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笔沿着逻辑的路走——高考前三十天作文指导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写作文就是表达思想,表达思想就要准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一句话,表达要符合逻辑。

我们先来看这篇作文的作者对作文材料的理解。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

这句话出现了两个概念:思考、感觉。构成了两个判断,一个是用感觉的方式来思考,一个是用思考的方式来感觉。

这个材料的立意可以是对其中任何一个判断支持或否定,谈出其中的理由即可。

这位考生是如何认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的呢?

“当人们静下心来思考一番,得到的感觉往往是痛苦的。”显然,这位考生把原材料里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用思考的方式感觉”和“用感觉的方式思考”偷换成了“用思考的方式认识世界的结果是感觉痛苦”这一判断,虽然这个判断里也包含着“思考”和“感觉”这两个概念,但话题已被悄悄改变。原材料讨论的是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而本文讨论的是“思考”结果的问题。立论之初,其思维之剑就指向了另外的方向。

按着他的思维方向往下看。

他提出的第一个理由是“时机”。他是如何论证“时机导致思考产生了感觉痛苦”这一分论点的呢。

作者的整个论述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每当我们从狂躁、焦率的生活中抽身出来,其身心已处于困乏”;

第二个层次,“而快乐需要大量刺激堆积的精神狂热”;

第三个层次,“在这时下的思考已不具备条件,得到的感觉也就成了痛苦”。

这三个层次之间构成了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第一个层次与第二个层次是说当下状态是困乏,而快乐需要精神狂热,由此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当下不具备快乐的条件,无法快乐。可是作者却忽然转到“思考”不具备了条件,因此得到了感觉痛苦,这就如同说“猴子累了,猴子不能快乐,因此,公鸡就不能下蛋”一样荒唐可笑。

写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文字呢?

这是因为考生不具备恰当地运用判断的能力,也不具备基本的推理能力。如果其判断力强的话,会发现第一个层次的判断主体是“身心”,第二个层次的判断主体是“快乐”,第三个层次的判断主体是“思考”,这三个判断主体互不关联,即使把这三个判断堆在一起,它们还是散沙一盘。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究竟该怎样表达。

如果要论证思考的感觉是痛苦的,那么,可以否定思考结果不存在快乐的可能,由此而推出,快乐的时候人们不能思考,而只有在困苦之时才产生思考,因而思考的感觉是痛苦的。

这样,我们可以把这段文字修改为:

快乐是需要大量刺激堆积的精神狂热,精神狂热之下的人们无法真正思考,而只有当人们从狂躁、焦虑的生活中抽身出来,身心困乏之时,才可能用思考来舔舐心灵的创伤,这样的思考往往是带着血和泪的,因而这样思考的感觉也往往是痛苦的。

再来看第三段,即第二个论证层次。

这个论证段落主要是例证。

一般考生认为例证是最简单的,只要写一句观点,然后摆上一个或几个事例就可以了。其实,许多考生的例证都是有问题的。这个考生的例证就是最好的说明。

他的观点是“当一些觉醒者进行思考,在透过复杂事物看穿人性悲哀后,得到的便也是痛苦。”

他的第一个例证表述如下:“正如导演李安对人类情感伦理的思考,才有了《断背山》畸恋的扭曲与挣扎。”

这个例证不能很好地支撑论点,因为,论点是“看穿人性悲哀后,得到的便也是痛苦”,其主语是思考者。而例证表述为“对人类情感伦理的思考”,这与“看穿人性的悲哀”不对应,同时,“《断背山》畸恋的扭曲与挣扎”的痛苦是剧中人物的痛苦,而不是导演李安的痛苦。因此,整个事例的阐述与论点是隔离的。

他的第二个例证为:“正是他对人性残忍的思考,才有了《奇幻漂流》里真实残暴的人之兽性,才有了惊雷过后无限的孤独。”

这个例证与第一个例证有共同弱点,“真实残暴的人之兽性”“惊雷过后无限的孤独”都是指剧中人物的。

这样的事例该如何表达呢?

