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0512教学手记——深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参加人教社与金太阳合作举办的深度教学专项研讨会,与金太阳李所长交流,对深度教学颇有感触。

何谓深度教学?为什么要提深度教学?如何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我的理解是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突破了原有的学习视域,改变了原有的认知框架。简单地说,深度教学让学生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注意,这里说的是认知,不是知识。那种固定的知识,不能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基本是一种无效的知识。正如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书但没有学问一样,只是一个知识器。

为什么现在要提这个理念,因为,现在的无效课堂实在太多,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主要表现为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滑行”,在基础知识上徘徊,在文本的表面打转,读与不读,教与不教,基本没有区别。

举个简单例子,下面是一道阅读测试题: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测试题:(http://www./stinfo/cz_yw/SYS201602240603203083997791)

1.“长妈妈”是因何而得名的?(3分)

答案:

先前的女工身材很高大,大家叫她阿长,后来她走了,因为叫惯了,所以“长妈妈”来之后,人们就沿着这样叫下去了。

这个题的基本形态是当下阅读教学的典型代表,教者止于这个水平,学者止于这个内容,考者用这种形式考试。

这个阅读题对教学这段文字来说,基本是无效的,因为,只要稍识文字的小学生也能读出这个结果。教师教这个内容,说明这个教师缺乏深度教学的能力,学生学个内容,学与不学基本没有差别;考试考这个内容,检测不出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欣赏能力。

这样的教学就不是深度教学。

这段文字表面上很拉杂,反复就说了“阿长”之名的由来,那以鲁迅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这点信息的吗?

文学作品是表现的艺术,是用文字表演的艺术。为什么这么一个问题要用这么一大段文字来阐释?这是教学阅读者必须思考的。笔者以为,这段文字里包含了六层否定式表达:

①从户籍里取消

②从形象上否定

③从名字上否定

④从名字上再否定

⑤从姓氏上否定

⑥再否定现名

鲁迅的言语智慧表现在哪里?——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否定,强调“阿长”卑微的身份。

这一窗户纸捅不破,学生永远“浅”在内容的把握上。

那么,该如何开展深度教学?

至少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没有学生的独立学习,一切的教学都只能是灌输,灌输就构不成深度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去独立思考、认真琢磨,具有了学习的初步结果,依据学生学习结果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必须条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的祖先实在伟大,可惜的是,这一点基本被我们抛弃了。

对于阅读来说,学生的前阅读,应该在教学设计的任务引导下作深入解读,没有学生自我的解读,深度学习也很难实现。

第二,教师必须站在制高点上。有人误以为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就可以当甩手掌柜,轻松了。其实不然,教师的价值全在指引上,指引的是方向,指引方向需要高度、需要洞察力,需要把握学科核心意义的专业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深度学习也很难开展下去。

第三,加强深度学习的融通性转化能力训练。学习的本质是思维变化,阅读的本质是言语结构的建构。达到一定高度,项目互通,学科互融。为了让深度学习持续不断的发生,就必须注意让深度学习的结果不断转化生成,使认知结构越来越丰富、复杂,同时,也越来越条理化、结构化,科学化。

下面是我教学《<史记>选读》的简单做法,还不能称得上是深度教学,但有这样的倾向。

首先,学生自读选文。用检测的方式督促同学们“字斟句酌”地读书。如下图:

 

其次,给阅读任务,让学生自我研读。比如,《刺客列传》,我给出了以下任务:

 第一个任务:人物关系图谱。司马迁在荆轲的叙事中同时写了许多人物,请用简笔画的方式表达这些人物与荆轲的关系。

第二个任务:读荆轲故事,请列出你的疑惑。

第三个任务:2011 年10 月,著名小说家莫言的第二部话剧《我们的荆轲》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成为当年北京话剧舞台的一个亮点。随后《艺术评论》杂志对莫言进行了深度访谈,当被问及演出本较原稿作了哪些改动时,莫言坦陈: “我就把荆轲当成了我自己,把自己半生来对历史、对人生的思索、思考融合到这个情景里去”; “原来是‘我们的荆轲’,到后来变成了‘我就是荆轲’”。

请你来说说“我的荆轲”。

学生在这个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思考力。比如第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了许多有趣的示意图:

