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风”是什么?

 三和行者 2020-09-18
中医的“风”是什么?

中医大夫经常的会使用一个词“风”,出现口眼歪斜叫做“面口风”,肩痛叫做“露肩风”,偏瘫叫做“中风”。夜间休息时候,家里的老人会叮嘱一定要关闭窗户以免“受风”,曹操死于“头风”。中医理论中的“风”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和自然界的风是一回事吗?为什么“风”会透过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甚至颅骨吹到曹操的脑子里,以致我们的神医华佗要给他开颅?

其实中医讲的“风”和自然界的风并不是一回事,“风”是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要明白这六个字的含义,需要先搞清楚一个字“象”。易经云“见乃谓之象”,这个“见”应该当“现”解。这种“象”就是客观的具体现象,是视、听、嗅、味、触等能感应的自然物象的诸般感觉的综合。在医学里就是一些症状特点。

“风”的特点有三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这里有两个特点,开泻和易袭阳位,中风的病人大多汗出比较多。是因为“风”的升、开、发、散的作用会使人体的体表汗孔张开,而汗出过多又容易出现恶风。而人体容易感受风邪的部位在身体的上部,头、肩、背等叫做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首先是发病时间容易变,迅速发病是其特征,突然的头痛,突然的半身不遂、突然的口眼歪斜,都有发病迅速的特征。其次是发病部位的快速变化,如“游走性关节疼痛”很多患者会出现身上的疼痛部位到处跑,不能确定哪里疼,“风疹”的皮肤瘙痒,发痒的部位游移不定就是“善行”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风症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发生变化,对于急症来说比较凶险,要在最短的时间进行治疗干预。

3、风性主动,自然界的风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动”,风动则所过之物也随之所动,风动而木摇,在医学中的体现也表现在肢体和肌肉的“动”。若身体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如动摇不定,眩晕而转动、抽搐、震颤、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等都叫做“风”

临床上凡是出现以上三个特点中的任何一种状态,都可以说是“风”,“风”并不是某种病,而是疾病过程中出现这些特殊的“象”归纳总结为“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