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6卦大畜卦《全文》通俗解读《每天学一点周易》之(199)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每天学一点周易


第26卦大畜卦《全文》通俗解读        

《卦辞》

【原文】

大畜(xu),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白话】

第1句“大畜”,揭示大畜卦的卦名和卦义。

在上一卦无妄卦中,一个人守正无妄而行,一个国家找到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达到道德财富人才极大的畜积,不再谨小慎微,而是光明正大天下广知,是为“大畜”。
大畜卦至少包含四层含义。
首先,是说畜积的手段和程度之大。天在山下,高山和乾天都是刚健之物,以刚止刚,以刚畜刚,手段刚硬,最后连天这个宇宙间最伟大刚健的物体都被畜积到了山体之中,这样的畜积还不够大吗?
其次,是说“畜积”的种类丰富,到底畜积了那些东西。有金玉财富,有阳刚的君子人才,有喜悦的心情,有雷震龙威,还有粮食大丰收,几乎无所不包。
第三,是说“畜止、畜养”的方式大大方方正大光明。从卦象来看,像天道一样刚健有力,像雷龙一样威风凛凛,像太阳一样喷发而出。在周易中,阳为“”阴为小,刚猛为“”,谨小慎微示弱为小。就像当今的中国,经历了剥复无妄几个卦之后国富民强,我们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而是要向全世界大声宣布“中华民族要开始复兴了”。
第四,展示了大畜的巨大成果,不仅畜养了一大批阳刚的人才,畜养了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还造就了中正圣明的未来君王。如果再经过下一卦颐卦的养正,就能在大过卦中强势出击,完成帝王大业。

第2句“利贞”,两层含义,告诫既要巩固,又要守正。

大得畜积,即将像太阳一样蓬勃而出,但此时不可过于张扬,既要巩固现有的丰硕成果,稳定大好的局面,还要抑制过度的阳刚。
强健之人只有经过挫折的不断历练才能真正成熟,最重要的是要把它们引导到正道上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故称“利贞”。
第3句“不家食吉”,特别强调“人才畜养”的巨大作用,从君子和君王国家两个角度来说。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在家吃饭,吉祥”,大畜卦是道德精神物质财富人才的大畜积,这里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当此之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才献才,所有的财富都是大家的,贤才也是国家的,当为国家出力,不能闲在家里。作为君子个人,不为一己一家之私利,不要在家耕地为生。作为君王,要广畜贤才为国家社会所用,不使贤人有养家糊口之忧,君臣相得君民齐心前途吉祥,故称“不家食吉”。
朱熹说“不家食,食禄于朝,不食于家者”,这既是孔圣人所讲的“天下无道则隐,天下有道则仕”,也同时要求君王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使用人才,人才是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是首要因素,只要有了人才就能创造巨大的财富,这样的思想,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最后一句“利涉大川”,描述大畜的巨大社会效应。
一个国家各个方面都畜积充足万众一心,就有利于涉越大川大展宏图,故称“利涉大川”。

《彖传》

【原文】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白话】

彖(tuan)传”由孔子编写,逐字逐句注释并补充文王的卦辞,就像解剖动物那样逐层揭示事物发展的发展趋势。

第1句“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解释卦辞的“大畜”。

大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大畜卦中还得继续畜止和畜养呢,孔圣人补充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用自然界“”和“”的现象,告诉君子不要太过着急。“”是闪射透射的光彩,朝旦为“”,日中为“”,“”由内在的光源透射出来,刚开始若隐若现,逐渐光芒万丈照耀天下。
引申到人事上,“”就像一个君子内在刚健笃实的品德,“”就是君子之德展现于外的光芒,如果具备了道德刚健财富自信,其光辉的形象将来必然会迸发而出,所以现在不必着急,等到畜积得非常充实后,那时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2句“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解释卦辞的“利贞”。

为什么大畜之时要“利贞”?“贞”既指“”又指“”,刚爻贤才居于上位得到君王崇尚,能够辅助君王畜止众刚的急于用世和贸然进取,还能畜养众刚使他们的道德智慧臻于圆满,并引导其走上正路,这就是大畜之正道。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故称“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第3句“不家食吉,养贤也”,解释卦辞的“不家食吉”。

不家食吉”什么意思?是说大畜之时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国家赐以俸禄养育贤人,不使贤人有养家糊口之忧则可吉祥,故称“养贤也”。
下乾卦为“”,上九爻也为“”,上艮卦和上互震卦刚好组成一个山雷颐卦,第27颐卦是讲“颐养”之道的,连起来就是“养贤也”。

最后一句“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解释卦辞“利涉大川”的原因。

为什么能“利涉大川”?是因为经过大畜之后的君子和国家,能够遵循天地大道而行,所以能涉越千难万阻。
贤才畜养成熟既大且正,又能上下同心同德,君臣万民同心协力,就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涉越千难万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任何个人和国家成长的客观规律,是德智畜养的天道,故称“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大象传》 

