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22章:3.“诚全而归之”,你不去争,天下就都能归于你。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22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18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2.3“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不厌其烦谆谆教导,你不去争,天下就都能归于你。

委曲求全这个哲理在老子之前就已经人尽皆知了,老子在这里加以验证,并告诉天下人要诚心诚意地相信,完完全全地归服。

委曲是为不争,不争则能全得,古人所说的“曲则全”这句话难道是空穴来风么?谁能诚心诚意完完全全归服于这一天道的教化,天道就能成全谁,全天下最后都能归于你,故称“诚全而归之”。

老子怕大家不信这句话,所以特意加重语气,很多经典中也有类似的话语。佛教《心经》最后写道“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真实不虚”和“岂虚言哉”意境相近。

张武忠2017.8.20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