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黄芪建中汤治疗产后胃脘痛医案经验

 小奶旺 2020-09-18

李x,女,28岁。1991年5月29日初诊。

产后失血,形体瘦羸、饮食衰退、脾气先伤。近日又因气恼发生胃脘拘急疼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自汗而面色青黄、后背酸痛、并有带下,大便溏又有虚寒证情,舌淡、苔薄白、脉弦按之无力。证属产后脾虚肝逆,阴阳失调。治当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为疏黄芪建中汤:

黄芪15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30g服五剂而病愈。

10.png-sy

[按语]产后失血,导致血虚气衰,阴阳失调,中气不建;又因气恼,肝气乘之,故见胃脘拘急而痛,喜温喜按。阳虚不固,故自汗出;血虚不养,则后背酸痛。证属气血营卫俱不足,阴阳失调而不相维系,所以再治疗上当以调和阴阳气血为要务。《金匮心典》指出:“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本案建中气,宜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甘温补益脾气,建运中州;二是补血柔肝缓急,以节制肝木克伐脾土。待脾气得建,则能执中央以运四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俾使阴阳调和,气血充盛。

黄芪建中汤用桂枝汤调和脾胃营卫气血,甘温补中;倍白芍以缓肝气之急;与甘草相配,又能酸甘化阴,滋润脾胃;加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兼能缓肝之急。主药黄芪甘温升阳,益补太阴,善立中州之气。本方较小建中汤补益中气之功更强,故《金匮要略》在“虚劳里急”后又加“诸不足”三字。本方虽气血并补,阴阳并调,但其功偏于温补,临床用于治疗胃脘痛而属脾胃虚寒者,疗效确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