。 毕竟,《马尔默条约》只是停战协议,而不是和平条约。

在中央政府中,帝国内政部最初负责建立海军。 在部长会议中,内政部长安东·冯·施梅林负责处理海军问题。 建立一个独立的海军部在早期就被考虑过,但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领导者。 根据1848年8月29日的部长会议记录,这位部长将根据他的个性成为现有部委的副部长或技术主任。到11月初,整个帝国内阁(政府)已同意设立“德国海军的临时中央权力机构”,帝国摄政于1848年11月15日颁布了法令。 新机构由“海军行政部”和“海军技术委员会”组成。 它隶属于已经负责民用航运问题的帝国贸易部。 贸易部长阿诺德·达克维茨 (Arnold Duckwitz) 在他的回忆录中报告说,在10月的审议中,没有部长想接管海军:“没有人对此有任何了解”。 达克维茨最终自己揽下了这个位置,因为其他部长认为他比他们更了解大海。海军部隶属于三个海军当局:最高指挥部、航海技术部和监督部。 还有一个被称为海军礼堂的军事法庭。1849年5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结束后,奥地利陆军元帅兼外交部长奥古斯特·冯·约赫穆斯出任海军部长。 海军有自己的部门。事实上,在中央权力的最后六个月,帝国财政部长恩斯特默克领导它,并增加了船只的数量。

从1848年到1849年2月,普鲁士的阿达尔伯特亲王在法兰克福海军部担任技术海军委员会主席。 该委员会负责军舰的采购、建造和改装、军备和驻扎。 还考虑了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运河问题。 她还负责人事和预算事宜。 阿达尔伯特被普鲁士国王召回后,时任护卫舰舰长卡尔·鲁道夫·布罗姆(Karl Rudolf Bromme)接手了这项任务。

不来梅的阿诺德·达克维茨 (Arnold Duckwitz),自1848年8月起担任贸易部长,自11月起还负责海军部门
卡尔·鲁道夫·布罗姆(Karl Rudolf Bromme),帝国舰队的首任也是唯一一位司令

根据帝国宪法,所有德国海军都应该隶属于帝国海军部。 然而,这并没有发生在正在建设中的普鲁士海军,也没有发生在奥地利海军身上。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海军于1849年4月26 日正式隶属于帝国舰队,但独立运作。 只有汉堡舰队的船只被帝国舰队接管并纳入其库存。 其中包括蒸汽护卫舰不来梅、汉堡、吕贝克和风帆护卫舰富兰克林号。 英国护卫舰指挥官斯特拉特最初受命担任最高指挥官。1849年4月5日,布罗姆接手了这项任务,并获得北海舰队总司令的职务。 在同一职务上,他于1849年8月19日晋升为准将,并于1849年11月23日晋升为海军少将。

由于德国各州几乎没有自己的海军,因此人员不得不从外国海军和商船中招募。 像布罗姆和唐纳这样的德国主要军官曾在外国海军服役。 此外,还有外国军官,主要来自比利时和英国。 到1849年底,帝国舰队有9艘蒸汽护卫舰、2艘帆船和27艘炮艇,拥有1000名现役军人,其中包括60名海军军官、48名候补军官、8名博士、30名海上见证办公室和事务长办公室的军官、30名工程师、700名士官和水手和100 名海军陆战队员。 为了训练军官候选人,德国号护卫舰充当了训练舰和海军学校。 帝国舰队还包括一支海军陆战队,即帝国海军陆战队,其目的是在军舰上服役并在陆地上执行警卫任务。它的实力应该不会超过一个连。

1849年6月4日,帝国舰队在黑尔戈兰海战中执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战斗任务,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黑红金旗帜下进行的海战。 布洛姆亲自指挥的蒸汽护卫舰巴巴罗萨号率领另外两艘军舰从威悉河驶出,驱逐附近的两艘丹麦军舰,双方随后发生交火,但均未命中。 丹麦军舰向当时由英国控制的黑尔戈兰岛附近水域且战且退,德国人则一路追击其进入了英国领海,由于英国人不认识德国国旗,于是鸣炮示警,此时另一艘丹麦船也驶来增援。 由于担心会有更多船只抵达,布罗姆随后撤退了。

