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不列颠,点点滴滴

 湖光秋水 2020-09-18

 作为学英语的中国人,我对英国还是情有独钟。今年10月我随国家民委代表团第三次踏上了英伦三岛。从伦敦到爱丁堡我彻底领略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独特风光和人文历史。现将有关感受记录如下,仅供读者欣赏。

           一、英国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首先,不列颠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列颠最早的居民是一批游牧民,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已从欧洲横渡海峡来到不列颠。这些部落以农耕为生,饲养家畜,种植作物。这些部落留下的最惊人的纪念碑是围有土墙的圆形石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建于公元前2000年之前的威尔特郡的巨石阵(Stonehenge)。虽无从知晓巨石阵建造的确切年代,但它们肯定具有宗教和政治意义。

    凯尔特人最初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到达不列颠岛的,后来又不断地迁入,直到罗马人抵达,凯尔特人可能来自东欧和中欧,他们之所以能在不列颠岛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制造铁器,故而武器精良,总的看来,凯尔特人的生活、生产技术都是较为先进。凯尔特部落是苏格兰高地人,爱尔兰和威尔士人的祖先,凯尔特语也是威尔士语和盖尔语言生活的基础。

    英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源于罗马人的入侵。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恺撒第一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达不列颠,但他遇到当地人的顽强抵抗和恶劣天气返回高卢。直到大约一个世纪后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才率军侵占了不列颠。罗马人统治不列颠达400年之久。后来北方少数民族打到了罗马城下,在不列颠罗马人不断遭到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的袭击,在不列颠东海岸,罗马人需要建立新的军事防线抵御从欧洲入侵的日耳曼民族的撒克逊部落,内外交困,罗马人被迫撤出不列颠。

新一轮入侵者来自中欧。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逐渐把当地的凯尔特人向西赶到威尔士,向北赶到苏格兰。撒克逊人建立了东撒克斯南撒克斯和西撒克斯王国,这些王国覆盖了今英格兰西部诸郡的大部分地区,朱特人的活动区域限于肯特,盎格鲁人则在东英吉利、麦西亚(包括英吉利中部地区和威尔士边界)以及诺森伯兰(与英格兰交界)定居下来。

    接下来的四个世纪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的战争。虽然盎格鲁——撒克逊人性情彪悍,经常吵架,但他们为英格兰成为国家奠定了基础。盎格鲁——撒克逊人设定了郡制,设计了窄条三田的农耕系统,这种系统一直沿用至18世纪农业革命为止。盎格鲁——撒克逊人还建立采邑制,采邑的领主负责征税,组织当地军队。他们还创建了议会,负责向国王提出建议,这便是至今仍然沿用的枢密院的基础。

    以上就是现代不列颠形成的过程。后来的历史在很多教科书里都有记载了,其中比较有代表的事件,如大宪章、百年战争、黑死病和人头税、玫瑰战争,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英国的海上霸权等等。英国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发起国,1770年英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车并进行了改进,蒸汽才成为有效动力来源,它成为火车、轮船和工厂机器的动力,使后来的许多发展成为可能,为全世界的工业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基础性贡献。

    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写成的。以前马克思坐的位子还有一块小牌子,后来游客多了(主要是中国游客)吵杂声很大,影响了其他读者,管理员就把这块牌子拿掉了,以后就没有游客来了。这次我们去伦敦导游还是带我们找到了这个位置,我看它很普通和别的椅子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留了影。

    伦敦的景点很多要全部参观完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捡重点的景点参观,也听了不少花絮趣闻。

    白金汉宫原来是白金汉公爵的宅邸,1762年被当时英国皇帝乔治三世看上了,就想把它买过来。但白金汉公爵不愿意卖,即使是国王要买也不买账。没办法乔治三世只好发动身边的大臣去游说白金汉公爵。经过这一番周折,公爵同意把自己的住宅卖给国王,成交价是2.8万英镑。这里现在成了王室的住宅,也是王室的象征,其中最有意义的节目是换岗仪式,可惜我们没有赶上。

