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针灸心法的含义及医学体系的认识——刘锋 暑期集训心得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9-18



编者按


  为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体悟中医学理论,强身健体,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在章文春教授的组织带领下,通过网络平台,开启了为期六周主题为“修身治学”的线上暑期集训。参加集训的有气功科学研究所的硕博研究生、本科中医(5+3)班、中医摇篮班的学子们及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300余人。本次集训,在“修身”方面,安排了早晚的气功锻炼,内证于己,强化同学们对人体之气的体察,强身健体;在“治学”方面,章教授带领硕博研究生们进行中医气学说的线上直播课教学,并给同学们推荐了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进行学习。以下是2019级博士研究生刘锋同学的读书学习感想。

对于庞老师《针灸心法浅谈》这本书之前读过一次,老师也给我们上过几次课,但很多内容在心中不是那么清晰,因此这周开始打算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先从理论学起,再谈临床实践。

书名为《针灸心法浅谈》,因此重点是讲针灸心法,而针灸心法却有三个含义。一是所述的针灸治病内容,有的指得之师授的不传之秘,有的是自己临床经验与体悟到的真实感受;二是在实施针灸治病过程中,对气、神意的体察与运用的修为,就是说要求施术者在诊治过程中,不仅有守神的察病,而且还有体察针刺后患者体内神气产生的变化,鉴于守神的医生已经开发出意识感知或透视功能,对于人的气脉状态能有明晰的了解,对针、灸引起的气脉变化能有所认知;三是在针灸施术过程中把神、气贯注到腧穴中去,并指令其按预定要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人的不同层面(包括治病、健身、修道)起作用。

也就是说扎针时不仅仅着眼于病,还要把患者的神和气充足起来,帮助他来修神和养气,神气充足,则病可愈,如《素问》:“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这就强调了在施术者在施术时要注意神气变化,或知于心,或明于持针之手,这也是老师要求我们持针站庄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