按照段首的,其思路应该是先表述李安电影作品是李安看穿了复杂世相的结果,进而结合电影中故事的悲剧故事,分析得出这正是李安感受到的痛苦的折射,从而证明穿透了世相的思考往往是痛苦的的观点。

这篇作文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天先说到这儿。

很多考生的作文乍看满纸烟霞,仔细推敲后发现是满纸烟雾。

距离高考二十天,若能意识到这一问题,未为晚矣。

附:晋诺工作室室友对此文的评价。

郑州翁保萍<shanglan1973@qq.com>2017/5/17 星期三下午 2:10:21

材料似乎是要考察思考与感觉的关系,大多数人和我的区别。大多数人没有思考,只有感觉;我用思考来感觉。材料是要考察学生对思考和感觉的关系。我仔细看过这篇同学的作文,发现这里面问题很多。“好摄影家的标准,是他能承受的痛苦深浅”好的,是大家他承受的痛苦深,普通摄影爱好者他承受的痛苦浅。作者似乎是要表达这个道理,这句话显然是个病句,一面对两面。其次,他所举的例子我认为并不能证明他的观点。他文章提到的李安的电影我全部看过,我感觉他并没有看懂电影。第三,作者的行文思路是:静下心来思考,得到的感觉是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时机。快乐是痛苦,因为不能思考;思考本身就是痛苦。然后作者举了李安的例子,因为思考就是痛苦,那么自然就得出放弃痛苦,放弃思考。作者没有回答,只是说借助思之痛才能达到善,然后举了卡夫卡的例子,举罗丹砍下一只手的例子。最后又举了一个日本人的例子。然后得出结论,两个反问句,痛苦的是清醒者。作者的论点,思考即是痛苦。我感觉到这个观点本身就值得商榷,我觉得片面。思考带给人们有痛苦,段思考带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欢喜,智者的欢喜,接近真理的欢喜,接近上帝的欢喜。此外,思考要求人理性客观的看待事物,不以感觉为标准。所以这篇作文绕来绕去,还是绕到大多数人用感觉来思考的方式。

草桥何吉(798896262)2017/5/17 星期三下午 2:35:45

个人认为:第二段逻辑有点乱,后面材料对观点的支撑度不高,但由痛苦到因此而放弃思考的转折不错,文章的层次感出来了。

草桥何吉(798896262)2017/5/17 星期三下午 3:00:13

个人感觉,学生对词语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导致学生无法作出准确而客观表述,只能模糊地写一点感受。思维本身是建立在各种概念的基础上的,没有明确的概念就没有逻辑严密的思考。

草桥何吉(798896262)2017/5/17 星期三下午 3:08:16

我们的教学还是有很多弯路的,至少写作方面缺少有效的指导,反而在阅读上花了太多不必要的力气。

草桥何吉(798896262)2017/5/17 星期三下午 3:32:53

还有,我们语文教学中崇尚以情动人多过以理服人,这是熟人社会的传统。从一个熟人社会、感情社会,过渡到成熟的商业社会(陌人社会)还是需要时间的。

市三中王盈新(414388588)2017/5/17 星期三下午 3:55:34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绝大多数人用感性认识来思考人事物,情感好恶、感情亲疏都会影响到其对人事物公正客观的评价。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我用科学跟理性来评判人事物,不掺杂情感和知觉的成分,不受情感好恶、感情亲疏的影响。后者强调的是理性在事物认知时的重要性,在这个人们倾向于用主观情绪来评价人事物的大环境下,是具有警示意义的。小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思考的结果——痛苦,这痛苦可以走向善与理性。审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把题目中的关键词赋予具体语境时没有思考周全,把词义范围缩小了,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因为感觉不能等同于痛苦。所以难以自圆其说,逻辑不甚严谨。粗浅的见解~

感谢各位室友的支持和宝贵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