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0】《婴儿与母亲》

 叶子20211208 2022-10-29 发布于吉林

唐纳德·温尼科特 东方极致 2020-08-27 07:00

关于作者


 

唐纳德·温尼科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他是继梅兰妮·克莱茵之后,较具原创性且为一般英国大众熟知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弱化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在温尼科特去世后出版的,收录了他在BBC电台的讲话、信件、从未发表以及散见于期刊和选集中的文章,内容主要聚焦在婴儿出生后那段最重要的时期。可以说,这本薄薄的书浓缩了温尼科特理论精华中的精华,而其重中之重,就是探讨母亲应该如何与婴儿相处,以及如何为婴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核心内容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之初母亲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那么,母亲要怎样才能为孩子营造最适宜的环境呢?首先,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成为足够好的母亲,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保护自己和婴儿免受外在力量的伤害;其次,母亲要给婴儿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满足婴儿的所有基本需要,不要过度干涉婴儿的成长。

match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的作品《婴儿与母亲》。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7万字,我会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那就是,照料婴儿并不是复杂的技术活儿,也不需要过于听信权威,母亲要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进而为婴儿的身心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故事。1920年10月,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大的约8岁,小的一岁半左右。据推测,这两名孩子都是在半岁左右时被带到狼窝的。辛格将这两名狼孩送到了孤儿院,她们的一切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虽然辛格夫妇对她们付出了无比的耐心与爱心,想让她们成为正常的人类儿童,但遗憾的是,年幼的狼孩在回归人群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大的那个也只活到17岁,她用了5年多才学会直立行走,但快跑时依然四肢爬行,直到死都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争议,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认识到养育环境的重要性。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岁看老”,意思是孩子的习性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就定型了,而习性的养成与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三岁以前的养育环境对于个体日后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而我们每个人生命早期最重要的人是谁呢?是母亲。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像一张白纸,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有了线条和颜色。母亲是最早执笔在这张白纸上涂抹的人,她留下的,就是你人生的底色。可以说,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之初母亲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那么,母亲要怎样才能为孩子营造最适宜的环境呢?这就是今天分享的这本《婴儿与母亲》要为你解读的主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他是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一下,客体关系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之一,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形成这种关系模式的早期生活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

温尼科特是英国第一个接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曾经是儿科医生。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接待和观察了6万多对儿童和父母,并在二战期间从事儿童工作,亲眼目睹了战争导致的亲子环境剥夺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这些经历让他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从1939年开始,温尼科特和BBC电台合作了20多年,推出了600多场系列节目,此外,他还不辞辛劳地到处演讲,并出版了15本书,讲述他对母婴关系的见解,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千千万万的母亲。

虽然被人尊称为客体关系理论大师,但温尼科特自己并不见得喜欢这个称呼。在他刚出道的时候,前面矗立着两座大山,一座是客体关系学派的创始人克莱因,一座是自我心理学派的先驱者安娜,也就是弗洛伊德的女儿。这两个人都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但这两人以及他们背后的理论派别却水火不容。客体关系学派强调与他人的关系,而自我心理学派则强调自我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客体关系学派和自我心理学派逐渐从对立走向了融合,但在温尼科特试图崭露头角的那个时代,不站队的人是会被孤立的,悲催的是,温尼科特就属于被两方睡弃的“骑墙派”,他自己也不愿意被归到哪一个派别。他对两方的理论都有认同,也都有反对。正是在这种认同与批判中,温尼科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学界独树一帜。

与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相比,温尼科特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养育环境的重视,他是第一个提出环境对个体发展重要性的精神分析师,而其他人更关注儿童内心的冲突。他与弗洛伊德的主要区别在于,弗洛伊德重视3到5岁左右的俄狄浦斯期,强调的是个体与父亲的关系,温尼科特则重视3岁以前,强调的是个体与母亲的关系。

