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0104教学手记——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有同学问:我读了很多书,为什么作文写不好,语文考不好?

我给他的回答是:读书并不代表你的思维品质自然提升,多,也不代表你真正吸纳了书本的营养。

我们先来看一篇考场作文

死高于生

考生

死是高于生的。

在死亡面前,没有人能实在地说自己拥有一套房子或一片田地,“地主”一词其实成了一个短暂虚无的概念,所有人都是过客,短暂的登台者,也为此拥有了最基本的平等。在死亡的面前,“前人耕耘后人收”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因为人的生命有限,而对永恒生命的渴望却无限,出于这种渴望,当然要将生的寄托寄于下一代身上。在死亡的面前,宽恕才能长存,才会有作者以同情的姿态写下霸主枭雄的传记,才会生时无法消弭的血海深仇也随着时光逐渐消散淡去。生的甘欢悲苦,经历了千万次的老调重复,可唯有死,能让生更灿烂,多无尽的新味。某一天,一位老祖父过世,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死亡是生命的基本法则。

然而生不是“活着”,从古至今,一些人对不死灵药的渴求似已趋至疯狂,他们对死亡唯恐避之而不及。他们害怕死亡,其实不是渴望“生命”,而是放不下活着所能拥有的身外之物,死高于生,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利用好“死亡”对生的激励促进作用而是盲目追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无怪一生一无所获。

死亡也不是逃避。鲁迅先生虽是位意志坚韧的斗士,到底还是人,总还是会累的,在《死后》中他幻想自己死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是再端详这个冷漠黑暗的社会,他认识到自己不能死,其实就是不能逃避,鲁讯先生在最后一刻坐起来不是害怕死亡,正是死亡灵体分离的体验给了他更多面对生而搏斗的勇气。

庄周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交好。子桑户死后,孔子派最懂礼制的子贡去帮忙筹组治丧委员会,子贡却看到二人得意地弹琴唱歌:“你倒好,先以返回本真,却留下我们留下做人。”子贡惊吓,告诉孔子,孔子在案上方方正正地画了个框框,然后指着子贡说:“我们是干这个的——是专门给需要这一套的人搞框框的。他们这两个一眼就识破了仁义和礼教的虚伪性,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圈套都不值一笑。但你放心,人类最大的弱点是懒,世世代代安于在我们的圈套里面睡大觉。而这些肯用脑子去想,打破框框套套的人,却被人目为离经叛道,指无事生非的傻瓜。他们的道理在很长时期仍将为正派人所排摈。

确实,在千百年来礼制的束缚里,繁杂的规定、形式或许掩盖某些真谛,人们很难真正审视死亡的意味和对生不可抹去的作用,于是“鼓盆而歌”成为了一场最大的笑话。所幸仍有少数清醒的人,不会用生去掩盖死,令虚假的悲哀冲淡死亡的意义,认识到“死高于生”的意义,更绚烂地演绎短暂又无尽的一生。

从文中可以看出,该生读了不少的书,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这篇作文却问题百出。下面让我们从两个大方面剖析这种现象。

一、从学过的课文看议论文的结构

1.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具有紧密的咬合关系

从学过的经典课文看,论述类文本的主观点与分论点紧密扣合,要么构成因果论证关系,要么构成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阐述的阐释关系。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巨大的贡献、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就是围绕着马克思这个人物从多个角度来评价马克思的一生;再如《师说》,分别阐释了“从师的必要性”“老师的作用”“择师的标准”“批判各种不从师现象并揭示其原因”“正面举例从师的意义”,这些分论点紧紧扣住“师说”这一主题展开,紧密扣合。

2.表述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表述结构具有一致性。

论点,就是一个自认为正确的判断,它是由一个判断句或是陈述句构成的,有因有果,有条件有结论。它的表达形式限制了分论点的表达形式。从论证的角度看,要么针对中心论点展开述因式推究,一般用“因为”来架构其逻辑关系;要么依照中心论点的语意组成,分点破解,构成辐射状的并列结构。比如《六国论》,为什么说“弊在略赂秦”,因为“赂秦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整篇文章就是来回答了为什么说“弊在赂秦”这一问题,并且在表述上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使用了内涵相同的概念,并且是富有逻辑地组合在一起的。

3.整个结构富有逻辑次序

既然称之为论证,那就要有论的理与证的逻辑关系。理,即是从内涵上阐释所持观点的正确性;逻辑,就是从关系上证明思维的科学性。比如,《师说》,第一段,阐述“要从师”的道理,第二段批评不从师的现象,第三段,举“从师”表率的事例证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虽然是说写此文的缘由,但亦然是从表彰从师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从师的必要性。从内涵上看,从未离开“从师”这一核心概念,是对这一概念的多角度思考;从逻辑关系看,正、反、正,逐层深入,互为支撑,形成了强大的论证力量。

