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卦师卦《全文》通俗解读《每天学一点周易》之(81)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每天学一点周易


第7卦师卦《全文》通俗解读

《卦辞》

【原文】

师,贞,丈人,吉,无咎。

【白话】

卦辞是一个卦的总纲大义,由周文王撰写,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在讼卦中争讼不止,就会演变成群体性的对抗和战争,师卦短短的篇幅既综述了战略方针,又涵盖了战术技巧,堪称一本战争的教科书。
文王从战略高度概括了战争的四个原则。
一是“”,拥有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军队。
二是“”,就是“”,要师出有名,行正义之师,打正义之仗。
第三是“丈人”,要用一定的标准和尺寸,丈量选拔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将领统帅军队。此处的“丈人”并不特指年龄大资格老,而是从能力和德行来衡量,比如后世三国少帅周瑜周公瑾。
第四是“吉,无咎”,客观评价战争的性质。“”只是对战争本身的胜利而言,即使正义的战争获得了胜利,那也是荼毒天下,谈不上吉,最多只能算得上没有过错,最后圣人还是希望天下和平,尽量不要出现战争。

《彖传》

【原文】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白话】

《彖传》由孔子编写,逐字逐句注释并补充文王的《卦辞》。
第一句“师,众也”,解释《卦辞》的“”。什么是“”?兵众也,“”的繁体字为“”,上部首是“”,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行军打仗的士兵就是“”,“民众”包括平民和士兵两类人群。孔子补充说,要想打赢正义的战争,首要条件是要有充足的兵员和一支强大的军队。
第二句“贞,正也”,解释《卦辞》的“”。贞,正义也,正义的战争必定胜利,不正义的战争必定失败。
第三句“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解释《卦辞》的“丈人”。孔子指出有两个丈人,一个是称职的统帅,另一个是圣明的君王,再加上民众的支持,天道地利人和全都具备,行正义之师便可以成就王业了。
第四句“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揭示“可以王矣”的原因。刚中的统帅和柔中的君王上下呼应配合默契,虽处战争之险,而能顺利前行,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故称“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最后一句“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解释《卦辞》的“吉,无咎”。虽然战火会涂炭毒害天下生灵,但这就像医治重病有时要以毒攻毒那样,战争的以暴制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进行正义之战,才能还给老百姓安定的生活,所以百姓都愿意随从,最后平息战乱重获吉祥,又会有什么过错呢?故称“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大象传》

【原文】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白话】

《大象传》也是孔子所写,和《彖传》一起都用来注释文王的《卦辞》,只不过两者的角度不太一样。
孔子说,师卦展现的卦象是上“”下“”,地中有水,象征兵藏于民,这是师卦的卦象,故称“地中有水,师”。
君子由此感悟,平时唯有宽容爱护畜养百姓,战时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安邦保国,故称“君子以容民畜(xu)众”。
古时藏兵于民,兵民一体,平时是扛锄头的农民,战时是拿武器的战士,这是“民兵”体制的最早出处。

《爻辞》和《小象传》 

卦辞是文王所写,六个爻辞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所撰,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孔圣人逐句注释爻辞称为“小象传”。
师卦是战争兵法之卦,卦辞彖传和大象传侧重于从整个卦象和卦义来解释,属于战略范畴。而六个爻辞和小象传讲解战术细节,分别描述在战争进程中不同的时机,不同的人员,所面临的处境和应该采取的策略,涉及到了士兵统帅君王和敌人,以及胜利后论功行赏应注意的问题,不仅是一部兵法之书,还含有君王战后治国的策略。

初六爻

【原文】

初六:师岀以律,否臧(pǐzāng)凶。

象曰:“师岀以律”,失律凶也。

【白话】

初六:宇宙天地有统一的时空标准,阴要配合阳,地要跟随天,“”要随从“”,律吕调阳,这样万物才有时可依有位可居,天地间得以秩序井然,这是天地阴阳规律的“以律”。
圣人从“律吕调阳”的天地法则引申出军纪严明的战场铁律,军队中士兵和下级就像“”,上级和统帅就像“”。所以军队出征首先必须军纪严明,士兵和下级必须绝对服从命令,故称“师出以律”。
接下来,圣人揭示了不听军令的两种典型错误,在日常生活中,人如果不认可别人的观点,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不听但不声不响,称作“否(”。二是不仅不听,还要评头论足,夸夸其谈自己的想法,叫做“臧(zāng”。
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认为不对的可以不听或不做。但“否臧”这两种做法不能带到军队中,因为战争中要用到很多计策,下级看不懂,况且有时候很有可能要放出诱饵牺牲掉局部,如果你恰好在此局部中,你当然会看到这种不合理性,可能不会坚决执行。所以在军队中“军令如山倒”,不管军令是对是错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自作主张不听军令必将给整个军队带来凶险,故称“否臧凶”。
孔子说:“师出以律”,是说军纪严明只是打胜仗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军纪不严却必定遭遇失败的凶险,故称“失律凶也”。