黑尔戈兰海战的绘画

由于英国和俄罗斯支持丹麦维持波罗的海出口的现状,帝国舰队在很大程度上被迫停止活动。 德国联邦议院(已于1848年3月9日采用黑-红-金国旗)和当时的中央政府未能正式向外国宣布新国旗。 英国出于某种原因,以这种正式监督为借口,宣布悬挂未知旗帜的船只将不受国际法保护,并会被视作海盗处理。 1849/1850年,联邦中央委员会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 但英国和俄罗斯仍然不承认德国的旗帜,因此阻止了帝国舰队从威悉河转移到维斯马和斯威尼明德的基地。 汉诺威随后和中央政府谈判,以接管这支舰队。 但在1849年9月17日,汉诺威国王让步了,因为此时法兰克福议会已经被推翻,而汉诺威担心不得不自己支付维护大量舰队的费用。 特别是当时德意志邦联和丹麦已经不再处于战争状态,封锁也被解除了。

阿达尔伯特亲王于1849年2月离开法兰克福,并于1849年5月接管了普鲁士海军的最高指挥权。 他敦促普鲁士(1840 年至 1861 年由弗雷德里克·威廉四世统治)承担德国海军力量本身的角色。 1849年3月28日,国民议会制定了法兰克福帝国宪法。 由于个别大州的激烈反对,因此这部宪法并未奏效。 在第III条第19款中,规定了舰队相关的事宜:

[1]海军力量是帝国的专有财产。 任何国家都不得为自己保留军舰或签发授权证书。

[2]海军人员构成德国军队的一部分。 它独立于地面力量。

[3]一个国家为海军提供的兵力数量应从该州应维持的陆军数量中扣除。 帝国法律决定了这方面的细节,以及各州应该提供的资金多少。

[4]海军军官和官员的任命权归帝国中央所有。

[5]帝国当局负责海军的装备、训练和维修,以及海军港口和海军武库的建设、装备和维修。[6]将要颁布的帝国法律决定了建立军港和海军设施相关的事宜,以及帝国当局在这方面的权力。

尽管国民议会于1849年5月垮台,但在帝国外交部长约赫穆斯的领导下,海军部的规划仍在继续,并一度制定了建造多达670艘舰艇的计划。 接管中央机关任务的奥地利和普鲁士联邦中央委员会成立了海军部。 自 1850 年 1 月 31 日起,该机构一直负责海军最高司令部和海事主管办公室,并设有下属海军部。

到1852年,帝国舰队由两艘风帆护卫舰、三艘蒸汽护卫舰、六艘蒸汽巡防舰和一些炮艇组成。 只有护卫舰埃肯福德号是作为军舰建造的。 1849年,这艘丹麦护卫舰一场战斗中落入德国人手中。 而所有其他船只都是改装商船。尽管英国政府尚未正式承认德国政府,但在1848年11月,他们确实允许阿德尔伯特亲王代表中央政府参观英国的造船厂和海军设施。因此一半的德国船只是在英国购买的; 他们是一流的现代船只。 来自哈尔伯施塔特的古斯塔夫.温克勒还曾向普鲁士政府提议设计一艘潜艇。 它旨在攻击并击沉水下敌舰而不被发现。 1848年9月11日,提议被提交给国民议会海军委员会。 这艘船长6米,由蒸汽机提供动力,并在敌舰底部安装爆炸装置,用电线引爆。 由于缺钱,连试验艇都没有建。 工程师威廉.鲍尔随后用私人资金建造了另一艘潜艇消防员号。 然而在1851年的一次训练航行中,她沉入了基尔峡湾的底部。

消防员号潜艇的模型

1850/1851年的德累斯顿会议最终导致德意志邦联的重建,期间没有任何国家想要接管帝国舰队。 它很贵,被认为是革命的产物,几乎没有军事价值。 由于支付了大量资金,普鲁士认为自己是主要债权人,并希望看到船只迅速出售。 联邦议院复会时,奥地利采取观望态度。 然而,普鲁士抱怨联邦政府挪用了这支舰队,因为从普鲁士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支德国舰队,而不是联邦舰队。 联邦议院多数派在本年度批准了532,000荷兰盾用于维护舰队,这也违反了这一事实。 奥地利提出了一项建议,由普鲁士的波罗的海舰队、奥地利的亚得里亚海舰队和中等国家联合海军的北海舰队共同组成联邦舰队,类似于联邦军队。 奥地利贸易部长冯布鲁克男爵同时希望鼓励中央各州采取自己的贸易政策,从而削弱普鲁士的贸易和关税同盟政策。 但这一过于想当然的计划最终失败了,奥地利很快加入了推动解散舰队的行列。

