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发性高血压

 xuanhao8383 2020-09-18
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essential hypertension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冠心病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头晕、头疼、心悸、心律失常、疲劳

好发人群
腹型肥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老年人
常用药物
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缬沙坦、硝苯地平
常用检查
血液生化、血常规、血压检查、尿常规
疾病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1级高血压

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也称为轻度高血压

2级高血压

血压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为100~109mmHg,也称为中度高血压。

3级高血压

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也称为重度高血压。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具体通过何种途径升高血压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有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

环境因素

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正相关。

其他因素

体重、口服避孕药或其他药物、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因素均可使血压升高。

流行病学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种族之间有差别。其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陆;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

好发人群

腹型肥胖者

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肥胖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其中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就比正常人高。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容易合并多种临床疾病,并且老年人的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增大。

诱发因素

高钠低钾饮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摄盐量12~15g或以上。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者的血脂高,血液流速慢,且心脏做功量大,易引起高血压。

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心输出量增加,间接引起一些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血管收缩,出现高血压。

精神紧张

当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比如愤怒、情绪激动、紧张,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出现高血压。

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数起病缓慢,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强直、疲劳、心悸等,典型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高血压病人还可以出现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

典型症状

头晕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伴有眩晕者较少,与内耳迷路血管障碍有关,经降压药物治疗后症状可减轻,但要注意有时血压下降得过快过多也可引起头晕。

头痛

高血压直接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早晨,位于前额、枕部或颞部。

心悸

患者可以感觉到自己心慌、心脏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所引起。

心律失常

高血压的压力使得血管压力增大,心脏做功量增加,心腔内压力增加,长见识血压控制欠佳可导致心房增大,心室肥厚,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疲劳

长期高血压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易造成血管堵塞,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表现为疲劳症状。

其他症状

视物模糊

当高血压病引起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硬化时,可使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的临床症状。

手脚麻木

一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手指麻木和僵硬感,是由于血管收缩或者动脉硬化,肢体或肌肉供血不足所引起。

出血

以鼻出血较为多见,其次是眼底出血、结膜出血、脑出血。

并发症

脑血管病

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

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厚,继而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少尿无尿、疲劳乏力、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临床表现。

冠心病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供血量不足,从而引起冠心病。

慢性肾衰竭

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慢性肾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可出现少尿、无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临床表现。

主动脉病变

严重的高血压可导致促使主动脉夹层并破裂,常可致命。

就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容易忽略不就诊。因此,高危人群需要了解相关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就医。正常人在日常体检中,如果发现血压过高,并且有不适感,应该咨询医生,以免耽误治疗。

就医指征
  • 当患者血压超过正常高值血压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 若出现高血压急症的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

  • 出现视物模糊等眼科症状时去眼科。

  • 出现慢性肾衰竭的症状时去肾内科。

  • 出现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时去神经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发现血压升高的?是不是第一次发现血压过高?

  • 什么情况下血压偏高?

  • 做过什么检查?

  • 有没有去过医院?有没有做过治疗?疗效如何?

  • 家里是否有人患有高血压病?是否有家族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钠、血钾、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等指标。

血压检查

血压检查包括普通的血压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普通的血压检查要在患者安静5分钟后、若吸烟则半小时后测量。两侧上臂血压都要测量,以较高的一侧血压值为准。动态血压监测用来观察被测试者24小时的血压变化,一般白昼每15~20分钟,夜间每20~30分钟测定血压一次,并可将各时间点测得的血压值连成曲线或取不同时段均值观察。

尿液检查

早期患者尿常规正常,但此时可出现微量尿蛋白,24小时尿或点尿法测定微量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增加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志。肾功能受损时可有微量尿蛋白、红细胞、管型等异常。

病史检查

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否有不良嗜好,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室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汞柱式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一般需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90mmHg可诊断高血压。病人既往有高血压史,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

鉴别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继发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即140/90mmHg或以下,并长期维持,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及其相关死亡。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治疗周期
本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减轻体重、减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药物治疗

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起到降压的作用。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合并心力衰竭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应。

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为β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为中等强度降压药,起效平稳。适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人或合并心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降压起效缓慢。

缬沙坦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组织AT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ATⅡ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与重构作用。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且治疗剂量窗较宽。最大的特点是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依从性高。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疗效的个体差异性较小。对老年病人有较好降压疗效,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降脂治疗

如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血脂异常,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降脂治疗,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可以减少血液内的血脂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治冠心病等高血压并发症。

控制血糖

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时,严格控制血糖浓度,使得空腹血糖浓度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同时应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抗血小板治疗

当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时,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周围血管病,应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进行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但是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高风险患者应该慎用。

预后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的疾病,高血压病人的预后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而且与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能否治愈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无法治愈,但是可控制。

能活多久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如果平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如果长期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心、脑、肾及眼底等靶器官的损害,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的后遗症可以有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短暂性缺血发作、眼底病变、肾衰竭等病变。如果血压控制好,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并且可以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复诊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用药,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按期复查血压,监测心脏功能。如果血压一直控制很好,可以向医生咨询后续相关治疗。

饮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蛋白质,食物多样化,三餐分配合理,吃清淡少盐膳食,降低血脂。若患者伴有糖尿病、慢性肾性衰竭等慢性疾病,应该按医嘱用药并注意相关饮食要求。

饮食调理

规范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脂肪摄入

少食油炸、油腻、煎烤类食品,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减少钠盐摄入

宜使用少盐清淡类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钾盐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丰富维生素。

护理

注意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患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要减轻精神压力,增加运动量,避免加重病情及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
  • 控制体重,将BMI尽可能控制在24以下,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有益。

  • 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病情监测

日常监测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用药前测量血压,做好记录,方便观察血压波动情况。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而夜间血压明显降低。

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避免过度紧张,避免较大的情绪波动,按医嘱用药,按时复诊。

特殊注意事项
  •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40/90mmHg。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 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病人,降压速度宜适度缓慢。

  • 降压治疗时,应尽早将血压降低到上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个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 降压药物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

预防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助于防止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早期筛查

规律体检

平时注意规律体检,发现血压过高,并且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时,及时就医。

家族史

若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史,应该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日常监测血压,若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时,应该向医生咨询。

监测相关高危因素

比如患者是否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

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

吸烟为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应该尽早戒烟;控制饮酒量,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血流阻力,有助于高血压的发生。

增强免疫力

注意饮食均衡,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加体能。

规范作息

三餐规律,避免情绪激动,适当缓解压力,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减少熬夜。

避免情绪激动

过度的情绪紧张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升高,引起血管收缩。

减轻体重

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将BMI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