二、学生作文的痼疾

这个道理本无须说,因为,论证当然要具备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可是由于,中学生不具备阐释概念的能力,认不清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无法从具体的材料中抽取观点,当然也无法形成明晰的思辨过程,于是乎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中心论点、分论点的位置上都有鲜明的句子,可是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却发现,不是一个话题下的表达,简单地说,不是“一家人”。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内涵上构不成关联,一是表达形式上不扣合。

首先,从整体上看,例文的结构如下:

中心论点:死亡是高于生的

观点1:死亡的价值

观点2:生不是单纯地活着。

观点3:死亡也不是逃避。

观点4:传统礼教限制人们认识死亡的价值。

从四个分论点看,单纯谈死亡的价值,难以论证“死是高于生的”这一论点,因为,单方面论述死亡的价值,没有与“生”构成对比,当然也无法证明“死是高于生的”观点。观点2,有从“生”的角度出发,与中心论点的表述角度“死高于生”发生偏离,且也只是谈了一个方面,不能完全与中心论点的判断结构完全对接;观点3,“死不是逃避”,是想说死是有特殊价值的,但也只是单方面的阐释,与中心论点不对接;观点4,也仍然是单方面论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文的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没有保持在统一的概念内涵和一致的表述方式上,从而导致分论点游离,构不成论证关系。

修改如下:

死是高于生的。

观点1,死,重于泰山

观点2,生,轻如鸿毛

观点3,重于泰山之死高于苟且偷生之生

观点4,轻如鸿毛之生愧对重于泰山之死

让每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在内涵与逻辑上紧密契合,是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其次,从局部来看。

比如,例文的第二段在阐释“死是高于生的”的这一观点时列出了四个观点。

观点1,死带来了最基本的平等。

观点2,死让人心甘情愿地把财富传承于后代。

观点3,死可以让人更加宽恕他人,消除仇恨。

观点4,死可以让生更灿烂。

观点5,死亡是生命的基本法则。

这些观点与中心论点“死高于生”是有关联的,但在内涵的契合度上,存在问题。

比如,观点1,死带来了最基本的平等,言外之意,生,则常常遭受不平等的摧残。如果是这样,那么,死高于生的真实意义是非常廉价的,人只有死了才能享受到平等的恩惠,“死高于生”的观点自然带上了一层悲观消极的调子,当然,悲观消极的调子,也不能说不对,但从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的角度来看,就不太合适。

再来看观点2,反推这句话,人是因为自己要死了,才心甘情愿地把财产传承给下一代,那么,这样的死难道可以说“高于生”的吗?如果这样理解“死高于生”,那么,“死”成了人们施舍的无奈之举。因此,意义格调也不高。

观点3,死可以让人更宽容,让人不计前嫌,确实,人将死也,其言也善。这样的死,高于怎样的生呢?生的时候,难道都是斤斤计较的吗?如果生的时候也能宽以待人,那个临死才能宽容他人的人之死又怎能高于那些人的生呢?因此,逻辑上有许多讲不通的地方。

观点4,是把死与生联系起来表述的唯一一句,也是格调最高的一个观点。为什么死可以让生更灿烂?遗憾的是未展开,下文也未围绕这个话题深入探讨。

既然这些内容都与中心论点有关联,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观点真正地起到支撑中心论点的作用,也就是说,如何把这些观点变成与与中心论点相关的论述呢?就这篇作文来说,至少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限制死与生的内涵,让中心论点的中的“死”与“生”与四个观点中的“死”与“生”在内涵上紧密相联;另外,要从中心论点中的“死”与“生”的关系角度表述,做到表述结构上的扣合。

修改示例:

短暂的一生与永恒的死亡相比,在长度上的相差何止是天壤之别。人生不过百年,死亡却堕入了永远尽头的寂灭世界。在死亡面前,没有人能实在地说自己拥有一套房子或一片田地,“地主”一词其实成了一个短暂虚无的概念,所有人都是过客,短暂的登台者。生如何比得过死的长久?

不仅如此,可能唯有死才能让生更灿烂,更辉煌,更具有人性的温暖。不论活着时多么卑微的人,也不论生时是多么伟大的豪杰,死让他们一同进入了另一个不必分出高低的平等世界,人生来平等,往往是一种理想;人死去平等,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人们往往在意识到将要死去之时,才会注意矫正偏狭、丑恶,让湮没已久的人性渐渐复苏。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死,让心胸狭隘之人变得胸怀开阔起来,让利欲熏心之徒心甘情愿地把一生财富拱手送给那些陌生人,让那些背负着深仇大恨的人瞬间绽放着温和的微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