1852年4月2日,议会最终通过第1852/1853号决议,废除了帝国舰队。布罗姆为保全舰队而极力辩护,四处奔走,但全无效果,这支临时组建的舰队大部分舰船很快被廉价出售、拆解,只有两艘较为先进的蒸汽军舰被普鲁士海军收编。1853年3月31日,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全德海军舰队司令,布罗姆无奈地签署了解散令,宣告了帝国舰队的死亡,他本人得到2500塔勒的遣散费后也被扫地出门,历史上第一支全德海军就此不复存在。

1852年,拍卖帝国舰队的场景

迈向全德海军:普鲁士海军的中后期发展与北德意志联邦海军

在革命期间,阿达尔伯特亲王继续负责普鲁士海军的建设工作,并于1848年任命了第一任海军指挥官——来自荷兰的扬·施罗德准将。 当时内部和外部影响反对普鲁士海军建设的声音都相当巨大。 在普鲁士,有影响力的普鲁士陆军担心自己的资金可能会被削减,因为组建舰队的费用很高。 在1848年革命期间,全德意志海军的想法被认为是相对革命和民主的,仅出于这个原因,它就激起了俄罗斯的抵制。在革命被镇压后,阿达尔伯特仍然能够实施他的计划并开始建立普鲁士海军。 普鲁士继续采购合适的船只,其中一些较大的船只是从国外购买的,而较小的则在自己的造船厂建造。

普鲁士军舰的第一次海外航行是在1850/51年由训练舰水星号执行的,该舰于1月底至 1851年3月访问了巴西的巴伊亚港和里约热内卢港。 由于恶劣的风况,原定的开普敦之行不得不取消。 之前,水星号已于1848年航行至巴达维亚和里约热内卢,当时她仍在普鲁士海上贸易公司服役。

1851年,普鲁士造船厂建造了第一艘明轮式护卫舰但泽号。随后是5艘阿科纳级蒸汽护卫舰。 1865 年,普鲁士又购买了护卫舰奥古斯塔和维多利亚号,两舰本来是之前法国为美利坚联盟国海军建造的,但未获准交付。

蒸汽明轮护卫舰但泽号(前)
1853年,训练中的普鲁士舰队
普鲁士护卫舰忒提斯号,1867年

为了实现在北海建立海军基地的计划,在阿达尔贝特亲王的推动下,普鲁士与奥尔登堡大公国(Oldenburg)在1853年签订条约,获得了碧玉湾(Jade Bay)周边面积约340公顷的土地,这是一处天然的深水港湾和不冻港,非常适合作为舰队锚地,普鲁士随即开始在此兴建海军基地,并在1869年将其命名为威廉港 (Wilhelmshaven)。1854年3月30日,阿达尔贝特亲王正式被任命为普鲁士海军总司令,他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海军建设中,他在关心舰船建造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海军教育和训练,1855年建立了柏林海军军官学校,作为中央训练机构。在亲王的努力下,普鲁士军舰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重返世界各大海洋,并且参与了海外的殖民远征,这其中,在1861年9月2日第二次远航东亚的过程中,普鲁士海军进行了德国海军历史上第一次炮舰外交,迫使当时的清政府和其签订了不平等的贸易条约。

为了加强海岸防御,普鲁士海军从1860年开始采购了8艘金银花级大型炮舰和15艘猎兵级小型炮艇。 虽然后者仅适合沿海使用,金银花级除了作为近海防御外则还可用于远洋航行。在普法战争期间,它们被德国临时用作地中海地区的派遣船以保持存在,流星号还另外在加勒比地区驻扎。

1863年秋天,普鲁士与丹麦开战的可能性变得明显时,其海军打算用于海外远航的船只被留在国内或被召回,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动员普鲁士海军,并启用预备役炮艇。 为此,来自商船的军官、海员和机器操作人员都被扩招入海军。当时,普鲁士海军有价值的舰艇仅有3艘护卫舰、4艘一级炮舰、17艘二级炮舰和3艘通报舰。而丹麦海军拥有31艘蒸汽舰船,其中包括1艘战列舰、5艘护卫舰和3艘巡防舰,如此实力对比下普鲁士海军只能采取守势,并尝试通过征用商船和紧急外购军舰等方式来弥补实力差距。

