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每天学一点周易》(五十)第3屯卦全文通俗解读


 第3屯卦全文通俗解读 《卦辞》【原文】 【白话】 《卦辞》是周文王所写,综述一卦的中心思想。屯卦是周易的第三个卦,开天辟地之后万物始生,屯卦主要描述万事开头难的种种情形,从草木生长延伸到君子如何创业,最后上升到部落和国家初期建立的注意事项。首先,用“屯,元亨,利贞”,描述自然万物顽强生长的情形和亨通的前景。初生的生命就像刚长出地面的小草,虽然稚嫩脆弱但充满勃勃生机,一定会开花结果。万物犹如这柔弱的小草,也都不畏惧恶劣的环境,顽强地生存成长,必将前景亨通。其次,用“屯,元亨,利贞,勿用”,告诉君子如何做。君子由此感悟,只要你开创的事业合乎正义,也必将前途亨通,但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所以你要像万物那样学会趋吉避凶,并不断细心呵护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时要牢记,不正义的事情必定失败,所以不要去做。虽然正义的事业前途光明,但在位卑力弱之时也不可贸然行动。第三,“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上升到部落和国家的层面。“勿用”并不是说你什么也不能做,反而是督促你赶紧行动起来,只不过不可轻举妄动。要建立部落,首先要给民众找到一块安身立足之地,就像当年我们的祖先周太王带领族人迁徙到周原这块地方,稳固了地盘建立了国家,并且营建宫室使民众安居乐业,这才有了西周日后的发展壮大。《彖传》【原文】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白话】 第1句,“屯,刚柔始交而难生”,解释卦辞的“屯”。开天辟地之后,阴阳相合,天地相交,刚柔相杂,万事万物由此创生,但艰险和困难也同时伴随而生。第2句,“动乎险中,大亨贞”,解释卦辞的“元亨,利贞”,从自然万物引申到人事上。你看那万物面对恶劣的环境毫不退缩,不畏险难争先恐后顽强生存,并茁壮成长欣欣向荣。君子要向万物学习,唯有不畏艰险谨守正道奋力前行,才能使事业顺畅亨通。第3句,“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解释卦辞的“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上升到部落和国家的层面。天地创生之初,大地雷声隆隆,天空乌云翻腾,初生的万物充盈在天地之间,草创于混沌蒙昧之时,一切都是那样的混乱无序动荡不安。那么人类社会的部落和国家在建立之初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混乱不堪不得安宁,所以要奋力前行建国封侯,既带领民众建立家园,还要时刻防范来自外界的危险。《大象传》 【原文】 【白话】 《大象传》也是孔子所写,和《彖传》一起都用来注释文王的《卦辞》,只不过两者的角度不太一样。孔子说,屯卦展现的天象是,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天地混沌,万物犹如一团乱麻混乱不堪,故称“云雷,屯”。君子由此领悟,应该有所担当,理清乱麻织丝成布,变紊乱无序为井井有条,努力经营筹划治理天下,故称“君子以经纶”。《爻辞》和《小象传》 六个《爻辞》是周公所写,详细描述大地运行的细节。孔子写了六个《小象传》,对周公的《爻辞》做补充完善。万事开头难,周公在六个爻中用了两条主线,一是草木生长的完整过程,二是周人祖先建国的经验教训,来比拟万物初生和国家初建的艰难过程。初九爻 【原文】 【白话】 初九:这是开创事业的起始阶段,生命刚刚孕育,君子位卑力弱,事业刚刚起步。圣人从草木生长引申到君子个人,再上升到建国立候。第1句,“磐桓”,描述自然界草木生长的情形。天寒地冻,草木在地下孕育,遇到坚硬的冻土和石块无法向上生长,不得不往下深深扎根。第2句,“利居贞”,告诉君子怎们做。万事开头难,位卑力弱的君子在创业之初也应潜龙勿用,不仅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还要守正道不走歪门斜路。第3句,“利建侯”,上升到部落和国家层面。如果能给民众一块立足安身之地,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日后才能发展壮大,就像当年周太王带领民众迁徙到了现在的周原。孔子说:万事开头难,虽然暂时遇到了困难徘徊不进,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志向远大方向正确,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故称“虽磐桓,志行正也”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首先要放下高贵的身段深入民众,与民同甘共苦,必可大获民心,故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六二爻【原文】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白话】 六二:这是创业的第二个阶段,各方面的工作都已经展开,但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圣人分四个层次逐步论述。第1句,“屯如邅(zhan)如”,“邅”字中包含了个“亶(dan)”字,用草木生长和周人祖先“古公亶(dan)父”的美德作比喻,揭示亨通的前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地下扎根的草木萌芽拱出地面。虽然现在还比较柔弱,但一定会开花结果,日后也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引申到人事上,有为君子开始崭露头角,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只要有我们祖先周太公亶那样的美德,就会像檀木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日后一定会长成栋梁之材。第2句,“乘马班如”,用骑马远行作比喻,告诉人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前途是亨通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艰难的,既有大自然的山高水险,又有人世间的强盗横行。路途漫漫,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就像人骑着马才能远行一样,所以在创业之初,既要与人紧密团结精诚合作,还要广泛寻求他人的帮助。