【原文】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zhi)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白话】

大象传”也是孔子编写的,“大象”是说事情已经结束,像大象那样有了完整庞大的身形,是从与彖传相反的角度来注释文王的卦辞,彖传和大象传互相补充珠联璧合,犹如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

第1句“天在山中,大畜”,展现大畜卦的天象。

上艮卦为山,下乾卦为天,没有什么东西比山体更敦厚宽广,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天更大,天都被畜聚到了山中,象征所聚至广至大,这就是大畜卦所呈现的卦象,故称“天在山中,大畜”。

第2句“君子以多识(zhi)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启发君子要多学多记知识。

”读作(zhi),学习识别并牢记,与“”的字义相近。站在山上,看到天都被畜止在大山之中,其畜止的道德精神财富该是多么宏大呀,这必然是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
君子由此领悟学习知识也是一种畜积,人心虽小却像山谷一样空旷,可以装得下无穷的知识。所以要多学多记先贤往圣的嘉言善行,以蓄养自己的德行和智慧,故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爻辞》和《小象传》 

卦辞是文王所写,六个爻辞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所撰,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孔圣人逐句注释爻辞称为“小象传”。
卦辞彖传大象传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大畜之时道德财富贤才的大畜积。而周公的六个爻辞,详细描述如何通过“止健”,而后得到大的畜积。
    刚健者初出茅庐,一般缺少历练,畜养不够深厚,就急于进取鲁莽行事,必然遭遇困难和挫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阳刚之人不经历穷困挫折是不会长大的,这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以此延伸到如何培养君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六四勤勤恳恳,具有老黄牛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一个合格的近君大臣。六五刚柔兼济,不是暴君。九三之健马得以奔驰大地,象征国家像雄鹰一样展翅腾飞。

初九爻

【原文】

初九:有厉,利已。

象曰:有厉则已,不犯灾也。

【白话】

初九:大畜之初,潜龙勿用养精蓄锐做好准备随时出击。第一个阶段是大畜的开始,阳刚君子像是潜伏在泽渊中的龙,位卑力弱之时不可轻举妄动。

引申到普遍的君子之道上,在大畜卦之初,位卑力弱之人不经过德智的畜积,就急于求进将有危险,应暂时放缓脚步固本培元养精蓄锐。
但不是完全停下来无所事事,暂时的停止有利于日后的大展宏图,“”是受挫,“”是暂停,故称“有厉,利已”。
小象说:“有厉,利已”什么意思?前路艰险暂时停下脚步,是说不主动去招惹灾祸,故称“不犯灾也”。
周易中共有三处“”,第5需卦初九“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大畜卦和需卦下卦都是乾卦,初至四爻完全一样,所以爻象也相似。第58兑卦彖辞曰“说(yue)以犯难,民忘其死”。

九二爻

【原文】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白话】

九二:君子经过第一个阶段的积极准备,现在这条龙跃升大地,自觉接受畜止和畜养,还能得到民众和君王的认可提携,圣人描述说“舆说輹”,用大车“”和“”的结构来作比喻。
”是车舆的动力系统,防止车子像兔子一样撒欢不受控制,即安装在车厢和车轴之间的木块插销,上面承载车厢,下面呈弧形,架在轴上属于动力传递装置,插上伏兔车轮转动,拔下伏兔车轮就失去了动力。
对应到人事上,此时的君子能审时度势自觉止步止,就像是大车主动脱落了轮轴上的伏兔,“”读(tuo),脱离脱开,故称“舆说輹”。
孔子说:“舆说輹”有什么寓意?大车主动脱落了轮轴上的伏兔,是说君子能审时度势止而不行,坚守中道畜养其德,没有发生冲突,大家都不会有怨尤,当然没有过失,故称“中无尤也”。
与第9小畜卦“舆说辐”进行比较。第9卦小畜卦九三爻辞曰“舆说辐,夫妻反目”,“辐、輹”的含义大相径庭。小畜卦是讲初期规章制度的建立,有人不听劝住发生冲突,辐条脱落车子损坏破败就不能用了,就像夫妻吵架反目成仇。而大畜卦的九二,自己主动拔下车舆的伏兔,是自觉的行为。

九三爻

【原文】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白话】

九三: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畜止畜养,君子的羽翼快丰满了,畜止和畜养的方式也不同了,为了保护君子的阳刚本质,现在要放手让他们大展才能。

