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足够好的母亲

 謝傅天CHEERYOU 2020-09-18

做足够好的母亲

20多年前,由于当时的条件,在我孩子出生时,产房里只有医生、我妻子和我。孩子出生后,放在产床旁的桌子上足足啼哭了20分钟。当时,因为我要充当护士的角色,帮助医生为我妻子做产后缝合手术。直到结束,才有空将孩子抱到产床上。我妻子才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几点了?”,我看了看表,是早晨7:50,才算出孩子的大概出生时间是7:20

之前,我深受20世纪50年代西方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冷酷无情的育儿原则的影响。斯金纳认为,如果婴儿一哭闹就抱起来,就会强化孩子的哭闹,所以应该听之任之。

之后,很多年,我一直为我的孩子有这样一次“哭喊的锻炼,锻炼了肺活量”而自得。

直到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用猴子进行实验后发现,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是最重要的爱的元素。要让婴儿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拥抱与爱抚,这个发现推翻了行为主义的那套育儿法。(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最近,在得到学习了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的《婴儿与母亲》一书。又引起了我对做好母亲这一角色的反思。

这本书,提出了两个很实用的观点:要做“足够好的母亲”和对婴儿要有恰当的“抱持”。

所谓足够的好的母亲,就是在婴儿最需要的时候,做全身心的投入,发挥母性原始的本能,加上父亲为母亲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所谓抱持,就是母亲给予婴儿恰当的抚育。

举例如下:

一、关于何时喂奶。

就拿喂奶来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时候喂奶才是最好的时机?你会说,当然饿了就喂了。不错,当婴儿感到饥饿时,他会发出相应的信号,例如张着小嘴左右寻找、哼哼唧唧,最后嚎啕大哭。时刻关注婴儿的母亲会根据这些信号判断出需要喂奶了。当婴儿发出的信号得到了想要的回应,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确定而可靠的。

温尼科特有一个患者,在婴儿时期,母亲经常在他还迷迷糊糊睡觉时,就把奶嘴塞到他嘴里。温尼科特认为,这位患者成年后出现的成瘾问题就与这种抚育方式有关。

还有一些不够好的母亲,她们会在婴儿已经嚎啕大哭了很久后,依然不喂奶,这会让婴儿产生巨大的恐惧,并认定这个世界不可靠、不可预测。

所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也是有讲究的,需要时不及时给不行,不需要时就强迫给也不行。

有一些母亲,同样因为时刻关注婴儿,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预知婴儿的需要,在婴儿还没有感到饥饿时就会喂奶,这样做就剥夺了婴儿发出信号的需求。温尼科特认为,这样的母亲表面上是个好母亲,却做了比阉割婴儿更糟的事情

二、关于拉撒训练。

温尼科特斩钉截铁地说,要尊重婴儿的自然功能,大小便训练永远都不需要。他认为,婴儿需要时间来理解排泄,来确定好东西和坏东西之间的区别,来获得自己可以恰当地处理事情的信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婴儿需要自己来确定屎和尿不是好东西,然后自己决定把它们排出去。母亲要做的不是逼着孩子大小便,这样的训练会让母婴之间的微妙交流变得困难。母亲应该高度敏感地了解婴儿的感受,从婴儿的种种表现判断婴儿是否想要大小便,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和前面说的定时喂奶一样,孩子会逐渐自然地形成排泄规律。过于严苛的大小便训练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精神分析理论就认为,强迫症、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根源往往就是婴儿期严苛的如厕训练。

排泄训练只是一个例子,有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听话、守规矩,在婴儿时期就会设定很多规则,过早、过于严厉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会干预婴儿正常的成长,导致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出现。假性自体”就是指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特别听话守规矩,总是顺着别人的意愿行事,很会讨人喜欢,有礼貌有风度,但这不是真实的他,只是他的面具。温尼科特认为这样的人是没有创造力和内在生命力的。

假性自体”是亲子关系失败的产物之一。虽然我们说每一个母亲都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但这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母亲没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失败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很难被修复的伤害。在稍好的情况下,这些婴儿长大后,会将那些灾难性记忆永远埋葬,为了避免再一次体验这些痛苦,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自己的生活。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婴儿的发展将被永久歪曲,导致人格障碍、性格缺陷甚至是精神疾病。

三、关于“母子连心”。

人类几百万年来积累的育儿经验随着基因一代代传递下来,这就是母性本能。凭着母性本能和直觉,母亲能和自己的宝宝建立无意识层面的交流,俗话说的母子连心,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母亲独自面对自己的宝宝,她会通过直觉而不是理性的判断知道宝宝的一些细微的要求,例如宝宝是否感觉舒适、是否需要喂奶、是否需要换尿布,并对宝宝的这些需求给予适时的满足。

上面所说的那种母子连心的状态,温尼科特称之为原初母性贯注,这是母亲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宝宝身上,全然忘我的状态,从妊娠后期一直维系到婴儿出生后数周至数月。温尼科特说,这是一种类似精神疾病的状态,因为在这段时期,母亲几乎与外部世界彻底疏离,退缩到了一个只有自己和宝宝的世界里,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满足宝宝的需要。有的母亲甚至对这种状态感到害怕,因为她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棵失去自我的植物,只为满足婴儿的需要而存在。

其实母亲们完全不必害怕,因为这种状态最多只会维持几个月而已,但正是这短短的几个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这种状态也是一种本能,我们在动物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例如,大熊猫的幼崽在刚出生时极度脆弱,要完全依靠母亲保暖,在母亲帮助下才能排便;野外的熊猫妈妈必须在生产后的头两周不吃不喝地把幼崽抱在怀里,一刻也不能撒手,否则,幼崽根本就没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温尼科特认为,母亲首先要信任自己的直觉与判断,不要受医生、护士、老一辈人的干扰,对自己真正的感觉产生怀疑,要相信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宝宝的人。其次,母亲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添加辅食、如何补充维生素、如何认识婴儿拒食等等。

四、关于父亲的角色。

要成为足够好的母亲,母亲必须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不要被理论知识和权威人士牵着鼻子走,导致母婴关系受到外来的干涉和伤害。

除了母亲自身的因素,例如有某种心理障碍、性格缺陷,还与环境有关。

前面提到的那种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母亲只有在感到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如果一个母亲在生产后跟婆婆怄气,怀疑丈夫出轨,担心工作不保,为琐碎家务操心,她怎么能全神贯注地照顾婴儿。这个时候,父亲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作为父亲,应该为妻儿营造一个保护性的、安全的环境,让母亲安心地全情投入,她的母性本能与直觉才能发挥到极致。家庭和社会同样应该给产妇营造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因为她们手心里捧着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

所以,为了人类的明天,所有的父亲乃至整个社会,应该为母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好让母亲能够去做“足够好的母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