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醉呼伦贝尔大草原(图)

 湖光秋水 2020-09-18

    去年7月25日我正好有机会去满洲里开会,会后又沿着额尔古纳河来到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实地考察,充分领略了祖国北江的大好河山和奇异的俄罗斯风情。7月30号回到了我阔别17年的海拉尔,见到了  1990年和我一起横穿欧亚大陆的呼伦贝尔市民族歌舞团的部分演员。那情景真是难分难舍,另人激动不已。回到北京后我群发了个短信:“我虽然已经回到了北京,但我的心却留在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有美丽的蓝天,白云,白桦树林,清清的河水,还有各民族美丽大方的姑娘,我的心醉了。”

 一. 寻找昔日的满洲里

    1990年我就是从满洲里随呼盟民族歌舞团出境到前苏联的。那时的满洲里,只是一个边境小城,没有多少人口,街道两旁都是黄颜色的“木刻楞”。而现在的满洲里完全是一个边境大城镇,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街道和宽阔平坦的公路。旅游旺季,全国游客纷纷涌来,有时连饭店都找不到床位。从这里既可以在国内旅游,也可以去俄罗斯的赤塔旅游。现在的国门成了一个景区,很容易到就可以到中俄边境,看着对方的小镇“后贝加尔”。17年前这里是无人区,简称18里。当时杂草丛生。真是面目全非了。

    满洲里到处都是俄罗斯人有做生意的,有来中国打工的。在一些大饭店,一边吃饭,一边可以欣赏俄罗斯姑娘婀娜多姿的舞蹈,很象是在异国他乡。我为了找会当年的记忆,到处寻找“木刻楞”,结果只在二道街找到了几间特意留下来的“木刻楞”,很是失望。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有历史的城市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有一天走到哪里都感觉没有区别,那将是我国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大悲剧。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

    达赖湖是我早就向往的地方,这次去了后,非常遗憾,原本面积2000多公里的湖面,水在急剧下降,今天的湖滩已经有100多米长,而去年才是50-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减退,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看到达赖湖吗。据说,这和当地油田开采有关系,我觉得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据当地一位刚从俄罗斯考察旅游回来的人士说。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曾经是中国的,但现在庆幸的是它在俄罗斯,那么大的湖边,才有10个旅游景点,而且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仍然有几公斤重的大鱼;而现在只有达赖湖才有的白鱼却越来越小了。但仍然打捞,仍然在吃。。。。。。。

  二 天骄故地--------额尔古纳

    从满洲里出发去额尔古纳,一路风光无限,非常美好:蓝天,白云,绿草,白桦树林还有蜿蜒曲折的河流。额尔古纳是条河流的名字,是中国和俄罗斯国的界河,也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

    有这样一则关于蒙古族族源的传说:大约在2000多年前,有个被称为蒙古的部落和一些突厥部落发生战争,战败后的蒙古部落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却拥有丰茂的草原和山林,只有一条小径。此地名叫:“额儿古涅----昆”,即今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带。这两家氏族的名字是捏古思、乞颜。经过漫长时间的繁衍,部落又兴盛起来,原来的地盘不够用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这个峡谷中走出去。于是他们找到了有铁矿的地方,那里经常融化出铁来。于是他们全体集合起来,杀了70头牛马,取下整张皮子,制成风箱,让70个风箱一起煽起火来,直到那个山坡融化。他们得到了铁,也打开了一条路。走出了狭地,到了广阔的草原。所有蒙古部落的起源都是逃进额尔古涅----昆的那两个氏族,而勃儿贴  赤那(意为苍色的狼)则是那两个人后裔中一些部落的首领。这就是蒙古族的先民。

    我们在额尔古纳市吃了午饭后又继续赶路,2小时后到了室韦俄罗斯民族乡。这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自治乡。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恩河乡的俄罗斯民族风俗展览。展览馆就在一个木刻楞里。展品不多但都很珍贵。有扣子式的手风琴,有东正教的排位等等。门外还放着两个三套车。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向阳村,和俄罗斯族居民零距离接触。我们走访了几户,发现俄罗斯族家庭,特别讲究卫生,每家都有一个土桑拿室,房间里整整齐齐,到处都是花,虽着国家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俄罗斯族已经开设了家庭游接待游客。日子开始越过越好了。尤其是和俄罗斯国一河之隔的室韦乡更始有30多户居民开了家庭游,现在连房子都很紧张,有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8万人民币。过去是河对岸灯火通明,现在是河这边星光闪耀。

    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现有1.56万人,除了额尔古纳以外,另一部分在新疆。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后,本来在俄罗斯一侧的流民仍然进入到中方一侧开垦种地,放牧。随着额尔古纳河两岸采金业的兴起,1860年起,俄国流民不断越界到额尔古纳河一带采金,1884年时采金者一度高达1。5万人,后来清廷派员谈判、驱逐,形势才一度好转。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借口出兵进犯,卡伦被毁,官兵逃散,边防空虚,无人照管,俄罗斯流民再次趁虚而入。

     还有一部分是修筑东清铁路时来华的俄罗斯士兵、工程师、以及工人。不少山东、河北等地的民工被招募来此采金、修路,这些民工有陆续娶回了俄罗斯女人,形成了华俄联姻家庭。很多家庭都是中国的爷爷,俄罗斯的奶奶。据说,俄罗斯由于战争的原因,男人都被征兵去打仗了。村里的女人发现中国男人不打老婆,不酗酒,还顾家,所以就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嫁给了中国人。

    在临江屯村民们说着与我们相同的汉语,却个个蓝眼金发,相互间“老张”、“老李”的叫着,很是亲切。

    中俄关系现在很好但仍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有一次,在室韦乡河这边为了整理环境,组织了大批的人到讲边拣垃圾,这些人同时又是农场的职工,都统一穿着场里发的迷彩服。看到这么多“军人”来到河边。河对岸的俄军马上要求会晤,我军边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把乡长叫来一问,中方俄方的军人都大笑起来。还有中俄第一座在室韦的桥梁,中间就是铁钢梁做的。一旦两国有事,马上就能拆掉钢梁把桥断开。

    晚上我就住在室韦村的俄罗斯族家里,躺在整洁舒适的床上,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边境小村庄俄罗斯族家庭里过夜。心里爽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