    唐宁街10号蜚声海外,来到实地一看不足100米的一条小街。据说原来住在唐宁街10号的不是首相而是财长。因为最早没有首相一职排在第一位的是财长,所以财长住10号。后来设立了首相一职,财长搬到了唐宁街11号,10号就留给了首相,成为现在的首相府。这里现在壁垒森严,警卫人员很多如临大敌,这同反恐的世界大气候也有关。

   大本钟装在国会大厦,1858年铸成。其直径长8米,所以是不符其实的巨钟。但为什么叫大本钟呢?原来设计该钟的人叫本.杰明,本.杰明本身就是个大个子,高一米九几,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叫大本钟。

    英国的议会制度对世界文明也是一个贡献,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还有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采用这种制度。议会制度主要特点是牵制国家或政府首脑,削弱其特权,同时通过议会辩论发扬民主可以找出最科学、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而避免政府的决策失误。当然这个制度也是随着英国对海外的入侵而强行推广的,未必适合每个国家。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主要还是看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我国就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符合中国国情。

    英国对世界文明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英语。现在约有1/3的人说英语,有1/3的国家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在各种国际组织里英语都是主要工作语言之一,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英语也是工作语言。全世界虽然没确定共用语言,但英语已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成为首要的国际语言。所以学习英语还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参观温莎城堡时,我发现它离机场很近,平均每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飞过噪音很大。我问导游皇室没有意见吗?因为温莎城堡是仅存的仍然在使用的皇室城堡。导游说,有人曾提议把机场搬走,征求皇室意见。皇室说飞机场是公众权利,比皇权要大,所以还是皇权服从于公权吧。这就形成了现在的机场噪音影响温莎城堡的局面。

      二.人人都说威尔士是一个国家

    这次访问英国虽然没有去威尔士,但在英国外交部会见了威尔士语言理事会会长盖尔.琼斯先生。经他介绍我们对威尔士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威尔士是不列颠三个组成部分中最小的一个,位于英格兰西部边陲,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属于自己语言的地区。现在人口300万,只有21%的人使用该语言。琼斯先生一直把威尔士当作一个双语国家,但“国家”这个词只是一个习惯用法不含政治概念。比如世界杯足球赛,每个国家只能派一个队参加,而英国却可以派英格兰队、苏格兰队和威尔士队三个队参加,这可能是因为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明者而享有这个特权。

    威尔士有两种官方语言:威尔士语和英语。自1973年以来威尔士各沿途标志都用威尔士语和英语写成,使外来者感到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它还是不列颠的一部分,但其文化迥然不同。威尔士语同英语截然不同,威尔士语属于凯尔特语族,而英语则属于西日耳曼语族。

    12世纪——13世纪,在诺罗底人入侵以前,威尔士是一个松散的独立诸侯国的联合体,讲着同一种语言。所有的诸侯国都讲威尔士语。当时威尔士语在不列颠广阔的土地上使用着,包括北英格兰和南苏格兰地区。

    1284年,威尔士被诺曼底人完全征服,威尔士的领土被限制在现有的范围里。直到250年以后,威尔士人才正式和英格兰合并。1536年到1542年出台了《统一法》(Acts of Union),从法律上把威尔士合并到英格兰,同时规定在威尔士,英语为法庭和政府的唯一语言,而在当时90%的威尔士人只能讲威尔士语。1563年又通过了《议会法》,规定把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翻译成威尔士语,因为在当时,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宗教都由国家严密控制着。这个做法挽救了威尔士语,因为威尔士语在威尔士成为宗教的正式用语。

    20世纪40年代,威尔士语在行政部门使用的障碍被清除了。1942年的《威尔士法庭法》,允许在法庭上有限的使用威尔士语。1944年的《教育法》,允许在威尔士建立威尔士语的媒体学校。

