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能盖房能下地,文武双全的牡蛎!

 时间变成水 2020-09-18


中国有四大古桥闻名中外,他们分别是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县赵州桥、潮州广济桥以及泉州洛阳桥,这四座古桥历史久远,屹立千年不倒,是古人伟大的桥梁杰作。和其他三桥建在河上不同,洛阳桥是建在海上的,是一座跨海大桥,它横跨泉州洛阳江的入海口。

▲如今的洛阳桥

种蛎固基法



洛阳位于河南省,怎么洛阳桥跑到福建泉州了?原来是古代北人南迁,五胡乱华时期,中原人南迁来到泉州,他们发现这里的山形水势很像故都洛阳,于是将这里取名为洛阳,也把流经泉州的大河取名洛阳江,这就是洛阳桥的由来。

在洛阳桥还没修的时候,人们过江只能坐船。因为是洛阳江的入海口,水面非常宽,风浪大,经常有人在过江时失联。直到宋朝时,一位大人物来到了这里,他就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蔡襄在泉州当知州时,决定聚集民间智慧,修一座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在建洛阳桥时,两样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诞生了。
首先为了桥基的建设,发明了“筏型桥基”这个筏型桥基就是往江中抛了很多石块,形成桥墩地基,接着在此基础上将桥墩互联,就形成了洛阳桥。这个营造方式可是当年最先进的桥梁建设手法,对后来世界的桥梁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虽然桥墩笨拙且坚固,但毕竟建在入海口,长期的海水冲击和海洋环境变化难免对桥墩造成损害,为了巩固桥基,当地的人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加固方法—“种蛎固基法”此法就是在桥下养殖大量的牡蛎,因为牡蛎生长需要有着陆床,它们经常会依附在石头上加上牡蛎外壳坚硬,繁殖力强,无孔不入,很快桥墩的空隙就被这些软体海洋生物占据了,至今洛阳桥下依旧生长着大量的牡蛎。
▲百年前洛阳桥旁的牡蛎田
在此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生物学原理用于造桥,千百年过去了,“种蛎固基法”依旧守护着这座千年古桥。当然古人对牡蛎这类海洋生物的利用,还不止于此。

能盖房能下地,文武双全



众所周知,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而古时候,石灰并不像如今这般普及,尤其是南方沿海,缺少石灰石资源,只能就地取材使用烧贝壳制石灰。据记载,明代温州沿海地区蛎灰的生产和使用已很普遍。明弘治时,《温州府志》记载:“蜃灰,以牡蛎壳烧灰为上,小蛎壳为次,小蛤壳为下。三色不等,而大蛎为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云:“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蚝以代之”。这也说明至少至明末,我国东南沿海缺少石灰石资源的地方,已普遍采用牡蛎壳制造蛎灰
▲煅烧牡蛎壳
另外,蛎灰还用以肥田,北宋文学家苏辙《东轩记》已有记载,粗蛎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气性;同时,蛎灰的碱性既可以调节土壤酸性又可以作除虫剂。

过去,受限于技术的制约,牡蛎壳制备的蛎灰虽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但煅烧也严重破坏了牡蛎壳的微孔组织,让氨基酸、甲壳素等有机物不复存在,也因此蛎灰并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应用范围有限。到了近现代,由于大量工业化肥的施用,土壤严重酸化,养分流失,农作物生理性病害加重,牡蛎壳又重新回归视线。
自2011年成立以来,玛塔一直致力于土壤酸化的研究和应用,并在2014年获颁国家农业部“土壤调理剂”肥料登记证。经多年试验研究,玛塔自主研发的“保护性烘焙分段活化”生产技术,可以有效保留牡蛎壳携带的十六种氨基酸、有机质,保护其不被破坏、丢失;通过温度、时间、流量的控制,将牡蛎壳所含有的碳酸钙进行活化,牡蛎钙能有效补充作物钙素,调节土壤酸性,保水保肥透气,是优秀的土壤改良剂,并具有以下优点:
玛塔牡蛎钙富含活性钙,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有机质,除了调酸补钙,还能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改变作物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

牡蛎钙属于碱性产品,能调节土壤的酸性,从而改变了线虫、土传病菌等等的生存环境,从根本解决土壤的土传病害问题。

它独特的微孔结构,可以钝化、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轻镉等重金属的毒害。同时它还可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