在这本书里,温尼科特主要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读母婴关系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基本在5岁之前就定型了。这段时间就如同播种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甚至于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都是当初播下的种子结出的果实。精神分析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从这些果实的形状推测出当初播下的是什么种子。而温尼科特则把这段关键的播种期缩短到了婴儿出生后和母亲之间的那段“二元关系”期,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为了避免孩子的人生结出不好的果实,作为母亲,哪些种子是不能洒的。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重点跟你说说,这本《婴儿与母亲》的核心内容。这本书是在温尼科特去世后出版的,收录了他在BBC电台的讲话、信件、从未发表以及散见于期刊和选集中的文章,内容主要聚焦在婴儿出生后那段最重要的时期。可以说,这本薄薄的书浓缩了温尼科特理论精华中的精华,而其重中之重,就是探讨母亲应该如何与婴儿相处,以及如何为婴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我们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精准地概括,那就是“足够好的母亲”和“抱持”。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关键词,“足够好的母亲”。

对于“足够好的母亲”一词,虽然温尼科特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他提出的一些概念你也许听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足够好的母亲”,英文是good enough mother。国内有好几种翻译,例如60分妈妈,刚刚好的妈妈,等等。

其实,温尼科特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和“完美母亲”,也就是perfectmother相区别。他认为,“完美母亲”只存在于幻想中,而“足够好的母亲”是现实中那些平常的母亲:她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但她们会尽力去爱孩子;她们有很多不足和缺点,但她们会努力弥补,她们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平凡而奉献的母亲”。

温尼科特说,“足够好的母亲”一开始会完全满足婴儿的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婴儿身上,这是婴儿生命之初必需的。但这种状态只会持续数周到数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长大,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他们已经安全渡过了最初的“危险期”,开始逐渐适应这个世界。

此时,母亲就不会再把所有的心力倾注到婴儿身上,而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投向母婴之外的世界,这个时候,她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喂奶不及时,尿布更换不及时。这个时候,婴儿就要慢慢学会应对母亲的这些疏忽和失误,这也是婴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因为他们迟早要面对世界给予的打击,正是母亲的偶尔失误让他们有机会去适应外部的挫折。相反,那些过于追求完美、从不犯错的母亲则会剥夺婴儿的这种成长机会。

你是不是觉得,要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听上去也不难。的确,温尼科特认为,每一个母亲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不过,在此之前,她们首先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

绝大多数新手母亲在面对婴儿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缺乏育儿经验,可能连怎么抱孩子都需要指导,这就导致很多母亲在带孩子时缺乏自信,很容易被她们认为的权威人士,例如医生、护士、月嫂或者长辈牵着鼻子走。

针对这种情况,温尼科特说,照顾婴儿是每个母亲天生就会的事情。这一点很好理解,动物都有抚育后代的本能,你只要看看电视上的《动物世界》,就会对此有深刻体会。人类几百万年来积累的育儿经验随着基因一代代传递下来,这就是母性本能。凭着母性本能和直觉,母亲能和自己的宝宝建立无意识层面的交流,俗话说的“母子连心”,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母亲独自面对自己的宝宝,她会通过直觉而不是理性的判断知道宝宝的一些细微的要求,例如宝宝是否感觉舒适,是否需要喂奶,是否需要换尿布,并对宝宝的这些需求给予适时的满足。

我们上面说的那种“母子连心”的状态,温尼科特称之为“原初母性贯注”,这是母亲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宝宝身上,全然忘我的状态,从妊娠后期一直维系到婴儿出生后数周至数月。温尼科特说,这是一种类似精神疾病的状态,因为在这段时期,母亲几乎与外部世界彻底疏离,退缩到了一个只有自己和宝宝的世界里,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满足宝宝的需要。有的母亲甚至对这种状态感到害怕,因为她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棵失去自我的植物,只为满足婴儿的需要而存在。

