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7年恢复高考,我有惊无险,差点考不上重点大学(图)

 湖光秋水 2020-09-18

197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了,这对在各个战线,尤其是农村的知识青年来说,仿佛就是春天来了,希望的花开了。

在这么大的激励和鼓舞中,仿佛思想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准备迎接高考!

我当时正在延安农村插队,从知道这个消息到参加考试这期间还不到三个月。

而农村根本不管是不是要考试,每天还要照常出工劳动,只有晚上才能复习功课。对我来说,从1975年下乡到1977年准备参加考试,整整两年我没有摸过教科书本,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更是格外的陌生。所以复习可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英语就是从26个字母开始复习的。好在当时延安地区成立故事队,我被抽到了市里参加故事创作和演讲。这样一来,复习的时间相对来说好了一点,但也是要在白天完成了故事排练后才能复习。总之,我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进行功课复习的,与今天的考生全方位、全封闭复习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一次恢复高考全国有10届毕业生有资格参加高考,那就是成千上万的人了,录取比例可能是1%左右。当时也分文理科了,但语文、数学、政治是必考课,外语只有报考外语专业的人才加试外语,当时为了增加一份被录取的机遇就报了外语专业。所以我当时填的志愿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系,和上海外国语学院。这在当时看来有点是天方夜谭。

好在我的复习安排的比较科学,除了弱项数学和英语多努力外,语文和政治同样不放松,该背的背,该记的记。要知道我从小的心愿就是上大学,即使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的年代,我心中的人生目标仍是要上大学,实现我的人生理想。而在没恢复高考之前,所谓的工农兵学员中都是靠单位推荐,说白了还是靠人际关系,靠走后门才能有机会上大学,而这种机会又是少之又少。现在好了,大学的门公开开放了,所有的入学者都要通过考试进来,这对我这个不会拉关系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记得狄更斯曾经说过:“为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的目标,去千方百计、历尽艰苦地奋斗,是完全值得的。”就这样,我在一种信念中刻苦地复习着功课。

考试是在1977年的冬天开始的,我记得语文有一个作文题是二选一,要么记录一件对你有意义的事,要么向全国科学大会写封信;我当时完全可以把我背得烂熟的故事作为记叙文写出来,但我还是选择了给科学大会的一封信。据说我们故事队的一位女队员就把她讲的故事写出来了,结果她的作文得了全省第一。英语题我感觉并不很难,也许是第一次恢复高考;也许是我复习的正好到位,比较顺利的就做完了。最难的是数学,数学是需要一步一步恢复的,而我当时的时间和以前的底子都不够好,所以我尽全力做数学卷子,前面几道题我还能做下来,后面的科目就是看天书了。但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绝不能让数学拉太大的分。顺便说一下,我们不仅在延安市的几所中学里考试,远离家庭,完全靠自己安排吃住行,有时还要从一个考场骑车奔另外一个考场。和今天的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是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战!当然也是为祖国的命运而奋战!!正是:“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这便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考试很快就结束了,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是最难熬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坏的精神准备。幸好这个时候,省里的故事调讲在汉中开幕了,我作为延地区代表队的队员赴汉中参加全省故事比赛,时间也就好打发了。

由于取得了好成绩,原定直接返回延安的计划就变更了,改成从西安开始,一个县、一个县地讲回去。我们在西安慰问了部队、厂矿、机关,然后一个县、一个县的往延安走,边走边讲,和延安地区的人民共享我们的喜悦和快乐。我们从铜川到黄陵再到洛川,最后来到离延安最近的富县。地区文化馆的一个小伙子说,他提前一天赶回延安,看看高考有什么消息,这在当时来讲也是我们最关心的。果然不出所料,当天晚上他就打回电话说:“吴金光的英语考试笔试通过了,现在正通知他来参加口试,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老师就回西安了。由于错过了时间,老师说只能算他弃权了。我拼命给老师解释说明他是因公出差,不能因此而耽误他的前程。老师还不错答应明天再等一天。你们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让他今晚务必赶回延安。”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很着急,纷纷替我出主意,想办法。当时延安地区的交通很不方便,长途车早就过点了。有一个同事父母在邮局工作,她说可以拦个邮车,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邮车,说明了情况后,司机和押运员也很同情达理。临上车时,同队的另一个男同胞递给我一包烟,我上车后就给了司机。就这样,我和一堆邮件包裹混在一起,颠簸了4个小时,终于在深夜抵达了延安。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找老师,老师说你一路辛苦了,上午休息一下,下午再来吧。我谢过老师后回到驻地,哪还敢休息,又拼命复习了一个上午。下午考试的时候,他用英语问了我几个单词,我一看正是我复习到的,很快就说了出来。他又用汉语问了我几个单词,我也不陌生,也顺利地用英语答上来了。后来,他让我朗读一篇英文文章,题目是“Littl Tom”,我看了两遍居然也比较流利地读出来了。我感觉老师比较满意。从考场出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没有错过机遇,后来回到队上,同学们告诉我说:那几天公社的大喇叭天天喊你的名字,让你去口试,我们也不知道你在哪里,也无法与你联系真着急!

不久录取开始了。第一天是一个女生的录取通知书来了,考上了北航,大家都为她高兴。第二天又去公社,结果一个也没有;第三天,我说我不去了听天由命了。同学们从公社回来对我说,你猜猜今天有谁的?我说:不知道。大家齐声说:“是你的”!然后他们又问我,猜猜是哪个学校,我还是猜不出来,大家又齐声说:“上海外国语学院”说毕递给我一个信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地在炕上打了好几个滚。我的高考梦终于实现了!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假如我真错过了口试,可能我的命运就不是今天这样了。充其量不过是西安市的一所不起眼的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市工作而已。所以我要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