    1967年颁布的第一部《威尔士语言法》彻底取消了威尔士语在法庭上使用中所受限制,允许政府部长规定威尔士的官方文件同英语的官方文件同样有效。

    1988年两个著名的威尔士政治家分别向参众两院提交了《威尔士语言法》投案。虽然没有通过,但促成政府成立了威尔士语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专门咨询威尔士语言发展的问题。

    1993年在理事会的敦促下,通过了第二部《威尔士语言法》这就在法律框架内,使威尔士语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该法还敦促成立了威尔士语言理事会。理事会开展了系列活动来发展威尔士语。

    1982年,威尔士语电视频道S4C开始播出。它是根据1980年和1981年的《广播法》而成立的。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包括威尔士语成为全威尔士学校的主要课程。现在在威尔士凡16岁以上的学生在学校里都学威尔士语。

    1998年通过了《威尔士政府法》,这是自《统一法》后,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宪法法案。1999年威尔士有了自己的议会,叫做威尔士全国大会,同时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根据该法,英语和威尔士语同为“大会”的正式语言,同时也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正式语言。从此,威尔士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双语国家。在大会期间,与会者可以自由使用英语或威尔士语提问并回答,这样意味着公共事件的处理上可以同时使用威尔士语和英语。此外在社区和私人企业里也大量推广威尔士语的使用。威尔士语言理事会还有一个发展威尔士语的战略计划。其目标:1.增加说威尔士语的人口;2.提供使用这种语言的机会;3.改变语言使用的习惯,鼓励人们利用所提供的一切机会讲威尔士语;4.力争把威尔士语作为一种社区语言。

    琼斯先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谈话结束时,我就请他说一句威尔士语。听上去像朗诵诗歌,很好听。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威尔士亲身领略它的文化。

        三.莎士比亚却有其人吗?

    从伯明翰向北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莎士比亚的故居——斯特拉福小镇。这里有莎士比亚皇家剧院,专门演莎翁的戏剧,还有莎士比亚的故居,它是一座二层小楼的老式建筑。中央展示厅是莎士比亚的生平,墙壁上有3个盘子,代表莎翁的3个剧本。在莎士比亚出生的房间里,有一个“轮床”的复制品,需要的时候孩子、仆人或是朋友可以把一个小床从大床底下拉出来。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生于1564年,父亲曾经作过镇长。莎士比亚曾在当代文法学院学过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饰等。13、14岁时辍学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582年同邻乡自耕农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

    从1585年至1592年期间他的生活经历不详,最流行的传说是他偷了附近贵族乡绅托马斯.路希爵士的鹿,逃往伦敦。从他离开家乡到1592年这段时期,传说他曾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股东。他开始写剧本多半是改变旧剧或同其他剧作家合作,稍后才独立创作。在以后的22、23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成绩菲然。

   19世纪中叶有些学者鉴于莎剧反映的知识面之广(涉及法律、历史、地理、政治、宫廷贵族的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文学成就之高,认为无论他的出身还是所受的教育,他都不可能写出这些作品。现在在中国也有人认为莎士比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创作班子,甚至认为莎士比亚雇佣了许多抢手等等。因为在中国就是最著名的剧作家也不过只有一、两部最著明的剧本,而莎士比亚一个人竟能写出37个剧本,而大多数都是传世名著,久演不衰?莎士比亚确实是颇有天赋的,他的剧本是由他的剧团的两位演员收集的,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还为此全集写了献词。仅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莎士比亚的才能是存在的,作为剧作家,莎士比亚不断向生活学习,向前人学习,向历史学习。同时,莎士比亚当过演员,熟悉舞台剧的一切设施,他的剧本对话都是十四行诗,非常的优美,而且充满哲理。他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还专门对演员的表演艺术作了深刻的阐述。

    莎士比亚一生的最后3、4年在家乡度过。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 

在离开莎士比亚故居的时候,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毫无疑问,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为世界戏剧界做出了无以伦比的巨大贡献。这和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也得益于他生活在一个宽松的时代。人常说艺多不压身,多才多艺是绝对大有益处的。