普丹战争开始后(1864年2月1日),波罗的海的严重结冰最初阻止了任何海军行动。 1864年3月15日,丹麦宣布封锁普鲁士港口。 冰层退去后,3月17日普鲁士海军开始试探丹麦的封锁,在亚斯蒙德附近爆发了一场海战。 由于丹麦舰队实力占优,他们无法突破封锁,但阻止了丹麦海军执行近距离封锁。1864年5月9日,在黑尔戈兰附近的北海发生了一场海战,但这场战斗的主力是特格霍夫指挥的奥地利舰队,普鲁士仅仅只派出一个小型分舰队协助,兵力仅为一艘护卫舰和两艘炮舰。 此战也是以丹麦占优势的平局告终,但由于5月12日生效的停战协议,并未对战局进程产生进一步影响。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海军几乎没有任何出场机会。尽管奥地利海军的实力远远优于普鲁士海军,但由于与意大利的战争而在亚得里亚海被束缚住了,因此双方并未发生交战。

今日航拍的碧玉湾和威廉港,自从19世纪建成以来,它就成了德国海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1864年普丹战争中的海战,由于实力太弱,普鲁士海军在这期间基本没能发挥什么作用

普丹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于1865年8月签署了加斯坦公约。 它涉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行政管理。 这些土地当时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奥普共管公寓的一部分。 德意志两大强国提出了联邦舰队计划,打算建立一支属于德意志邦联的共主舰队,而基尔将成为这支舰队的联邦港口,并由普鲁士管理,但由于不久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这个计划迅速搁浅了。

普奥战争后,北德意志各邦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联合起来,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1867年11 月9日,普鲁士海军被正式升格为北德意志联邦海军,而北德意志邦联的其他成员国没有海军,但需要缴纳费用并提供人员,联邦海军本身则隶属于普鲁士海军部。 1861年,战争部长 阿尔伯特.冯.罗恩接管了它的管理。

至于海军总司令,仍然是普鲁士的阿达尔伯特亲王。 他提出的1867年舰队基础计划很快得到北德国会的批准,并计划建造以下大型船舶:六艘铁甲舰、九艘护卫舰和八艘通报舰。舰队计划的期限为10年。 然而,新舰艇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瓶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船厂产能有限,而且装甲板和蒸汽机等重要零件都只能在国外采购。 由于大型舰艇的建造进度缓慢,阿达尔伯特只能要求加速建造较小的船只。

迟至1865年,自由派主导的普鲁士州议会拒绝了普鲁士海军的贷款法。 然而,1867年12月,北德意志国会批准联邦政府为联邦舰队提供贷款。 设定的目标首先是保护德国海上贸易。 其次,应保卫德国北部的海岸和港口。 第三,联邦希望增强其能够破坏敌人的贸易和攻击其舰队、海岸和港口。这符合阿达尔伯特亲王的想法,他的战略舰队想法曾因成本原因被否决。 1869年6月17日,威廉港作为新的军港落成启用,紧随其后的是基尔,此外,还有但泽皇家造船厂,这是当时北德联邦海军唯一一家全面运营的造船厂。

当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11月落成时,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 (Friedrich Wilhelm) 带着他的游艇和随行中队出席了仪式。 然后护卫舰赫塔号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向东亚。

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双方都将筹码压在了陆战上,尽管法国海军在实力上远远强于普鲁士海军,但它却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战争中也仅有少数几次海战,其中一场发生在距离主要战场甚远的古巴,普鲁士的一艘小型炮舰和法国的一艘通报舰进行了短暂交火,其余的战斗则仅有发生在威悉河河口的几次小规模海战。不过随着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的胜利,德国海军全新的历史篇章也即将拉开帷幕。

小型铁甲舰阿米尼乌斯号,由英国海军上校考珀·科尔斯所设计,采用炮塔舰样式,并由伦敦的萨穆达兄弟船厂作为投机产物承建;普鲁士在对抗丹麦的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期间将其购入,但直至战争结束后才交付。舰只在舯部的一对旋转式炮塔上装备有四门210毫米口径炮。由于明显的舰艏撞角,它通常也会被视为撞角舰。
北德意志联邦海军的护卫舰杰菲翁号与训练舰流浪者号
普法战争中的哈瓦那海战
描绘阿米尼乌斯号与法国铁甲舰在威悉河河口交战场景的画作

新生海军:从近海防御到“阳光下的土地”

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的阵阵欢呼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Wilhelm I)登上了皇帝宝座,一个崭新的德意志帝国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遗迹上拔地而起,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德国实现统一后,由普鲁士海军发展而来的北德意志联邦海军也自然成为新帝国的常备海军,改称为德意志皇家海军(Kaiserliche Marine)。根据新的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德国海军的最高统帅,海军则是与陆军并列的独立军种,但是直到1888年之前,德国海军始终处在陆军军官的领导下,威廉一世任命的第一位海军首脑是阿尔布雷希特·冯·施托施步兵上将(Albrecht vonStosch),他在1875年晋升为海军上将,德国海军的规章制度也基本照搬陆军,至于经费和预算则由帝国国会批准后下发。1872年2月,原普鲁士航海部改组为帝国海军部,作为海军的最高统帅机关,施托施本人则担任海军部长一职。