显然这些图示绝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完成的,这里面包含着来来回回许多的思考,这个思考过程就是我最想要的阅读过程,这个阅读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表征之一。

关于第二个任务,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为何太子丹一定要等到“秦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才肯动身准备刺杀?(张可)

2.张洲:荆轲怒叱太子:“保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这说明荆轲此去是打算活着回来的,然而后段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不打算回来的,这很矛盾。(也有可能这句话是是众士们说的,那场面可能一点也不悲伤,荆轲脸都要绿了)

3.秦舞阳的结局没有写出,刺杀本来是两个人的任务

4.鞠武想要把樊将军交出去,太子丹不同意,而后,樊於期死时,其“驰往,伏尸而哭,极哀”,太子丹为什么如此重视一个来投奔他的降将?

5.荆轲要等的宾客究竟是谁?被太子丹一赶就不等了,那个人对刺杀重要吗?

6.如果田光没有死,会不会对这次刺杀活动有所帮助。

7.荆轲所持匕首,“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而行刺秦王时,“卒怕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搏”荆轲之人不是专职侍卫,因为“不及招下兵”,应该是殿上群臣,荆轲刺秦王受一群手无寸铁人的阻拦,眼见得在前面追不上,必以手中匕首格挡杀之,除提药囊远程妨碍荆轲的夏无且外,上前的应皆被毒死,尸体一地。而二人“绕柱走”,只要绕得一圈,就可以使秦王无立足之地,荆轲既勇,为什么追不上?为什么绕柱时不突然反向,与秦王迎而撞上?他既能激樊於期自杀,就不是死脑筋的人,为什么想不出反向而走?

8.被盖聂、鲁勾践目慑,荆轲便与他们不复相见,而太子疑他,他就一股脑儿地走了。不是相互矛盾吗?就算荆轲同田光一样不愿别人怀疑他,且愿用性命明示愿意信守诺言,田光的死尚有其意,而荆轲的鲁莽是可以避免的。

9.燕王在干什么,从谋划到送别,燕王没有出现过,是默许燕太子丹的所作所为吗?

10.太子丹做事情不太符合太子的人设

①“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太子为质是极为重大的事情,怎么说走说走了呢?

②“归而求为报秦者”,体味文字的意思,太子丹只是受了侮辱便不计后果设法刺杀秦王,作为王国的接班人,这种有仇必报肚量狭小的行为也太过于幼稚了。

 这些问题思考量相当大,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借此打通全篇的理解,并能借此生成许多有价值的阅读结果。

关于第三个任务,有个同学的理解很有意思:

我让这位同这在课上作了演讲。我对作业后面的那行小字最感兴趣——“(未完)多着呢,写不完”。当学生有更多的想表达的东西存大,我想,离深度学习应该不远了。

每一篇文章基本都有这样的学习路径,过程中,再把相关的的几篇放在一起组成专题进行思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了,另文阐释。

到这儿,并没有结束,而是在基本篇目学完后,用《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两文统领各篇,形成再一次的通融性阅读。

我设计的任务是:

司马迁情感立场分析。要求:结合史记选读上的《淮阴侯列传》《屈原列传》《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报任安书》《项羽本纪》等篇章分析研究。

张弛同学的作业,11号作了推送。

下面是金廉曦同学的作业。

两千年后的一声叹息

                       ——司马迁研究小结

金廉曦

一、疑云重重的《史记》流传:禁书?畅销书?

《史记》因其内容的复杂性,在其流传上多有坎坷,这一点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的自述亦可看出,“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作者的意思非常明确,他对《史记》的正式“出版”几乎不抱希冀,甚至觉得《史记》会被禁止,于是寄希望于把完本藏在名山(不为人知的地方),在交通发达的大都邑(难以彻底禁书的地方)流传出去。

而据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所述,“迁死后,书乃渐出[1]生前完成《史记》后,与司马迁的想法相符合的,《史记》直到他死后才渐渐传播“入世”。

在《史记》流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要说起杨恽。在通识上,是他促成了《史记》官方的流通渠道,使《史记》呈现在两千年后的人们眼里。

而杨恽具体何许人也?从血统上来说,他是司马迁之女与杨敞的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外孙;从时代上来讲,他是外戚霍光没落、宣帝中兴时候的人,这两层原因给了《史记》一个合适的机会,杨恽献出了这本外祖家珍藏的史书巨著,于是我们可以从《汉书》看到《史记》入世的起点:“宣帝时, 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 遂宣布焉”。