    首先圣人用“良马”和“威龙”来作比喻,雷龙出世骏马奔驰,开疆扩土逐鹿天下,九三处上互震卦为“良马”为“驰骋”,故称“良马逐”。
    其次,告诫君子前程艰险,面临刀光剑影,要做好艰苦准备,故称“利艰贞”。
第三,详细告诉君子如何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既然要开疆扩土逐鹿天下,那么就要做好准备工作。要远征四方,唯有每日秣马厉兵,既要熟练掌握驾车攻击的本领,又要练习防御防卫战术,能进能退攻防自如才能战无不胜,故称“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一字双关,一通“”,娴熟熟练,另一层含义指“养马”,“”是形声字,门中有木的栅栏,在远古指马厩等关养马的地方。“”指兵车,古代打仗兵车当先。“”指防卫战术,“”是每日每天。圣人借军队操练引申出普遍的君子之道,唯有经历终日乾乾的不断历练,德智双修才能真正成熟,才会有利于日后出山大展宏图。
孔子说:“利有攸往”什么意思?德智畜养是为了上进,这才是大畜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所以鼓励积极进取,故称“上合志也”。

六四爻

【原文】

六四:童牛之牿(gu),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白话】

六四:第四个阶段,既说畜止的方法也展现畜养的成果,用驯养牛的方法畜止住了冲动的阳刚,由此也给国家培养了老黄牛般的大臣。此时的君子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畜止畜养,不仅自身温柔得正升到了大臣之位,也用柔顺的方法畜止畜养下面的阳刚之才。

圣人用了一个“牿(gu”字描述了驯牛的方法,从小给童牛戴上木制的笼头,不让其乱啃庄稼,同时给牛鼻子穿上木质或金属制的圆环,牵住牛鼻子牛就会听话了,这就是远古时期“服牛乘马”,故称“童牛之牯”。
这样既保障小牛健康成长,又使其服服帖帖,培养老黄牛精神,既使其健康成长又畜止其过早的冲动,两全其美。
上升到国家层面,是要畜养出老黄牛般的朝廷重臣,既要保护刚健之才的阳刚本质,又要培养其任劳任怨的品德,能从一开始就将其引入正道,长大后必将成为勤勤恳恳之人,像老黄牛一样为国操劳,当然最为吉祥了,故称“元吉”。
孔子说:为什么“六四元吉”?是说六四大臣能像老黄牛一样为国家操劳,这是国家万民之喜,故称“有喜也”。
延伸到普遍的培养孩子之道上,“童牛之牿”是说止恶于未萌,遏制人性中某些不利后来发展的因素,从小严格管教孩子犹如“童牛牿”,但注意要“保留孩子个性”。现在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培养乖宝宝,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天性,刺儿头在老师眼里是不受待见的,而欧美国家教育孩子是专门引导其个性,这样长大后才有自己的想法,社会才有创造的活力,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找到了“童牛之牿”的好办法,可惜现在人不听啊!

六五爻

【原文】:

六五:豮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白话】

六五:在第四个阶段已经畜养了老黄牛般的大臣,现在该说说君王了,到了第五个阶段,用驯养野猪的方法畜止畜养阳刚,由此也畜养出了不残暴的圣明君王。

首先,圣人描述了驯化野猪的方法,“”读(fen),将野猪阉割,去除其凶残刚躁之性,但保留其牙齿,野猪就会慢慢趋于温顺,故称“豮豕之牙”。
豮豕之牙”是说既不让性格太过残暴,也不抹杀其英雄气概,还要保留其锐利的武器装备。
以此引喻如何畜养造就出人世间不残暴的君王,既从根本上培养其仁爱之德,但还要保留其阳刚威严之态,长大后必将成为刚柔兼济的君王,可获吉祥,故称“”。
孔子说:“六五之吉”从何而来?是因为既有温柔之德和蔼可亲,又有威严之态让人生畏,有此柔中不残暴的君王,能不普天同庆吗?故称“有庆也”。
万事万物以治本为先,效法驯养野猪的方式,知道天下之恶不可以力制,而要察其机、持其要,塞绝其本源,这样就可以不依靠刑法严峻而恶自止,治其本而得其道则天下自安。
上一爻六四小象曰“有喜也”,“喜庆”是一个词语,“”注重口,“”注重行,一个是喜笑颜开,一个是普天同庆。

上九爻

【原文】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白话】

上九:到了大畜卦的最后阶段,大畜大功告成,圣人用驯鹰的方法和鹰击长空做比喻,任由雄鹰在极天展翅高飞,故称“何天之衢”。

”读(qu),从“”从“”。“”,鹰隼之视也,“”和“”合起来象征路平随马驰,天高任鹰飞。
引申到人事上,一个君子经过前五个阶段的畜止畜养已经百炼成钢。一个国家通过畜养,有了众多的阳刚君子,有了勤勤恳恳老黄牛般的大臣,也有了不残暴的君王,前进的道路如天路那样四通八达亨通无阻,故称“”。 
孔子说:“何天之衢”什么意思?是说人世间的道路就像天路那样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故称“道大行也“。 
下乾卦为天道,上互震卦为“大道”为“”,象征一个人一个国家,道德智慧财富已经畜养圆满。
主 编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