阿尔布雷希特·冯·施托施步兵上将,统一后德国海军最初的首脑兼海军部长

最初,新帝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海岸防御,至于法国和俄罗斯被视为德国未来最有可能的敌人。帝国海军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防止任何入侵部队登陆,并保护沿海城镇免受可能的炮轰。1872年5月,施托施向国会提交了一项为期10年的海军建设计划开始实施,以使舰队现代化。计划包括8艘铁甲舰、6艘小型铁甲舰、20艘巡洋舰、7艘浅水重炮舰、2艘铁甲炮舰、6艘通报舰、18艘炮艇和28艘鱼雷艇,估计耗资2.2亿金马克。 这项计划很快得到国会的通过,其中四分之一的资金来自法国的战争赔款。

1872年3月,德意志帝国海军学院在基尔成立,用于培训军官,随后于5月成立了“机械工程兵团”,并于1873年2月成立了“医疗兵团”。 1879年7月,一个单独的“鱼雷工程兵团”成立,负责处理鱼雷和水雷。

1883年,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七艘大型铁甲舰和四艘装甲护卫舰、4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但是在当年,德国在英国订购的大型铁甲舰大选帝侯号在处女航中就因为相撞事故沉没,而斯托施被要求为此负责,因此不得不在当年辞职,由利奥·冯·卡普里维伯爵取代。

卡普里维继续了斯托施计划中的大部分工作,但对其海军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例如,取消原定的6艘小型铁甲舰的建造计划,改为5艘浅水重炮舰和13艘铁甲炮舰,因为德国当局认为这些舰艇更适合于保卫亚德湾、威悉河和易北河等浅水流域,同时根据斯托施辞职前留下的最后一份备忘录,德国海军在1884年开始了对鱼雷艇的研究, 当年在埃肯弗德湾的各个造船厂进行的鱼雷艇试验中,席豪的“S-Boote”表现最好,因此被批准投入量产。到1887年,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两个鱼雷艇中队,共22艘鱼雷艇,随后又在1885年再次批量建造了60艘S7级鱼雷艇和22艘S66级鱼雷艇,外加10艘较大的D级鱼雷艇,在当年,卡普里维再次要求建造十艘铁甲舰。

利奥·冯·卡普里维伯爵,第二任德国海军部长
普鲁士级铁甲舰是统一后德国海军最初的国产大型战舰,同级共3艘,首舰于1876年服役
萨克森级是德国的第二级铁甲舰,建造于1875-1883年间,同级共4艘,她们被设计作为“突破铁甲舰”,在需要时候从设防的海军基地出击,以破坏敌人的封锁或登陆企图。
德国海军的第一艘鱼雷艇D1号
S82号鱼雷艇,属S66级
卡普里维提议建造的8艘齐格弗里德级岸防舰,这些舰只旨在保卫德国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尤其是威廉皇帝运河,并应与鱼雷艇协同歼灭沿海阵地的敌对军舰。

1887年6月,著名的基尔运河开工,通过日德兰半岛将北海与波罗的海连接起来,使德国船只能够在两海之间航行,避开其他国家控制的水域。 这缩短了商船的航程,并且将德国海军主要关注的两个区域链接起来,有助于舰队在战时快速调动,总共耗资1.5亿马克,并于1895年竣工。

随着德国海上航运的发达,德国海军开始寻求在全球各地建立海外基地,以保护航运和维护殖民利益。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先后在非洲、亚洲以及大洋洲获得了殖民地,德国海军建立了一系列海外站,以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具体包括:东亚站、美东站(美国东海岸)、美西站(美国西海岸)、澳洲站、西非站、东非站和地中海站。海军的任务还包括在海外行使一般代表权。 按照当时的惯例,普鲁士海军在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巡洋舰来代表本国进行炮舰外交,特别是对较小的国家。 

这种典型的例子是1876年至1878年在尼加拉瓜发生的艾森斯塔克事件。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在1886年–1894年的萨摩亚危机期间。德国海军派出了军舰和海军陆战队支持塔马塞塞王朝 (Tupua Tamasese)的人成为萨摩亚国王,并与美国和英国海军进行了长期对峙,1889年,一个热带气旋吹毁了美国和德国的舰队,戏剧性的让这三个西方大国最终同意让劳佩帕恢复为萨摩亚国王。劳佩帕在1898年去世,群岛内敌对情绪再起,第二次萨摩亚内战爆发。 然而,由于三国在三方会议中同意分割萨摩亚群岛,内战随即结束。西萨摩亚成为德国殖民地,其后独立成现今的萨摩亚国,东萨摩亚成为美国属地直至现今。