有趣的是,在杨恽献书之后,关于《史记》的流传有两种大相径庭的看法,一种认为,司马迁所著《史记》被汉宣帝束之高阁,仅限政治级别高者阅览,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是官方多次阉割后放出的版本,完全不是司马迁的原文;而另一种认为,《史记》篇幅巨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官修史书,且是在汉武帝尚在时著作的,不可能遭到如此严密的官方封锁,据考古发掘的一些史记衍生画像看,两汉时期《史记》就在民间有传播,而且其史学价值得到普遍认可。[2]

然而不管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我们所看到的《史记》绝不是司马迁完稿的那本《史记》,《史记》在两汉时期、司马迁去世之后经过了复杂的修订和整理工作,[3]其中有补有亡,不可避免地与原本有一定差距。令人惋惜的是,两千年后的我们始终无法一窥这本被作者认定为禁书,最后却冠列二十四史、浸透太史公世代相传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司马迁本人毕生赤诚的史书的原貌了。

二、知迁者以《史记》,而罪迁者亦以《史记》[i]抒情与真实并存的人文主义

奥威尔曾说过:在一个充满欺瞒的时代,讲真话是一种革命行为。

汉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它是一个分封与郡县并行的王朝,它是礼崩乐坏的最后注解;饕餮的野蛮时而回响在文明化的进程,匈奴的大军时刻窥探着王朝的边境,一方王座周围是崭新的勾心斗角——外戚专权、公侯伺机,各方势力磨合着最初的权谋手段,这是原始的,也是残忍的,群雄逐鹿后是名臣凋零,手握极权后是子嗣尽诛。

而司马迁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讲真话给了他屈辱与《史记》。

我佩服司马迁的讲真话,他的真话给了我们真相,他的真话让我们看到那些“倜傥非常人物”的生动面目,也让我们看到他内心对这些人物的人文关怀,所以我们能看到国士无双的荒唐陨落,那不是一场造反,而是一场阴谋;所以我们能看到项王身死的悲壮与豪情,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却有自己的雄姿,而不是又一个脸谱化的商纣夏桀;所以我们看不到惠帝本纪[ii]而能看到吕太后本纪,他把这个在幕后权倾朝野、令无数骁将儒臣胆寒的恐怖女杰留在帝王一列,代替了她仁弱的儿子。

司马迁也对自己诚实,史家的秉笔直书、孔子的春秋笔法,他兼而得之。削选中见褒贬,曲笔下现己见。一本《史记》处处可见暗抒胸臆,我想他是不怕非议的——《孔子世家》所载的“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我想这亦是司马迁内心的信念。

《史记》从不是一本纯粹客观无感情的纪传体史书,司马迁不可避免的成为《史记》的一部分。可以说,司马迁把自己对人生完整的期许保存在《史记》中,而他的人生也是对《史记》中“非常之人”的一个注解。

司马迁一生都在寻求一种高洁不凡的人生典范,他写刺客节侠,写豪情布艺,写文治武功,写怀才不遇,写险象环生,这使得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不像一本史家典范,而像一册朦胧的江湖话本。他的人文情节又给中国最初的传奇故事提供了合适的气质。

然而,惜昔人者,皆自惜也。

写到这里,很想叹息。


[1]虽然是《汉书》原文,但是后世史家对其真实性也有不同意见,在脚注2标注的文献中亦有提及,怀疑论点中难以立足点颇多,仅供参考,特此标注。

[2] [1]何丹.由汉“孔子画像”观武、昭、宣帝时期《史记》之流传[J].民族艺术,2018(04):121-128+151.

[3] [2]张昊苏.《史记》早期流传补论[J].文献,2018(02):68-73.


[i]改编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ii]即汉惠帝,刘邦、吕雉之子。

针对全班同学的作业,选了十份,印给同学们,让他们讨论学习,并按照以下标准评判。

我正等待他们的评判结果。

当学生经历了以上的学习过程,我想他们对对《史记》的阅读至少有一个来来回回多次往复的认知历程,阅读经历了单篇、多篇、全书的整合过程,至于能深到什么程度,我不好说,但至少有一点,我没有让学生在文本表面滑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