九二爻

【原文】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白话】

九二:合格的统帅只有身经百战才能涌现出来,亲临前线坚守军中,刚柔兼济攻防得当,上应君王下亲士兵,故称“在师中”。
有这样的统帅肯定能打胜仗,故称“”。但战争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局限于战场,所以统帅既要听命于君王又要服从于大局,统帅和君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就不会产生太大的过错,才能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同时,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毕竟祸害百姓荼毒生灵,称不上是吉祥之事,最多没有太大的过错而已,合起来故称“无咎”。
具体怎么做才能“吉,无咎”,圣人说“王三锡命”,涉及到统帅和君王的分工合作,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战场军情瞬息万变,一会冰天雪地一会又火焰冲天,君王的令牌就像是“”这种金属做成的,遇冷易碎遇热就化,所以统帅对君命有灵活处置的权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故称“锡命”。
第三,君王虽然给予统帅极大的权力,但并没有放任自流,君王就像“”这种金属,虽然柔软但还具刚健之质,所以在大策略上统帅必须听命于君王服从大局,不可擅自抗命也不能穷兵黩武滥杀无辜,故称“锡命”。
第四,君王也不要频繁下命令,事不过三,不宜过多干涉统帅具体战役的指挥和日常军务,故称“三命”。
孔子说:“在师中吉”什么意思?之所以能率领军队打胜仗,一是因为统帅自身具备了优秀的素质,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天子的信任和恩宠,故称“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什么意思?是说君王再三告诫统帅莫穷兵黩武,说明君王心怀仁德爱护天下苍生,故称“怀万邦也”。

六三爻

【原文】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白话】

六三:在战争的初期一般都会谨慎小心攻防兼备,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有可能头脑膨胀急躁冒进,或许能侥幸成功,但大多情况下会惨败而归,故称“”。
造成失败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上的君王不放心已经指定的统帅,又派别的将领来分统帅的权,致使战场指挥不能统一,也称“”。
不管怎样都可能导致战败,千疮百孔的战车满载着尸体和伤兵,人困马乏,兵败如山倒,多么残酷的场景啊,故称“师或舆尸,凶”。
孔子说:为什么会有“师或舆尸”的惨败,是因为急躁冒进狂妄自大造成的,孔圣人从天地时序和人的行为两方面来分析。
    在周易中,“”代表谨小慎微,“”代表狂妄自大。从天地时序来看,此时所处的时序为阴历十月的深秋,万物枯萎毁折。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却非要强势出击,狂妄自大哪能取得什么战功,故称“大无功也”。

六四爻

【原文】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白话】

六四:到了战争的第四个阶段,由战略进攻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在上一阶段大打出手“师或舆尸”损失巨大,无力再发起进攻。
当形势不利时应该审时度势,示弱后撤为“”,驻扎休整为“”,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故称“师左次,无咎”。
孔子说:“左次,无咎”什么意思,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暂时退却并不失用兵之常法,也非怯战而退。因为此时正值天寒地冻,连龙都要蛰伏潜藏,更何况是疲惫之师,这样做并没有违背常道,故称“未失常也”。

六五爻

【原文】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

六五:第五个阶段,专门对君王提出要求,他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战争的号令者和发起人,他要把握战争的正义性。二要进行全局的协调指挥,是全民的领袖,不仅要任命统帅领军打仗,还要兼顾外交政治等大事。
首先,揭示了战争的起因。就像禽兽闯进了我们的庄稼地,敌寇侵入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要坚决把他们赶出去。所以君王振臂高呼,号召全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敌反击强盗,故称“田有禽,利执言”。
其次,是说战争的性质。虽然战争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这是敌人强加给我们的,我们不得不被迫应战,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过错不在我们,故称“无咎”。
第三,给君王提出忠告。君王是战争全局的掌控者,他的决策会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进程和胜败,如果任命有才有德的长子统帅军队就能高歌凯旋,如果指派志大才疏的弟子则会大败而归,所以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以防凶险,故称“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孔子说:“长子帅师”什么意思?是因为任命的统帅有才有德,君王和统帅都能中道行事,故称“以中行也”。
弟子舆尸”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君王用人不当造成的,故称“使不当也”。

上六爻

【原文】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

上六:战争结束班师凯旋,大君在宗庙中论功行赏。功勋卓著的封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功劳小一点的封为大夫,赐给他地盘采邑,故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但是小人们绝不能受重用,有些人虽然偶尔获得了战功,可他们即使有打仗的才能,德行却很低下。只能给他们一些田地财帛的物资奖赏,不能让他们开国承家获得治理国家的实权,故称“小人勿用”。
孔子说:“大君有命”什么意思?是说伟大的君王才能承受天命,他们是以“”而不是纯粹以战功来论功行赏,故称“以正功也”。
为什么“小人勿用”?是说小人们即使有才也不会有德,他们会不择手段争权夺利,不能刚刚驱逐了外寇,马上又陷入内乱的险境,如果让小人参与国家治理,必然会危邦乱国,故称“以乱邦也”。

主 编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