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Ta的「不忍直视」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协和八 2020-09-18

朝花夕拾

【小编按】不知道有多少同道和小编一样,每次一见视野图,只会看黑色的块块(原谅小编简单粗俗的言语)。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有杀手锏般——请眼科会诊!不过,掌握一下关于视野图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哦!今天的朝花夕拾栏目,就请眼科大夫带我们概览一下视野图吧!

* 回复关键词「 视野图 」可随时查看本文哦!

01

检查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视野检查是怎么做的。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所用机器是 Octopus 自动视野计,检查时需遮挡一眼,单眼检查。将头固定在头架上,眼睛固视前方白屏中央的四个绿色亮点,开始检查时在前方白屏的任何位置可能出现白色亮点闪烁,当看到白色亮点闪一次就按压手持器的开关一次,亮点有近有远、有暗有亮,感觉到时均要应答,检查期间要求注意力集中,不能中断。

有几点注意事项:检查当天不能凃眼膏,做过压平式眼压检查和散瞳检查者当天不能行视野检查;点缩瞳剂须停药 3 天后检查;屈光不正者须先验光或佩戴原眼镜后再检查视野。


检查结果的格式一般是 7 合 1 打印图,相信大家在不少病历里见到。笔者特地跑去体验了一次,以下这份报告便是笔者右眼 30° 视野的检测结果。


最上面的一栏是患者信息和检查参数,OS(Oculus sinister)表示左眼,相应地 OD(oculus dexter)是右眼

Questions 表示一次视野检查中所有刺激应答的总和,Repetitions 表示因眨眼或固视丧失需要重复刺激的次数,高重复率表明被检查者注意力不集中。捕捉试验(Catch trial)是可靠性的参数,分为假阳性测试和假阴性测试。

做视野检查时,可因光投射装置转动或「快门」开闭而发出声响,为避免受检者仅仅根据声响反应而并未真正看到光标,视野计不时发出类似的声响而不呈现光标。如果患者过分紧张或受机器声响干扰在不应该看到亮点时(空响或在盲点部位测试)做出了响应,就记录一次假阳性错误

假阴性测试是在原来能看到的位点再次出现一个亮度更高的光点,如果患者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对刺激做出应答,就记录一次假阴性错误。两者的数量分别为刺激总数的 5%,应答率 >20% 提示结果不可靠

02

结果判读

➤  第一张图叫灰度图(Greyscales of values),是把检测到的光敏感度按照一系列灰度水平转换出来的图像(Octopus 用四种颜色表示,分别是黄绿红黑),颜色越深表示阈值越高,缺损越重。灰度图是对检查结果最直观的体现,可以说是视野报告中最易懂的部分,能够很方便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比如下图很容易就能看出双颞侧偏盲。

在灰度图上,有一个快速确定左右眼的窍门,图像上的白色空缺表示生理盲点,位于视野的颞侧,所以盲点在左侧就是左眼,在右侧就是右眼。当然如果只给了 10° 视野图就没法这么判断了。

但是,灰度图没有除外患者屈光不正、屈光介质不清及其他误差因素,所以实际缺损还需看第六张图-校正后的概率图


➤  第二张图为数值图(Values),直接给出了患者在各个位点的实际光敏感度阈值,其他图形都是计算机软件处理后的结果。每个数字代表该位点仪器检测到阈值,单位是分贝(dB)。0 dB 是仪器能产生的最大亮度,10 dB 表示刺激强度是最大亮度的 1/10,以此类推,数值越大,表示亮度越低,意味着视网膜光敏感度越高

➤  第三张图为比较值图(comparisons),是数据库中年龄匹配正常值减去实际检测的分贝值所得的结果,差值 ≤4dB 时用 + 表示,超出时标注具体差值,差值越大表示缺损越重。视网膜的光敏感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所以只看灰度图不做年龄矫正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  第四张图为校正比较值图(corrected comparisons),是剔除了普遍性敏感度减低部分的结果,比如白内障、小瞳孔时整个视网膜的光敏感度都会下降,去除这些因素引起的差值才能反映真正的视功能缺损情况


➤  第五张图及第六张图分别为概率图校正概率图,是对比较值图和校正比较值图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各位点差值的统计学显著性,用不同符号表示后构成的图形。P<5 表示正常人群出现该缺损的概率小于 5%,提示该位点敏感度异常。

概率图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忽略正常范围内的变异而突出显示有可能被忽略的微小但有临床意义的病变。早期的视野缺损通常能在概率图中精确显示,而不能在灰度图中显示。

灰度图只能提供粗略的直观印象;校正概率图剔除了年龄、屈光介质等因素对视网膜光敏度阈值的影响,比较直观地反映局限性视野缺损位点及相应 P 值,一般直接看校正概率图和灰度图就可以了

➤  第七张图为累积缺损曲线,是将各检测位点的实测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曲线,正常人视网膜越靠近黄斑敏感度较高,往外周逐渐减低,表现为一条缓慢下降的曲线,位于上下两条界值曲线之间,波动不超过 ±2dB。

如果存在视野弥漫性缺损,曲线会平行下移,如果是局限性暗点,末尾则会出现陡坡。

结合上述图形,如果比较值图异常,校正比较值图正常,则表明存在单纯弥漫性视野损害,见于青光眼弥漫性视野损害,也可以发生于屈光间质混浊等视网膜前因素。

如果比较值图和校正比较值均异常,应从相应概率图和校正概率图进一步对比两图视野缺损的范围和形态,如两者大致一致,提示存在单纯局限性视野缺损,如前者缺损的范围明显大于后者,则说明弥漫性视野损害和局限性视野缺损同时存在。

七合一图右下角的几个参数称为视野指数

  • 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是指各位点光敏感度的平均值,反映整个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

  • 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指所有位点上检测值的平均值和正常人均值之差,反映患者整个视网膜视敏度与同龄正常人间的差值,正常值为 ±2dB。

  • 缺损变异(loss variance,LV)表示视野形状和正常人的差异,反映视野的空间性离散,提示局部视野缺损,数值越大,表示视野形状越不规则,正常值 0~6。

    * MD 正常而 LV 升高提示局限性视野缺损,MD 升高 LV 正常提示弥漫性视野损害。短期波动(short-term fluctuation,SF)反映光敏度阈值的时间离散,需要重复检测才能得到。

  • 可信度(RF)是对视野结果的可靠性分析,通过分析提问次数、重复次数、固视丢失、假阳性和假阴性应答来获得,RF>15% 表示结果不可靠。

作为见实习同学或非专科医生,对于以上内容,理解灰度图或许就足够了,其余的可请眼科大夫协助会诊。

但要记住,有临床意义但较浅的视野缺损从灰度图上往往不够突出,而中周部(视野靠外 30° 附近)常见的无临床意义的敏感性下降却可能被强调。如上面这份报告,灰度图中颞上方的缺损似乎更明显,但从概率图上可以看出主要的损害其实位于视野中央。所以想准确分析视野结果还是应该依据概率图而不是灰度图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 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分析的基本知识[J].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3, 19(5): 313-316.

五年执医 三年模拟

精选每日一题

更多精选题可回顾历史推送文末

女性,30岁。便秘2年,近半月来排便时肛门疼痛,粪便表面及便纸上附有鲜血。

题目来源: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往届真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