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第四篇里仁之第3第4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20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能真正懂得喜爱什么人,厌恶什么人。”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假如能立志于仁德修养,就不会有厌恶的了。”

探究

怎样理解“志于仁无恶”

本篇第3、4章,孔子提出并回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话题:人的好恶当以仁善为标准。只有致力于仁德修养的人,或者才能真正懂得好恶。

《集注》引游氏语:“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游氏说得明白,喜好善却厌恶恶,为普天下同一之情,但人每每失却那平正,内心有所系累因而不能自我克制。只有仁者没有私心,所以能够真正懂得好恶。《新解》也说:“人心为私欲所障蔽,所缠缚,于是好恶失其正。”

有仁,成为真能喜好善而厌恶恶的标准,第3章可谓语浅意深。后儒多指第3章提出了一个有仁而能正的问题。人之常情,在喜好人或厌恶人,但不仁之人,因为私念所羁绊,失却正而使内心亦失却所好与所恶。人性陷此弱点,常不自知。

孔门讲“仁”,并非囿限于“好人”一面,也讲“恶人”一面。唯其两面都讲清楚,才能更客观、更公正地评人论事,分辨出善恶。故知仁者出于公心;反之,不仁者多出于私心,私心既在,便失却公正心。

春秋时代,周礼崩毁,不能善善恶恶成为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桓谭《新论》),故荀子《强国》说:“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荀子论赏功罚过,指这是褒奖美善、厌憎邪恶的应有之义,治国必定遵循这一准则,古今是一样的。荀子所论吻合孔门好恶观,可推而广之,当不止于赏功罚过。然明晓善恶,却停留于好恶,不能扬善惩恶,则无异于贬善褒恶,最终是以恶为可行,以善为无能。春秋时代的现实观照如此,孔子所以发言以警世人。

不仁之人,心存私欲,私欲不制,则处穷困不安,处安乐亦不安。遂使心所喜好,所厌恶,因谋求瞻顾不已而轻易改变。人性弱点如此,使恶人也常常攘臂喝道,自在于人群中,为世俗所歆羡趋奉。恶人大行其道,善人转遭冷落疏远,至于隐匿埋没。

仁人则不然,心不为私欲所熏染,所障蔽,处穷困、安乐皆安,所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学而》)。能于己安仁,于人利仁,为政倡仁,则使仁彰明大行于世人中间。仁人所在既多,利仁成风,恶人无以遁形,恶行皆能侧目,而世风臻于纯正。故《集注》说:“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后儒多以为第4章有紧承第3章之意。然第4章因“恶”两度读而生出两解。一读若“恶行”。《皇疏》说:“苟,诚也。言人若诚能志在于仁,则是为仁之胜者。故其余所行皆善,无恶行也。”皇侃解释说:苟的意思是诚。是说人诚然能其志在于仁,就能为行仁的卓出者。因而其他所行都仁善,而无恶行。一读若“憎恶”。《论语训》:“仁者爱人,虽所屏弃放流,皆欲其自新,务于安全。不独仁人无恶,但有志于仁皆无所憎恶。”王闿运以为,仁者爱所有的人,即使所屏弃放逐的,都想要他们改过自新,追求于他们得以保全。不光仁人无所憎恶,只要有志于仁的,都无所憎恶。”

《新解》解说兼取而有所侧重:“此章恶字有两解。一读如好恶之恶,此紧承上章言。然仁者必有爱心,故仁者之恶人,其心仍出于爱。恶其人,仍欲其人之能自新以反于善,是仍仁道。必兼看此两章,乃能明白上章涵义深处。又一说:此章恶字读如善恶之恶。今姑从前说。”钱穆指第4章紧承了第3章,解如“好恶之恶”似乎更顺。仁者心地淳善而必有爱心,即便仁者憎厌人,内心仍是出于爱。

然何谓仁?仁,先秦典籍中有异体字:仁,从人从二;忈,从心从二。可见,仁关乎人际,关乎人心。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百余次,孔子虽不曾给仁以定义,然关于仁的经典表述颇多。樊迟问仁,他说:“爱人。”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有子也有转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以此可窥仁的内涵丰富,进而感知仁的核心思想。

人当存心于仁,省己修身,这是确凿无疑的。人之为仁,则其心通明,所有好恶不失其正。由是可希冀世人自省自新,返归于仁。故仁人厌恶不仁的人,其心仍本于爱人之仁,而非真有所谓厌恶人。“无恶也”,是示人当有大仁。有大仁之仁,其所恶必为真恶。仁人君子,需要有这种自觉与担当。

[按]本篇第3、4章相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