第3句,“匪寇婚媾”,用周人祖先当年建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还要远离危险之地,寻找和营造适宜发展的好环境。想当年,我们的祖先不堪忍受强盗鬼子的侵扰,不得不带领族人离开故土,不与匪寇硬碰硬,故称“匪寇”。长途跋涉迁徙到了现在的岐山脚下,到了这个地方,既与商王室联姻,还和其它部落和平共处,故称“婚媾”,这才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引申到人事上,是说在创业之时既不能与匪寇硬碰硬,还不能轻易树敌,更要多交朋友以和为贵,这就是创业之时的“匪寇婚媾”。 最后一句,“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用对爱情的坚贞守候作比喻,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草木的嫩芽在春天刚刚长出来,离秋天的结果实尚有时日。事业刚刚起步,离成功的那一天还很遥远。所以君子们要坚定信念,不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就像男婚女嫁的坚贞爱情,一旦选定就要一心一意坚守等待,不可见异思迁,历经十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孔子说:六二是柔弱之人,需要得到刚强者的帮助,才能克服重重险难。但很多人会因此过分依赖外界的帮助,得不到帮助便寸步难行,故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有什么寓意啊?是说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轻轻松松,长期的艰苦努力才是万事万物的常态,故称“十年乃字,反常也”。六三爻【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白话】 六三:这是创业的第三个阶段,已经小有成就。圣人用草木生长的剪枝剥芽,古代打猎的规矩,鸟为死亡的自然典故,远古炎黄涿鹿之战的场景,告诫君子不可急躁冒进,一个国家也不能四处征战。第1句,“即鹿无虞”,用草木生长和打猎作比喻,揭示唯利是图之人容易误入歧途。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蓬勃生长,但这时长的主要是枝叶,必须剪枝打芽,否则结不了大果实。还比如去打猎,追逐野鹿猎物要有虞人作向导,孤身一人穷追不舍肯定会像小鸟那样迷入山林。第2句,“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展现君子的正确做法。君子不会唯利是图,能及时觉察到危险征兆,并果断舍弃猎物,因为盲目前行会陷入困境。君子由此领悟,创业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不要贪心不足盲目去追求更多的利益。上升到国家层面,建国立候必然要开疆扩土,但不能盲目扩张四处征战,穷兵黩武逐鹿天下必陷入困境。孔子说:为什么会“即鹿无虞”,是因为贪图猎物心切,反而被禽兽牵着鼻子走,故称“以从禽也”。为什么要“君子舍之”,是说盲目前行会陷入穷途末路,故称“往吝穷也”。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要做财富的主人,不要做财富的奴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六四爻【原文】 【白话】 六四:第四个阶段,果实发育期,君子事业升了一个台阶,国家部落凝聚成形,圣人从草木生长的规律,引申出君子和国家大臣如何作为。阴历五月的草木开始结果实了,需要通过树干将土壤中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果实,果实才能长得饱满,这是草木生长的“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君子由此领悟,自己虽已跻身高层,事业升了一个新台阶,但在上层社会还处于最下层,要想站稳脚跟还需要得到其他人强有力的支持,虚心求助于下面的阳刚君子,这是君子个人的“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上升到国家部落层面,此人相当于朝中大臣,他自知力量不够无力辅佐首领君王,于是广泛寻求帮助,向下求得基层民众的支持,向外与其他部落和平共处,然后一起去辅佐首领,将整个部落紧密凝聚团结在一起,于己于民于君都无所不利,这是作为大臣的“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孔子说:寻求民众的支持,一起前往辅佐首领君王,这是明智的选择,由此给自身和整个部落带来了光明的前途,故称“求而往,明也”。九五爻【原文】 【白话】 九五:第五个阶段,草木结果,事业小成,部落成形。周公从草木生长,引申到君子事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给君子和君王提出忠告。转眼间到了七月,果实虽然成形了,但还未完全成熟,犹如黏黏糊糊的膏状物,故称“屯其膏”。对应人世间,初创的事业刚有一点小成果,部落刚具雏形犹如屯(tun)子这么小的村落,规模既小地盘也不稳固,门外还有强盗环伺。所以要谨小慎微细心呵护,才能保护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获得吉祥,故称“小贞吉”。如果刚有点收成就吃光分光,或者自己随意挥霍而不顾别人,或者头脑膨胀不自量力继续大肆扩张,这些做法不仅保不住胜利果实还会招致凶险,故称“大贞凶。孔子说:“屯其膏”什么意思?是说国家刚刚建立势单力薄,君王的光明和恩惠还不足以广被天下,故称“施未光也”。上六爻【原文】 【白话】 上六:这是草木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秋天的丰收转眼间到了阴历九十月的深秋,庄稼果实脱落,草木毁折萧条,高大树木的树梢离树根太远了,吸收不到大地的养分也不可能再往上长了。植物在春夏生长,到了秋冬就要收藏。君子由此领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断地巩固才能不断地进取。骑着一匹疲惫病马已经到了极远的旷野,如果还一直盲目往前闯,肯定会迷失方向。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果不听劝阻强势扩张四处征战必定会大败而归,到那时哭干了血泪也没人救得了你,故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孔子说:为什么会“泣血涟如”?是说深秋的草木即将枯萎毁折,怎么可能再往上长(zhang)?万事万物的盈满如何能长(chang)久保持?故称“何可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