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13章原文和译文。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13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16

第13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众生之所以那么热衷于追求五色五音五味畋猎等万有,是因为人太贪图自身的口腹之欲,又太在乎权势名声等感官享受,由此也会带来烦恼和灾祸。

一个人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如同受惊一样,是为“宠辱若惊”。世人因此患得患失寝食难安心神不宁,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常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成和身家性命那样贵重,故称“贵大患若身”。

什么叫“宠辱若惊”?只有地位卑下之人才有所谓的受宠,故称“宠为下”。得到宠爱会惊喜不已诚惶诚恐,失去了又像受辱一样惊慌失措坐立不安,都像受到惊吓,所以说“宠辱若惊”。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我之所以把忧患看得这么重,是因为我有身体,怕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伤害。如果我忘却了自己的身体存在,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那我还有什么可患得患失的,故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发肤受之天地父母,必须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因此人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是天经地义的。但人生在世不仅要珍惜自己,更要爱护天下众生,所以说你珍贵天下人如同己身,天下人也会珍贵你,你方可寄身于天下,故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如果你爱护天下人如同己身,天下人不仅也爱护你,还会托起你拥戴你,甚至把天下托付给你,故称“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