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原文朗读】 【白话翻译】 孔子学习没有常师,谁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们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解读】 1.孔子善于向任何人学习。 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好学之士的座右铭。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同样的不足。孔子善于向任何人学习,《论语》中还有不少类似的描述,举例如下。在《公冶长篇第五》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在《子张篇第十九》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2.孔子甚至拜七岁的小孩子项橐为师。 在孔子的众多老师中,甚至有一位七岁的儿童,他的名字叫项橐(tuo)。《三字经》中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有一次,孔子遇到了项橐,他们展开辩论,孔子回答不上项橐提的几个问题,孔子便沐浴斋戒,正式拜项橐为师。只不过孔子的这个举动无意中害了项橐,小小年纪就出了名,很多诸侯便争相来请项橐,项橐不愿出山,不到十二岁就死了。
3.与《周易》和《道德经》相互参照,还可以参考韩愈的《师说》。 老子也有类似的论述,《道德经》第27章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与孔子上面的话如出一辙。《周易》的第4卦叫蒙卦,蒙卦是讲启蒙教育的,分“教”和“学”两个方面。其中六五爻辞曰“童蒙,吉”,什么意思?六五爻的地位相当于君王,也代表所有的高层领导或成功人士,但他们还非常谦虚好学,态度虔诚地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虚心向别人学习,能不大为吉祥么?故称“童蒙,吉”。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君王的师范和影响下,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尊师重教的好风尚,教育之道得以顺畅施行,家国大为吉祥。唐朝的韩愈曾写过一篇文章《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之族丢失了不耻下问的求学传统,导致整个社会学习风气日渐败坏,韩愈痛心疾首作了此文,大声疾呼“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这段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不耻下问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牢记。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