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锦大战,此司令员出其不意,比韩先楚先攻进城!

 NGC1952 2020-09-19

1948年10月的锦州之战,是辽沈大战中的一场主要战役,也是难度最大的战役。

为什么?

因为东北野战军攻城的只有四个纵队12个师,而守敌为7个师。这貌似解放军占优势,其实没有形成一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并且,锦州城池坚固,敌人工事众多,攻城解放军既不能速决,又不能拖长时间。因为一旦时间拖长,敌援军就会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尤其是从葫芦岛上岸的敌援军一旦打过塔山,就可能对攻城的解放军12师形成反包围,功亏一篑。

这就是锦州之战的艰难之处。

东北野战军攻城总指挥部决定以硬对硬,从守敌防守的重点——城北进行主攻,以争取和缩短时间。为此,东总以最善攻击的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来指挥两个纵队(二纵和三纵)和六纵17师,为攻锦作战的主攻。另以段苏权八纵从城东进攻,邓华七纵从城南进攻,而城东和城南均为助攻,掩护城北的韩先楚主攻。

10月14日10点10分,在锦州城的南、北、东三个方向的天空升起了闪亮的红色信号弹——这是总攻锦州城的信号。

决定东北战局的时刻到了。

顷刻间,解放军炮兵无数的炮弹呼啸着,飞向预定攻击的城垣和城内敌军的各个要点。

总攻开始了。


锦州城内浓烟滚滚,火焰翻腾。

在城南小凌河南岸是七纵主攻师的突击7连,官兵紧张的注视着我方炮弹的落着点,无数的炮弹几乎是同时在一处城垣爆炸。

“轰开缺口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随即,7连的勇士们在两侧机枪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网,冲过了小凌河。8班立即打烟幕弹——表示已经过了护城河,要求炮火延伸。

在炮火的掩护下,10点25分,突击连第6班踏着城墙缺口的砖土,飞跃着登上了城墙,成为第一批登城者,后续部队跟着他们,潮水般冲进了锦州城——就这样,号称“堡垒”的锦州城被攻破了。

紧接着,在10分钟内,七纵的突击团第394团大部进城。战士们按照预定部署,沿着小凌河街、女儿街向北猛烈穿插,向锦州城内敌指挥中心等核心阵地猛进。

他们进城后,为不影响尖刀部队直取敌指挥中心任务,改为不沿街前攻,而是采取爆破的方法,爆破街房墙壁,炸出一条新的道路,继续向前穿插。

12点45分,七纵队第394团,又第一个首先打进了守敌的核心阵地。

解放军主攻方向在城北,守敌设防重点也在城北。敌将范汉杰万万没料到七纵在城南首先突破,于是急调预备队往南堵截。但是,这些援军在七纵各个尖刀连猛力穿插和爆破攻势前,哪里顶挡得住?此时解放军各攻城部队的炮兵也不断朝着各个目标轰击。范汉杰的指挥系统被打得稀巴烂,电话全部中断,首脑机关与作战部队失去了联系。

到15日18时,攻锦战斗结束,锦州被解放,十余万守军被全歼。

战后,罗荣桓政委说:

“邓华七纵在总攻开始后15分钟首先登上锦州城,之后勇猛穿插,总攻后不到两个小时,即首先突入敌核心阵地,打烂敌指挥中心,对于攻取锦州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就是貌不惊人的邓华上将——在打仗上很有一套的,一点也不输于战将韩先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