其实母亲们完全不必害怕,因为这种状态最多只会维持几个月而已,但正是这短短的几个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这种状态也是一种本能,我们在动物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例如,大熊猫的幼患在刚出生时极度脆弱,要完全依靠母亲保暖,在母亲帮助下才能排便;野外的熊猫妈妈必须在生产后的头两周不吃不喝地把幼怠抱在怀里,一刻也不能撒手,否则,幼怠根本就没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听到这里你可能想说,人类总不能像动物一样,完全凭本能来带孩子。这种想法确实有道理,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温尼科特认为,母亲首先要信任自己的直觉与判断,不要受医生、护士、老一辈人的干扰,对自己真正的感觉产生怀疑,要相信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宝宝的人。

其次,母亲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添加辅食、如何补充维生素、如何正确使用身高体重表、如何认识婴儿拒食等等。但这些知识只是一些有益的补充,有些东西是是学不来的,是需要靠母亲的本能与直觉去了解的,例如怎样与自己的宝宝交流,怎样敏锐地察觉到宝宝的需要。

温尼科特的观点是,女性不可能通过学习学会做母亲,如果完全按照理论知识去做母亲,那将是一场灾难。女性必须保持并保护属于母亲的直觉,在保持育儿本能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医生护士所教的知识才安全,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增加母亲的价值。医生护士的作用应该仅限于提供一些生理方面的帮助,不应干涉母亲与婴儿之间具体的相处模式,一旦这类所谓的权威人士过度卷入母婴关系,结果往往不太好。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母亲应该相信自己的本能与直觉,而不应该让理论知识或者权威人士过度影响自己。

20世纪50年代前,西方流行的是冷酷无情的育儿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如果婴儿一哭闹就抱起来,就会强化孩子的哭闹,所以应该听之任之。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用猴子进行实验后发现,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是爱最重要的元素,要让婴儿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拥抱与爱抚,这个发现推翻了行为主义的那套育儿法。

可悲的是,这种育儿方式迄今在中国依然有人奉行,打着“科学育儿”的招牌,美其名曰“哭声免疫法”。

某位女明星曾经在微博中提到,自己生第一个孩子时,因为相信“哭声免疫法”,流着眼泪听着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也硬着心肠不去抱孩子。她还提到月嫂不让抱孩子,每次一喂完奶就立刻把孩子抱走,理由是让母亲好好休息,结果她因为抱不到孩子天天哭。

按照温尼科特的理论,当宝宝因为想要被抱而哭喊的时候,当母亲想要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她应该顺从自己的母性本能,立刻把孩子抱起来。在哭喊得不到回应,需要拥抱却得不到满足时,婴儿就会对环境、对母亲失去信任,被无助感包围,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在宝宝出生后的那段关键期,如果母亲和婴儿之间那种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关系被人为阻隔甚至切断,会让母亲产生一种孩子被夺走的恐慌和愤怒。这些问题是每个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如果母亲能对自己多一点自信,这些伤害就完全可以避免。

你可能想问,既然每个女人天生就会照顾宝宝,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不会带孩子的母亲?除了母亲自身的因素,例如有某种心理障碍、性格缺陷,还与环境有关。

咱们前面提到的那种“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母亲只有在感到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如果一个母亲在生产后跟婆婆枢气,怀疑丈夫出轨,担心工作不保,为琐碎家务操心,她怎么能全神贯注地照顾婴儿。这个时候,父亲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作为父亲,应该为妻儿营造一个保护性的、安全的环境,让母亲安心地全情投入,她的母性本能与直觉才能发挥到极致。家庭和社会同样应该给产妇营造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因为她们手心里捧着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

说到这里,对“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你应该心里有数了。所谓“足够好的母亲”,就是在婴儿最需要她全身心投入的照顾时毫无保留地投入,而当婴儿逐渐长大并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她们就会适当放松、适度退出,让婴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要拿捏好这个尺度,母亲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的。