1895年竣工不久的基尔运河
1901-1914年德国海军的海外站
1884年,德国海军炮轰喀麦隆的杜阿拉
1910年,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形象
1888年,在萨摩亚被台风吹毁的德国炮舰鹰号

1888年3月9日,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威廉一世逝世,他57岁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继位,但因为咽喉癌缠身,仅统治了德国99天就去世了。同年六月,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继承了他的父亲和祖父留给他的巨额遗产:六个团的私人卫队,20亿马克的财产、1.4亿马克的现金和2200万马克的年收入,德国各处的53座宫殿、城堡、庄园、猎场,以及大片的王室土地、森林、湖泊,房产、珍宝、古董、银器、柏林和汉诺威等地的四座皇家歌剧院及其全套服装道具,斯潘道和波茨坦两处天鹅孵养站的900多只天鹅,8000多个玩具锡兵,170条狗,两头熊,9只狮子,以及波茨坦卫戍部队教堂门外一棵橡树的3/8.....以及更加重要的东西——一个王国和一个帝国。他继承的还有霍享佐伦家族族长的位子,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条顿骑士团的尚武传统,一支47万人左右,高度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陆军........外加一支孱弱的海军。

在第二帝国的前二十年中,德国军备发展的重心仍然是陆军,海军的防御性质也没有改变。当时海军的实力大约排在世界第5位,有534名军官和15480名士兵,26艘装甲舰和47艘非装甲舰,但是大部分舰艇都已经过时,最先进的军舰也不过是1875年开工的4艘萨克森级铁甲舰而已。不过这样的舰队在当时的德国被认为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需要,就如同俾斯麦所言:“无海军之德国颇为安全!盖如有海军,则不能不与英国争胜负也。吾人以为,英国军舰来袭时,我若有力以捕之,已足矣!”

威廉二世这位年轻君子的早年颇有意思,出生时,由于臀部先露出,使他罹患了厄尔布氏麻痹,以致于左臂萎缩。童年时,他的母亲(维多利亚长公主,即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对他的管教太严,让公婆威廉一世夫妇有机会在威廉二世面前挑拨离间,而且母亲对儿子的生理缺陷有罪恶感,不断要求要威廉二世要勤加运动,却导致威廉二世与其母亲关系非常恶劣。另外,由于维多利亚长公主出身英国王室,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甚至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因此威廉二世从小就对英国有种极为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将对自己母亲的厌恶逐渐投影到其背后的英国身上,对其抱有一种偏执性的仇恨和怀疑,另外一方面又对英国的强大实力敬畏不已,处处希望与其竞争,对英帝国霸权的核心之一——皇家海军更是如此。

由于早年曾长期生活在英国,威廉二世一直深深地被英国皇家海军的显赫所震撼,最终形成一种对海军事务近乎偏执的爱好,他不仅拥有德国海军元帅的头衔,还是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名誉海军上将。而且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不满足于空洞的称号,并且渴望德国能够拥有一支与英国比肩的强大海军。在他看来,正在蓬勃兴起的德意志应该改变确保欧洲地位的“大陆政策”,转而奉行与列强争霸的“世界政策”,从垂死的旧帝国手中夺取“阳光下的地盘”,而一流的海军舰队是重新参与竞争的关键。在1904年的一次帆船赛中与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交谈中,威廉二世就曾说道:“在我成为德国皇帝之后,我打算用德国的资源来建造一支与英国海军相似的舰队,这个理想是我年轻时访问英国时下的决心。”

穿海军元帅制服的威廉二世画像,他同时还有英国、俄罗斯、瑞典、丹麦、挪威、奥匈帝国和希腊海军上将的名誉头衔。 有一次,他甚至穿着英国海军上将的制服接待来访的英国大使。

