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70)《里仁篇》第4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原文】

曰:“苟志于仁矣,无恶(è)也。”

【原文朗读】

注释

假使,如果。

(è)恶习,很坏的行为。

注释

前几章说里仁为美”,“仁者安仁”,还说“唯仁者能好人恶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便立志行仁了。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行仁,那么他就会仁厚待人,就能远离邪恶,长此以往就很少会有什么恶心恶言恶行了。遇到好人,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也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

解读

1.“苟志于仁矣”,立志向往“仁”的人

上一章说唯仁者能好人恶人”,可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的境界,但可以激励很多人往“”的境界努力,这就是“苟志于仁者”。

那么志于仁”有什么好处?就是孔子所说的“无恶也”。此“(è),恶心、恶言、恶行。“”是慢慢去掉,人如果立志行仁,对于自己就会修养仁德之心,弃恶从善。同时还能生出“泛爱众”的慈悲之心,遇到好人,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也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

3.与老子《道德经》相互参照

《道德经》第49章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大意是,圣人无我无私没有成见,他的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天下众生,以百姓之心为心,故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德善之人我善待他,不善之人我也善待他,因为人之初性本善,用道的大德善待众生,就可以使得人人向善,故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仁者爱人,无恶矣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追求仁的境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立志向仁的方向努力,慢慢除去身上的恶因,去除恶言恶行。  

上一章:论语连载(69)《里仁篇》第3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