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亮纯真的火把,黑暗便弱了!——《城南旧事》导读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台湾是林海音的故乡,北平是她成长的地方。林海音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于是对北平的回忆与想念便成了《城南旧事》的内容。

这是一本分不清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作品,不是因为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写了小说,也不是因为它那似梦似幻的故事既像散文又确实带有小说的特征,而是因为这部作品以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为载体,给我们叙述了最真实的人生场景。整部作品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是以时间为序,分别以人物形象为写作单元,各自独立,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段岁月的河流,让我们顺着这段河流,也回到了那些旧事中去。

本书主要写了惠安馆里的秀贞、妞儿、草丛里的小偷、兰姨娘、德先叔、宋妈等诸多人物。秀贞,是个疯子。她善良正直,渴望爱情,但严酷的现实生活让她的渴望成了梦幻,她便沉浸在这梦幻里;再加上未婚生子,人们远离了这个“不守贞洁”的女子,于是,她便真的成了正常人眼中的疯子。当我们随着英子走进秀贞的世界后会发现,秀贞的世界纯真、温暖、明丽。妞儿,是个不幸的孩子,她一出生便遭遗弃,成了别人生活的工具,她幼小的心灵里全是挨打受骂,小英子稍稍温暖了她那冰冷的世界。小偷本是善良的人,为了供弟弟读书,他做了小偷。在英子的眼里,她分不清小偷与好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因为小偷与好人本就是融汇在一起的,但社会上的人只看到小偷的一面。兰姨娘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形象,她十四岁被人拐卖做妓女,后来嫁给一个姓施的老头子,她身上有着不屈的性格,最终从施老先生身边逃走,与德先结合,她是整部小说中最具有亮色的一个人物,只有她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宋妈,很像柔石笔下的“为奴隶的母亲”,她爱孩子,却不能爱自己的孩子,她像一棵被车轮反复碾压的野草,坚韧地活着。


这是一个女人的世界,是一个孩子眼中的女人世界。这些生活中的女性,坚贞,勇毅,可是被生活的风浪打得遍体鳞伤。她们无一不忍受着爱情、婚姻、家庭的痛苦,无一不在经受着失去亲人、倍受欺凌的折磨。但,正是这遍体鳞伤的女人们抚养着这个荒凉的世界,她们用自己的温情与坚韧承受着生活的重担。中国人民大学李今教授说:“林海音实际上就赋予母性以传统男性的一种社会功能,因而,这样的母亲形象与现代母性所追求的自我实现实际上并不矛盾,也可以说是她以貌似女人的传统身份,高扬了一种现代精神。”她还说:“林海音赋予‘抚养’以人性的最深的意义,她的作品的反叛性也由此而来。‘母性’正是这个最深意义的恰当载体,或说是象征。”

小说每个章节的结尾都给人们震撼性的结局:他向远方走去。秀贞、妞儿被火车压死了,藏在草里的小偷被抓走了,兰姨娘远走他乡了,宋妈骑着毛驴回家了,最后是亲爱的爸爸也永远地离去了。这是一个离去的故事,正如龙应台说的一样,“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使小说在城南的旧事里氤氲着浓浓的伤感情怀,这是一曲童年的咏叹调。

但这种咏叹,并不低落,并不阴晦,而是从里到外透着温暖与纯真。这正像人们评价的那样,林海音的文字是“人生最朴素的写实,它在暴行、黑恶和污秽占满文学篇幅之前,抢救了许多我们必须保存的东西”。

林海音的文字之美有三:真、纯、细。文如其人,林海音的真诚,带着浓浓的儒家风范,她内心的真诚,成为文字的灵魂。慢慢地品读“旧事”,那些往事好像永远都无法蒙上一丝灰尘,永远那么鲜活。其原因是真切。英子,自《城南旧事》之后,成了纯真的代名词,小说从英子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社会,而英子的童真则使文字闪耀着让你想流泪的纯净之美。林海音的文笔是细腻的,她能洞察感情的一丝一毫的波痕,更妙的是她能用最朴素的文字把这些转瞬即逝的波痕细化、放大呈现出来,于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阅读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