当然,要做到“足够好的母亲”,除了母亲自身的因素,外部环境也需要给母婴提供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这就需要父亲的支持了。


第二部分

我们说每个母亲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足够好的母亲”,那“足够好的母亲”到底该怎么做呢?母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婴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抱持”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婴儿生长的。温尼科特提出了“促进性环境”的概念。所谓促进性环境,就是能满足婴儿所有的基本需要,并为他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要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母亲必须做好“抱持”,保持的英文是holding,就是抱孩子的意思,但它的意义除了把婴儿抱在怀里,给他生理上的支撑、舒适外,还包括给予婴儿心理上的保护和安全感。

要做好“抱持”,母亲必须和婴儿融为一体,了解他所有微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欲望代替婴儿的需要。

要做到好的“抱持”,第一个重点就是满足婴儿的所有基本需要。

你可能觉得这很容易,婴儿的基本需要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给他吃饱穿暖勤换尿布就行了。其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就拿喂奶来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时候喂奶才是最好的时机?你会说,当然饿了就喂了。不错,当婴儿感到饥饿时,他会发出相应的信号,例如张着小嘴左右寻找、哼哼卿卿,最后嚎陶大哭。时刻关注婴儿的母亲会根据这些信号判断出需要喂奶了。当婴儿发出的信号得到了想要的回应,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确定而可靠的。有一些母亲,同样因为时刻关注婴儿,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预知婴儿的需要,在婴儿还没有感到饥饿时就会喂奶,这样做就剥夺了婴儿发出信号的需求。温尼科特认为,这样的母亲表面上是个好母亲,却做了“比阉割婴儿更糟的事情”。

温尼科特有一个患者,在婴儿时期,母亲经常在他还迷迷糊糊睡觉时,就把奶嘴塞到他嘴里。温尼科特认为,这位患者成年后出现的成瘾问题就与这种抚育方式有关。还有一些不够好的母亲,她们会在婴儿已经嚎陶大哭了很久后,依然不喂奶,这会让婴儿产生巨大的恐惧,并认定这个世界不可靠、不可预测。所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也是有讲究的,需要时不及时给不行,不需要时就强迫给也不行。

说到喂奶,就必须说说“定时喂奶”这个概念。有很多权威人士认为,这是科学育儿的方法。他们认为,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不但让婴儿的生活有了规律性,也让母亲更轻松。不得不承认,固定给孩子每隔两小时或者三小时喂奶确实让母亲轻松不少,但是,这是在满足母亲的需要还是婴儿的需要?婴儿的消化功能不可能像刻度那么精准,如果不到两小时他就饿了,或者过了两小时他还没饿,这个时候喂奶,面对的就是“需要时不给,不需要时偏给”的尴尬。

难道养成规律不是好事?能形成规律当然好,但母亲应该因势利导,川页其自然,母亲应该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为前提,慢慢摸索出属于婴儿的规律,看他大概隔多长时间会发出饥饿的信号。等到婴儿长大一些,在对母亲的回应有了信心之后,他也会适当地调整自己来配合母亲。就这样,在母亲和婴儿之间,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彼此都接受的规律。如果你反着来,非要让婴儿来适应你,可能到最后也能形成规律,但却隐藏着恶果。

母亲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责任,但有很多母亲对责任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在责任意识过强的母亲眼里,婴儿就像一堆最原始的私土,需要自己去一点点塑造成型。温尼科特认为,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婴儿就像水仙球根一样,拥有自身的生命力与潜能,水仙球根只需要适当的土壤、浇灌及温度,就可以长成一株美丽的水仙花。母亲要做的,就是像一个负责任的园丁一样,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给予爱和呵护,婴儿就会长成应该长成的模样。

温尼科特还把婴儿比喻成房客,在怀胎十月和出生之后的那段依赖期,母亲就是一个房东,只需要尽职尽责地把这个房客照顾好就行了。所以,抱持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要过多干预婴儿的成长。

