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耙麦秸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新朋友】点标题下“富平人”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耙麦秸

刘媛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布谷的叫声,又引起了我儿时那遥远的记忆。

每到三夏大忙时,学校都放忙假,农民忙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忙了。我们因不属生产队成员,就只等农民们收割完毕,将地里的麦捆麦穗收拾干净后,然后就和妹妹及同院的孩子挎着笼,拿着父亲为我们买的竹耙子到麦地里去耙麦秸。

耙麦秸并不比农民在地里干活轻松。我们头顶着烈日,脚下是时不时就扎疼脚踝的麦茬。我们把笼放在地头,就拿着竹耙把地里的麦秸往一块拢。一会儿,地里就是一堆一堆的麦秸。农民虎口夺食,我们是虎口夺"柴“。我们知道,家里生火做饭的柴火就靠这几天我们去耙了,错过这几天,种上了玉米,就彻底失去了机会。那时家里做饭都是用风箱,都要先用柴火引着,然后才能轻轻拉着风箱给柴火上放煤炭。贫穷的年代让我们都过早的懂事,倘若不趁这几天多耙些柴火,父亲就要花钱到木业社去买刨花。为省下这笔钱,我们不遗余力地在地里耙来耙去,脚踝被麦茬扎出了血,手指在拢麦秸往笼里放时被麦茬扎得尽是肉刺,但却没感到苦。好在家里离南门外的麦地不算远,我们将耙到的一笼笼麦秸挎回家,案板下放不下了,父亲就站在灶房的阁楼口用扁担钩子挑着笼绊放到了阁楼上。喝几口水,我们就又挎着笼到了地头。

一个忙假过去了,我们耙到的麦秸足可以用几个月了,作为孩子,能为家里干点活,减轻点经济负担,虽然苦了点,但心里却是无比的快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