新皇帝即位还不到一个月,就做出这样一件事:他事先未和冯·卡普里维打招呼,就坚持要和海军总设计师进行个人谈话。为此卡普里维不得不于7月上旬辞职,威廉二世则任命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冯·蒙茨为新的海军部长,后者因此成为德国第一位海军出身的海军部长。1889年,威廉二世重组了海军的最高指挥机关,建立了直接向他本人负责的海军内阁 (Marine-Kabinett),海军内阁首脑负责晋升、任命、管理和向海军部队发布命令。 古斯塔夫·冯·森登-比布兰上尉则被任命为第一任负责人。 同时现有的帝国海军部被废除,其职责分为两个组织。 新设帝国海军统帅部总司令一职,负责舰船部署、战略战术,相当于陆军最高统帅。 马克斯·冯·德·戈尔茨海军中将于1889年被任命并一直任职到1895年。而建造和维护船舶以及海军后勤则是帝国海军办公室 (Reichsmarineamt) 的责任,其对帝国首相负责并向国会提供关于海军事务的建议。 第一位被任命的是海军少将卡尔·爱德华·赫斯纳 (Karl Eduard Heusner),紧随其后的是海军少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 (Friedrich von Hollmann)。

不过,威廉二世想要大建海军,眼前的障碍仍然为数不少,其中首先的反对意见来自陆军,在1888年至1914年期间,陆军的三任首脑瓦德西、施利芬和小毛奇都反对扩大海军,因为海军会占用大量原本应该投资给陆军的经费和资源。而摆在眼前的另外一个主要障碍则是被其称为“老东西”的俾斯麦宰相,老宰相一直推行着稳健的大陆政策,反对威廉二世激进的世界政策,当然也包括大建海军的计划。

对此,威廉二世采取了循序渐进、缓慢扩张的策略,其中首先就是将俾斯麦排挤出权力中心。在上位后不久,威廉二世就在一封宫廷手谕里透露了这个打算:“我给那老东西6个月的喘息时间,然后就让他滚蛋。”威廉二世蔑视行政礼仪的傲慢态度开始使“老东西”感到不安,随后很快,在1890年,任性的皇帝和固执的宰相在劳动福利法问题上发生了矛盾,为了阻止威廉干涉其他方面的事务、俾斯麦搬出了尘封已久的一道旧法令,这是“疯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在1852年签署的,命令普鲁士各大臣在向国王汇报事务前必须先与宰相商议。盛怒之下的威廉要求俾斯麦要么撤消这一法令,要么辞职。痛苦的老宰相选择了辞职,于1890年3月17日正式退休,隐居于自己的采邑。之前下野的冯·卡普里维被任命为新宰相,此后又先后有克洛德维希·楚·霍恩洛厄-席林斯菲尔斯特和伯恩哈特·冯·比洛等人继承宰相职务,不过,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像俾斯麦这样的政坛老手,虽非无能之辈,但却不具备俾斯麦那样的能够制定国家战略并完全贯彻自己意志的魄力,最终只能成为小皇帝的应声虫。因此,威廉二世终于扫清了他眼前最大的障碍,可以一展宏图了。

1890年,4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陆续开工,在1894年之前全部服役,这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第一级战列舰。从1895年开始,5艘皇帝弗里德希三世级战列舰开工,并于1902年相继竣工。 1892年,德国建造了其第一艘防护巡洋舰奥古斯塔皇后号,这是第一艘拥有三重螺旋桨的海军舰艇。 继她之后的是五艘维多利亚.路易莎级防护巡洋舰,这是最后一艘“防护”巡洋舰,与德国建造的“装甲”巡洋舰不同。 这些舰船于1898年至1900年间完工,具有甲板装甲但没有舷侧装甲,用于执行海外任务。 装甲巡洋舰的设计工作也于稍微时候开始开始,第一艘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于 1896年开始建造,并于1900年服役。

德国海军最初的两级战列舰勃兰登堡级和皇帝弗里德希三世级
德国海军的第一艘防护巡洋舰奥古斯塔皇后号
德国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

到威廉二世即位10周年时,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但其仍然不入英国人的法眼,当时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对手仍然是法国和俄国,它们在全球的殖民扩张中存在着广泛的冲突。而且在国内,扩建海军的事务尚未得到普遍支持,以陆军为核心的军事容克贵族们对此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而民众对其计划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就是表现出明确的怀疑。这倒不值得奇怪,对于德国而言,它的南、东、西三面此时都有强大的潜在敌人,尤其是位于西部的法国,后者自从1870年战败后一直有强烈的对德复仇主义思潮存在。而为了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陆军,德国已经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此时若还要打造出一支实力相当的海军,那恐怕不是一个现实的计划。因此除了闻到计划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的工业巨头们外,扩建海军的计划到此时还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因此在扩建海军的问题上,威廉二世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1890年,德皇在基尔与海军高级军官共进晚餐时,询问他们对海军应该如何发展的看法,当轮到波罗的海分舰队参谋长回答这个问题时候,这位海军上校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该全力建造战列舰。”,这个答案吸引了德皇的注意,他记下了这个上校的名字: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九个月后,这位上校被调往柏林,致力于制定建立公海舰队的新战略,历史的车轮由此开始转动。