对婴儿的各种训练、立规矩都是在干预婴儿的成长。

先说说排泄训练吧。在没有纸尿裤的时代,估计能逃脱这种训练的人不多。把屎把尿是常态,有经验的母亲能够从蛛丝马迹判断婴儿要拉了或者尿了,立马抱起来把,就能省了换尿布甚至换裤子。但更多的情况是,婴儿扭来扭去,小身子绷得笔直,哭得惊天动地,就是不拉不尿。脾气不好的母亲会火冒三丈地在婴儿屁股上啪啪两巴掌,可能婴儿屈服了,努力挤出一点来交差,也有可能母亲把累了仍然一无所获,可刚把尿布弄好,孩子就大小便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排泄训练就是母婴之间的一场战争。对此,温尼科特斩钉截铁地说,要尊重婴儿的自然功能,大小便训练永远都不需要。他认为,婴儿需要时间来理解排泄,来确定好东西和坏东西之间的区别,来获得自己可以恰当地处理事情的信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婴儿需要自己来确定屎和尿不是好东西,然后自己决定把它们排出去。母亲要做的不是逼着孩子大小便,这样的训练会让母婴之间的微妙交流变得困难。母亲应该高度敏感地了解婴儿的感受,从婴儿的种种表现判断婴儿是否想要大小便,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和前面说的定时喂奶一样,孩子会逐渐自然地形成排泄规律。过于严苛的大小便训练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精神分析理论就认为,强迫症、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根源往往就是婴儿期严苛的如厕训练。

排泄训练只是一个例子,有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听话、守规矩,在婴儿时期就会设定很多规则,过早、过于严厉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会干预婴儿正常的成长,导致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出现。“假性自体”就是指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特别听话守规矩,总是顺着别人的意愿行事,很会讨人喜欢,有礼貌有风度,但这不是真实的他,只是他的面具。温尼科特认为这样的人是没有创造力和内在生命力的。

“假性自体”是亲子关系失败的产物之一。虽然我们说每一个母亲都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但这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母亲没能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失败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很难被修复的伤害。在稍好的情况下,这些婴儿长大后,会将那些灾难性记忆永远埋葬,为了避免再一次体验这些痛苦,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自己的生活。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婴儿的发展将被永久歪曲,导致人格障碍、性格缺陷甚至是精神疾病。

在好的环境中,婴儿被认可和珍爱,就会发展为完整的个体,遵循着遗传天赋,实现自身的命运。就像温尼科特说的水仙球根一样,只要得到了它需要的土壤、浇灌和呵护,就会长成一株亭亭玉立的水仙花,绽放属于它的美丽。用温尼科特的话来说,“想要让遗传潜力有机会变为现实,环境的供应就必须充足”。

图片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总 结

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途释了关键词“足够好的母亲”。每一个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的母亲都是“足够好的母亲”,她们就是生活中那些平常的、会犯错的母亲。要成为“足够好的母亲”,母亲必须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不要被理论知识和权威人士牵着鼻子走,导致母婴关系受到外来的干涉和伤害。而要让女人成为“足够好的母亲”,父亲必须给妻儿营造一个保护性的环境。

其次,我们重点介绍了母亲该如何为婴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创造促进性环境的关键,是母亲能够做到好的“抱持”。“抱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满足婴儿的所有需要,第二个特点就是不要干预婴儿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婴儿会受到难以修复的伤害,而好的亲子关系则会激发婴儿的遗传潜能。

人类在生命之初是高度依赖他人照料的生物,成长就是从绝对依赖到相对依赖,最后走向完全独立的过程。母亲、家庭和社会共同为婴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在好的亲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婴儿才会在成年后认同他人和社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人类社会才得以稳定地延续。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接受下一代漫长的依赖期,为什么母亲会毫无怨言地满足婴儿的一切需要。用温尼科特的话说,这是“因为天然的归属感,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