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点“球蛋白”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0-09-18

张奶奶半年里已经连续3次感冒了,这次还引起了支气管炎,挂了好几天抗生素体温才恢复正常。可这愁坏了张奶奶的女儿,老人抵抗力那么差能不能用点增加抵抗力的药物呢?

女儿:医生啊,我听说打球蛋白可以增加免疫力的,我妈妈可以用一些嘛?

医生:我认为,您母亲目前的情况还不需要使用。

女儿:那您能具体说说这个“球蛋白”吗?或者还有其他药物可以增加免疫力么?

医生:你先不要着急,让我先从“免疫力”说起吧!增加免疫力的药物之后我再具体说。

女儿:好的。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1. 抵抗外来侵袭

我们生活的环境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身体无时无刻都在与这些东西做斗争。

2. 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

身体在生存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细胞长出来,也有很多细胞衰老死去。有些新的细胞长出来可是出了问题,可能是没发育好不能干活,也可能变成了癌细胞,免疫系统要负责清除这些出了问题的细胞,还有衰老死亡的细胞。

“免疫力”不是一个东西,而是很多东西的组合。

细胞免疫

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白细胞、巨噬细胞,他们会主动寻找“猎物”,并出击消灭它们。大个头的细菌、真菌、癌细胞、衰老没用的细胞,都是它们出面解决的。所以当身体有细菌感染的时候,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急剧升高。

体液免疫

这个大家相对陌生,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抗病毒血清”,其实就是属于体液免疫的产物。从字面上看,体液免疫就是存在于体内液体(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中的免疫物质了,它实际上是非常多种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统称:免疫球蛋白。

特别说明:抗体指能和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但是并不是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女儿:您终于说到“球蛋白”了,真是急死我了。那么说来,球蛋白只是免疫系统很小的一部分咯,作用也只是抗病毒?

医生:当然不是啦,接下来我就重点说这个“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例如:淋巴液、口水、眼泪、阴道分泌物等很多地方,它能抗毒素、抗细菌、抗病毒、抗细胞。

实际上免疫球蛋白的品种繁多,有些免疫球蛋白是专用型的,只针对一种有害物,例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针对的是破伤风的毒素。而有些则是多面手,例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不过它能抗击的细菌病毒种类也比较有限。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被胃肠道吸收,为6个月以下婴儿提供免疫力支持,是非常可贵的。

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所以老百姓也叫它“丙球”。关于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免疫力的误解,可能有两个来源。

一种误解是

:有些人做完手术之后医生给滴注“白蛋白”帮助伤口恢复,可是患者误以为是手术之后自己抵抗力下降,医生给用“球蛋白”增加抵抗力。有很多人把“球蛋白”和“白蛋白”搞混了,它们区别可大了。

另一种误解是: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有些孩子有先天性免疫的缺陷疾病,所以为了增加孩子的免疫能力,医生建议使用“免疫球蛋白”。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体内免疫球蛋白生产存在问题而供不应求,所以需要外源性的补充,所谓的“增加抵抗力”只是恢复到正常水平

关于使用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又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一般都是应急使用。

2、应用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例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都是针对特定的疾病。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注射用的免疫球蛋白毕竟是外来的蛋白,身体也会对它产生抗体,多次输入后效果也会变差甚至失效。有些人还会有过敏反应,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免疫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自身合成的能力就会退化,抵抗力反而下降。

5、由于免疫球蛋白是从他人血液中提炼的血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例如:艾滋病、乙肝。

医生:把免疫球蛋白作为强化剂、补药来使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想通过反复注射该药来长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也是不可能的。

女儿:啊,原来是这样。那有没有其他药物可以使用呢?

医生:正常来说,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运动、乐观开朗的心态才使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途径,不过老年人免疫系统衰老、退化也是自然规律。能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有以下这些:

西药: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维生素D、核酪口服液、胸腺肽、氨基酸口服液、匹多莫德、泛福舒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生脉饮、八珍颗粒、益气养血冲剂、贞芪扶正颗粒等。

医生: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药物来治疗,一定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你妈妈现在并不需要用药物,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做做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氧锻炼、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就行了。

女儿:谢谢医生!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