                      四.在苏格兰喝威士忌

    从莎士比亚故居继续往北走约1个小时后,就来到了苏格兰境内。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公路。为了保护环境苏格兰境内没有高速公路,全是简朴的双向公路。公路两旁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是肥肥的绵羊,景色颇为壮观。

    走了没多久就来到了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爱丁堡是由于爱丁堡城堡而得名的,它在6世纪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逝于此地,爱丁堡城堡自此成为重要的皇室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落成,取代了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过爱丁堡城堡依然是苏格兰的重要象征。我们参观爱丁堡城堡的时候,正好碰到苏格兰的旅游部长,这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她主动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参观城堡,同时征求我们作为游客的意见。我们因赶时间只好婉言谢绝了。她非常友好的笑了笑说:“没关系,你们尽情地参观。”

    正在这时我们刚好碰到一群游客,导游见一位苏格兰男士穿着方格裙。我由此想到世界上男人穿裙子的民族不多见,苏格兰人就是典型的男人穿裙子的民族。

    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饰。这种从腰间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文化的标志。

    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装表示他们对英格兰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武装起义后,下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只能以苏格兰的装束为标准,违背者将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展开了长达30年的斗争,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为自己赢得了穿裙子的权力。

    到了苏格兰,不喝威士忌是说不过去的。吃晚饭的时候,我特意点了威士忌酒,没想到侍者问什么味道的威士忌?我知道苏格兰威士忌最好的威士忌,没想到还分得那么细,只好点其中的一种。端上来后一尝,果然味道不错。威士忌酒被苏格兰人认为是生命之水也是极品男人的必备品。苏格兰威士忌只有在苏格兰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才能产生,其生产过程需要五个步骤,非常复杂。

    我们一边品着威士忌,一边聊着苏格兰民族和苏格兰文化。导游讲了苏格兰历史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占卜家”托马斯的故事。苏格兰人把这位历史人物尊称为“真理托马斯”这是因为他曾经对苏格兰的历史进程做出过非常准确的预言——苏格兰王亚历山大三世的时期、罗伯特王子在位争夺中胜出、苏格兰军队在佛洛登战役中的失败等,最神奇的是,生活在13世纪的托马斯竟然还“预知”1603年英伦的统一!关于他的“超能力”,没有任何考证和正史记载,唯一的解释是民间的一个如童话般的传说。 

    托马斯出生在一个叫做“里尔蒙特”的地方,他的家乡现在是苏格兰的贝里克郡。在他所居住的小镇附近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林中鸟语花香,清澈的河流从旁边潺潺流过。年轻时的托马斯喜欢在这片树林中独行,并对林中的一颗阔叶树“情有独钟”午后时分,他常常在那颗树下美美的睡上一觉。有一天,一位美丽的姑娘也来到了这片树林,她身着青色的绸缎霓裳,骑着白色的骏马,马鬃上挂满了银玲。姑娘与托马斯不期而遇,他俩一见钟情。当天,托马斯就坐上了姑娘的骏马,与之一同双宿双飞。

    其实那位美丽的姑娘是一位仙女,她住在离树林不远的仙境中。托马斯随着仙女来到位于埃尔顿山丘深处的仙境,从此开始了他成仙的历程——在那里,他不仅过着和仙女一样舒适逍遥的生活,还从仙女那里学到了很多“仙术“逐渐培养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仙境毕竟不是凡人能久留的地方,仙女最后不得不把托马斯送回人间。临别前,仙女给了他一个神奇的苹果,并告诉他:“吃下苹果后,你就会永远不会说谎。”这就是苏格兰流传至今的美丽故事。

    晚上回到酒店,头昏沉沉的回味着苏格兰威士忌的余香,想着那美丽的传说,我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短短的不列颠之旅就快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印象则是源远流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