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绝对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色彩的人物,临死前遗诏留下无字碑文,任由世人评说。而她的一生也确实有功有过,褒贬不一。 功劳在于在她统治之下,整个王朝虽然谈不上盛世,但是也算是相对稳定,运行平稳,而且还开设了武举,选拔军事人才。而过在于很多臣子因不满这位女皇帝的统治而受到打压,甚至屠杀,并且她也做出过很多荒唐的举动,尤其表现在后宫。 但是好在唐朝最终还是归还到李姓家族手中,唐中宗李显继承大统,宣布了武周朝廷的覆灭。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武则天虽然被赶下台,但是却没有像那些被迫退位的皇帝一样,就比如李渊,晚年就很受钳制。 甚至曾经的那些被她打压的臣子也没有秋后算账,她依然过上了一段皇帝般养尊处优的生活,享受皇帝尊荣,得以善终,最终还被风光大葬。唐中宗李显不顾祖制,挖开唐高宗的墓穴,按照武则天生前的遗嘱将其与丈夫李治合葬乾陵。是什么让其享受如此待遇,为何无人找她秋后算账? 神龙革命,推翻张氏兄弟在公元705年,爆发了神龙革命,也是这场革命将武皇帝的权利归到李显手中,但是我们要明白这场争斗其实是没有意义,又或者只是早来了一些。82岁的武则天当得知有人反对她时,她则表现得相对镇定,只是从睡梦中惊醒。 看着一群人只对崔玄韡有些惊讶,因为这是她亲手提拔起来的,而对方却表示这是在报答她。但是我们要清楚神龙革命主要的斗争矛头是武则天的男友张氏兄弟。 82岁的武则天已经高龄,时常犯糊涂,所以张氏兄弟趁此把持朝政,甚至滥杀忠臣,而且竟然还把太子李显的儿子给杀害。所以很多人对其又恨又怕,担心武则天去世后,这二人真的会将唐朝颠覆。而将其铲除之后,武则天的威胁已经降到最低,权利回到李家已经算是大功告成。 而且武则天曾经就表示过要将皇位传给儿子李显,在对儿子,女儿以及侄子三者中犹豫的时候,狄仁杰曾说过几百年之后祭拜你的只能是儿子的后代,断无可能是女儿或者侄子的后代。这坚定了武则天传位儿子李显。 武家势力犹存,话语权依存神龙革命使张氏兄弟被铲除,但是武则天的势力却受损相对较小,甚至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也依然有武家势力存在。武则天自67岁当政以来,就大肆培养自己的亲信,以及提拔家族中的亲人。而上文的崔玄韡只是其中一位,所以那些反抗武则天的势力,也不敢将武则天怎样,担心对方反扑过来,好不容易的胜利就此被扑灭。 并且像崔玄韡这样的人对于武则天还是心存感激的,武则天在位时也是知人善用,这些被她提拔上来的人反抗武则天,是因为传统思想中的君臣之道所致,但是不影响对武则天知遇之恩的报答。 又敬又怕,儿对母的复杂情绪如果说被善待,当然离不开皇帝的照拂。李显对于武则天还是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因为自己的上台似乎都和这位母亲有关。 所以将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依然让其享受皇帝的尊荣,臣子和自己每十天就去上阳宫探望这位女皇帝,并且死后给其的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在他的心目中武则天永远是皇帝。 而且儿子弑母说出去总归是人生一大污点,唐玄宗李世民最被文人抨击的也是那次玄武门之变,而且李世民将父亲赶下台后,有意弥补,美化这一事情,就是打算将父亲李渊居住的地方重新修缮一下。 但是李渊最终也无福消受,没住上就去世了。李显断不会在那个推崇忠孝的朝代做出大逆不道的举动,而现在的武则天对于他来说母亲的身份大于皇帝的身份。 总结一代女皇终究落幕,但是纵观其一生还是非常有政治头脑的,虽然称不上文治武功,但是也还算是勤勉,唐朝也没有在其手中覆灭,相反走向另一个高度,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这就是对其的政治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作者必定删除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 《唐中宗李显本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