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0413教学手记——答王春然老师问:《老王》为什么不能这样读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春然兄在朋友圈里发了学生读《老王》的读书笔记,如下图所示:

 

我说不能这样来读《老王》,为什么呢?

因为《老王》的阅读方向不是“老王”而是杨绛。这一点苏立康先生在《十位名师教<老王>》的序言里已说得非常清楚,散文的阅读指向是作者的情怀,而不是文中的人物老王,老王,只是杨绛表达个人观点的凭借而已。

杨绛想表达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对比阅读中分析:

改动1——我与老王的关系

原文:①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改文:①我坐在车上常给他聊一些家常话

差别分析:

原文,改动后的句子成了一个以“我”为对象的陈述句,只是在陈述一个坐车聊天的事实,但“他蹬,我做”虽然也是陈述,明确表达了“我”与“他”的分别,一个是拉车的,一个坐车的,较为形象地表述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是两个阶层的人。实质上,这一立场贯穿了全文,可以说是对全文叙述故事的一个基本制约。

改动2——我对老王的悲悯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改文:他除了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子,此外没有别的亲人。

差别分析

改动后的文字叙述了一个事实,缺少情感力量和表达效果。而原文的表达文字虽然很少,但形式非常繁复。“有个哥哥”,说明老王有一个最亲近的人,给人以温暖感;“死了”,这一希望破灭了;没有哥哥了,有两个侄儿,也不错,也可以慰藉孤独之情,可是两个侄子又没出息,没有能力给老王一点帮助;最是其他又没有什么亲人了。三个层面的叙述,是燃起希望,然后再把希望泼灭,这种不断地否定形式,让老王的苦痛一层层地加深,在表达效果上要强许多倍。

改动3——我比老王优越

原文: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改文:我们坚决不要他减半收费。

差别分析

“当然不要”,是说执照本分不应该要,我们有这个素质,我们不会赚一个搬运工的便宜的;执照条件,我不会要的,我有这个能力。这里面洋溢着一种自豪感,这个自豪感一方面来源于自我地位的优越感,一方面表现自己的善良与仁慈。而“坚决”,只剩下了一种意愿,就是从道理上讲,坚决不能赚老王的便宜,其他的意味则减少了。

改动4——我并没有真正关心老王

原文: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改文:唉,也不知他究竟得了什么病,有没有钱看病,到底吃了什么药,为什么总不见好呢!

差别分析

原文,让人感觉到作者在叙述他人的一件事,“不知什么病”“不知什么药”,两个“不知”并不是真的不能够知道,是因为打心眼里也没想知道,似乎从情理上也不需要她知道,因为,他们是什么关系,是一个相识的雇主与雇佣的关系而已。

改文,“也不知他究竟”,这里透着迫切之情,关切之意;“有没有钱看病”,关切之情已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上来了;“为什么总不见好呢”,则不仅是关切,还有着无限的忧愁了。

从文字上看,似乎改文更具有关怀意味,但这却不符合原文整体情调,因为,作者所有表达的并不是这种关切!

改动5——我并不熟悉老王

原文: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改文:因为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区别分析

“也许”表明因眼前的情景而引起作者对以往老的形象的回忆,但不敢肯定,因为,老王在作者的心目中并没有太深太清晰的感受,而用“因为”一词,则把这种原来也消瘦的情景表达实在了,说明作者对老王非常熟悉。这显然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指向是不一致的。我

改动6——我和老王有段距离

原文: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改文: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我给你送去了。

差别分析

“托人捎了”“我给你送去”,这两个区别非常明显,都是给钱,捎过去,与亲自送过去,显然中间有一段距离,全篇中都在表达着这样的一种距离。

对比结果分析:杨绛对老王怎么样?

杨绛怜悯老王,但又与老王保持着很远的距离。

杨绛为什么要这么写?

因为,杨绛要表达一个主旨“愧怍”,只有当愧怍者与被愧怍者具有相当的距离的时候,愧怍才有价值意义,一个清洁工愧怍另一个清洁工,意义不大;一个省委书记,愧怍一个清洁工,就有了特殊价值。

黄玉峰老师曾就杨绛没有让老王进入室内,而质疑过杨绛:

杨先生您错了,他不是来感谢的,而是来与“朋友”永别的。您却把他拒之门外!

是的,您给了钱,也许还多给了!但是,他要的是钱吗?除了给“钱”,您是否还有别的选择!您是否可以亲自去看看他?你们常常散步经过的。这十多天里,为什么不去一下呢?如果您去了,只要问一声,“老王,你好些了吗?”(就像当年老王问你“你还有钱吗?”)他一定感到“蓬筚生辉”!也许他不会马上死,即使死了,他也将含笑九泉。

假如杨绛走进了老王的小院会怎样呢?

会是这样子吗?

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我们也很好奇,便跟着进去了,老王发现了我们,便急忙让我们到屋里坐。这哪算家啊,一张东歪西斜的方桌上堆满了瓶瓶罐罐,一张小床塞在屋角里,旁边就是一张锅,那是他的厨房了,看看,实在没地方可坐,只好走了,老王送出了好远,一直很抱歉地笑着,说没能喝一口水就走了。我和默存想,怎么帮帮老王呢!

 如果这样写,就不是杨绛了,那就成了一个没有多大价值的生活叙事了。杨绛是位作家,每一个字,每句话都是为了她要表达的那种情怀服务的,她要以自身为例警示那些与底层距离较大的人们,要抱有愧怍之情,因此,她特意地保持了这种距离。

因此,让学生明白作家刻意表达的这种形式,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不知,春然兄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