1849年3月19日,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出生于勃兰登堡屈斯特林(Kustrin)的一个律师家庭。提尔皮茨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长大,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说,小时候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1865年4月24日,16岁的提尔皮茨加入了普鲁士海军成为一名军校生,在基尔海军学校学习。普奥战争期间的1866年6月24日,已经成为候补军官的他被派至一艘帆船上在英吉利海峡巡逻。1869年9月22日,提尔皮茨晋升海军少尉,1872年5月25日晋升海军中尉,1875年11月18日晋升海军上尉。1877年,提尔皮茨被选为白头鱼雷研制工作的首脑,然后又负责领导整个德国鱼雷部门,成为鱼雷总监。1881年9月17日,提尔皮茨晋升海军少校,工作重心也从研制鱼雷转至研制鱼雷艇。1884年11月8日,提尔皮茨与玛丽亚·奥古斯塔·利普克结婚。1887年,德国鱼雷艇护送威廉王子前往英国参加其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五十岁寿诞,这也是提尔皮茨与威廉的第一次见面。从1888年起,提尔皮茨先后担任巡洋舰“普鲁士”号和“符腾堡”号舰长,后来又担任波罗的海分舰队的参谋长,之后就有了上面的那段故事。

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近代德国海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提尔皮茨很快任命了一批他在鱼雷艇上认识的军官,并将各种船只聚集在一起作为备用战列舰进行演习以测试战术。 1892年12月1日,他向德皇呈报了他的发现。 这使他与海军国务秘书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海军上将发生冲突。提尔皮茨得出的结论是,最好的战斗布置是以八艘相同的战列舰组成一个中队,而不是将各种不同的舰艇混编在一起,并且以后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编制。 霍尔曼则偏爱混合舰队,包括用于海外部署的巡洋舰。 提尔皮茨认为,在一场战争中,除非有足够的战列舰作为后盾,否则没有多少巡洋舰是安全的。尽管争吵不休,但提尔皮茨还是于1892年成为海军参谋长,并于1895年晋升为海军少将。

1895年秋天,提尔皮茨对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感到沮丧,他要求辞职,但是被威廉二世挽留了下来,并且要求他准备一套造船计划,这一计划在1896年1月3日提交,但时机很糟糕,因为当时恰逢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 德皇立即下定决心要求建造能够远距离作战的巡洋舰,以支援亲德布尔人为主体的德兰士瓦共和国。 霍尔曼的任务是从德国国会筹集资金用于一项专门计划,但未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建造需要的船只来满足需求。 帝国宰相霍恩洛赫认为海军扩张没有意义,并报告说国会反对它。 海军内阁首脑、海军上将古斯塔夫·冯·森登-比布兰建议,唯一的可能性是取代霍尔曼,而威廉二世做出的决定是:任命提尔皮茨取而代之。

然而,与此同时,霍尔曼仍然获得了建造一艘战列舰和三艘大型巡洋舰的资金。 人们认为在法案通过德国国会批准之前更换他将是一个错误。 相反,提尔皮茨被任命负责远东的德国东亚中队。1896年3月12日,德国国会将霍尔曼的7000万马克拨款削减至5800万马克,霍尔曼提出辞职。 提尔皮茨被召回国,并被任命为帝国海军办公室 (Reichsmarineamt) 秘书。 他长途跋涉回家,途中游览了美国,并于1897年6月6日抵达柏林,并正式成为德国海军大臣。

到1899年时,随着新的战列舰和巡洋舰陆续服役,德国海军的规模比起10年前已经算是初具规模,但威廉二世的野心不止于此,在战列舰卡尔大帝皇帝号的服役仪式上,威廉二世曾抱怨道:“所有的讥笑和嘲讽都没有改变我的想法,如果在我登基的最初8年,海军能够按照我的计划不断扩充,而不是被一味的否定,那德国将会是难以想象的一番大好局面,我们现在的经济贸易和海外市场也会更加广阔,而且是多么的繁荣和昌盛。”而历史也已经给他选好了一位强力的助手,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 提尔皮茨将会为皇帝突破国会和政府的阻碍,将德国海军的实力推上巅峰,但与此同时,也将把帝国逐渐推进深渊.......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