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柿子红了(小小说)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小小说

柿子红了

文/邵再逸

元平贵是硬着头皮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葛条沟村当第一书记的,任期一年。

元平贵,市农业局的一名科长。这次市委组织部选派一百名科级干部,到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帮助山村群众脱贫致富。

临行前,市委王书记走到元平贵面前,说:“平贵啊,你要去的葛条沟,还不富裕。现在的村两委会葛红梅同志,她前两天找过我,山里的柿子丰收了,苦于没有销路,让我给山区人民想个法子找找销路,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葛红梅,元平贵曾经的恋人,这事已经过去多年了,那年闹掰了,就分手了。听到葛红梅这个名字,元平贵若有所思,马上对王书记说:“能不能给我换个地方?我想到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去。”王书记拍拍元平贵的肩,“葛条沟就是全市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你年富力强,组织派你去,就是信任你能够帮助山区人民走出贫困,解决柿子销售难题,你有没有信心?”

元平贵心事重重,咬紧嘴唇,吐出硬梆梆的三个字:“有信心。”

王书记说:“那好,我们击掌为凭,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葛条沟,渭北丘陵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在市委书记动员会的当天,酷爱户外运动的元平贵,骑着一辆单车,沿着盘山公路,行了60多公里,闪进了葛条沟。

元平贵放眼望去,葛条沟是一片狭窄的沟道,村子农舍散落在沟沟卯卯上,山顶上还住着几户人家。柿子树遍布葛条沟,火红火红的柿子,缀满枝头。

一路上,沿途处处皆风景。元平贵推着自行车进了村子。路过一户人家,“吱呀”一声门开了,身着红袄的女人,端着一盆水,向门外用力泼去,元平贵着实被吓了一跳,没来得及躲闪,正好被泼了一身,扔掉了车子,火气窜起,一看那女的,愣了半天,半晌无语。

那女的,神情慌张,走近一看,喊了一声:“元平贵,是你!”扭头折回,走进自家,传来刺耳的关门声。

元平贵半晌缓不过神来,嘀咕了一声:“真是怕怕处有鬼哩,才进村就碰见了葛红梅,真是冤家路窄。”

元平贵向前走,坐在自家门前的老婆婆,瞅瞅元平贵,一脸疑惑,问:“这孩子,你是不是跌到葛条沟里去啦?看把你浑身湿得。”老婆婆取下顶在头上的手帕,“快擦擦”。

元平贵摆摆手,脱下衣服,拧拧水,问:“老婆婆,村委会在哪儿?”老婆婆拿起拐杖向东指去,说:“村东学校连墙,走三两步就到了。”

元平贵与老婆婆告别,推着车走了三四步,才路过几个村子里的大石头,他特意数了数自己的步子,从问话的地方到村委会,他走了90多步。老婆婆说话有点夸张。

村委会的门,黑漆脱落,挂着一把冰冷的锈锁。

元平贵吃了闭门羹,蹲坐在门前,低头猛吸烟,烟雾瞬间飘散,沮丧的他,真想逃。

“元平贵,你好。”元平贵抬头,泼他一身水的大红袄走到自己面前,额头还冒着热气,能感觉得出,她走得很急。

“葛红梅,你好。”元平贵看着她,淡淡地回了一句。

“刚才接到市委组织部电话,说派给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到了,原来是你,刚才泼了你一身水,不好意思。”葛红梅脸上挤出笑容。

元平贵作苦笑相,不作答。

葛红梅正要打开村委会大门,元平贵冷冷地绷紧脸说,咱们走走,听听你的村情介绍。

葛红梅走到村前,指着满山遍野的柿子说,“葛条沟,离市区远,深处丘陵腹地,虽然地处偏僻,但是这里气候温暖,土壤适宜耐瘠薄、抗旱性强的柿子树生长。每到秋季,柿子挂满枝头,我们山里的人就忧愁,这么多柿子的销路就成了难题。”

元平贵问:“每年能产多少吨?”葛红梅回答:“十几吨。但是柿子没有销路,就只能任满树的柿子红透跌落。虽然我们曾想过各种法子,销路一直还是不好。”

元平贵说:“柿子产业要做大做强,才能够帮助山区人脱贫致富。”葛红梅眼睛直盯着元平贵问:“你有什么好点子?”

元平贵说:“走品牌化产业销售的路子,你牵头成立个葛条沟柿子专业合作社,注册葛条沟柿子商标,把葛条沟的柿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

葛红梅点点头说:“这是一条好思路,我马上告诉乡亲们。”

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元平贵和葛红梅参会,举办了一场葛条沟柿饼产品推介会,韩国的客商和葛条沟村委会签订了10吨柿饼的销售合同。这一消息传到葛条沟,乡亲们“噼里啪啦”燃放鞭炮,欢快的锣鼓声响彻葛条沟小山村。

冬季,元平贵再次引来客商。客商看好葛条沟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在葛条沟建立了柿子醋厂。

第二年春季,一条柏油路伸进葛条沟,替代了原来尘土飞扬的的山间土路。

一年后,元平贵离任,葛红梅送给元平贵一枚彤红的柿叶。元平贵看见转身而去的葛红梅,依然留着他喜欢的秀发,随风在飘逸。

富平人征稿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