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yuè)。 漆雕开:复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比孔子小11岁,蔡国人。《论语》中只提及一次,他为人谦和而自重,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孔子让漆雕开出仕去做官。漆雕开说:“我对从政做官还未有足够的信心。”孔子听了很是欢喜。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孔子51岁到55岁之间,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子路冉求原思公西赤等很多学生都得到职位。况且,孔子的学生遍及全国,有些诸侯和大夫也会请孔子推荐人才,孔子就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漆雕开。竟然遭到了漆雕开的拒绝,孔子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孔子之所以要推荐漆雕开,当然是因为他认为漆雕开已经具备了出去做事的条件。在孔子的学生中,漆雕开的年龄比较大,只比孔子小11岁,当时也四十多岁了,孔子觉得他可以了,便鼓励他出去做事,这是孔子的爱护学生之心。大凡做老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弟子有出息,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事。漆雕开的拒绝,又使孔子从其身上看到了谦让好学与沉着不躁的品行,漆雕开没有沾染上急功近利的毛病,他的做法符合孔子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在《泰伯篇第八》中,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也对不急于出仕的其他学生予以表扬。在《里仁篇第四》中,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要忧患你当不上官,应该担心你怎么立在这位置上。现代人热衷于做官,招聘一个公务员,报名者动辄几百上千,可能是做官既容易又利益丰厚,对人们的吸引力太大的缘故吧。以今天人的心态和表现看,漆雕开似乎不明事理,他怎么那么傻呀。其实不然,现代人确实应该从中学点什么,做官前也真应该问问自己,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坚信,终将会有一天,做官人会像漆雕开一样扪心自问,我有这样的能力吗?我有如此的信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