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提醒:小心这类中药致不孕!

 九不同 2020-09-19

2020年开春,新冠疫情肆虐,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着想,国家卫健委要求大家尽量少出门。宅家不出门,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大家都想着法子在家寻乐,居家一日游、居家游园会、厨艺大赛……不少新婚佳人在这段时间里,也把受孕提上日程。一人怀孕,全家欢心。可是怀上了,担心也随之而来。怀上了,怕难怀稳,于是,各种安胎的药补食补层出不穷;怀稳了,又怕没怀好,这时,各种养身补身的汤食汤药接踵而来……总之在孩子没出来之前,就一直没少操心。今天,小编来提醒你,在你安胎补身时小心这些中药导致不孕。

有些中药对胎儿及孕妇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属于妊娠禁忌药,因此妊娠期妇女是不能选用的。妊娠禁忌药物,主要是因为其能引起堕胎或中止妊娠。主要包括对孕妇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即对母体不利和产程不利;对胎儿发育影响及小儿生长不利。

古代史书记载

妊娠禁忌用药源远流长,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已有 6 种具堕胎作用的药物收载;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序例·诸病通用药》专设堕胎药,其专项下共收载41种药物;元代医家李杲更提出了《妊娠用药禁忌歌》;发展至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序例》中记载妊娠禁忌药增加至84 种。

《妊娠用药禁忌歌》因其朗朗上口、简单易记一直沿用至今,虽现代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歌诀中有个别药物实对孕妇无危害,如蝉蜕、槐花、白茅根。

妊娠用药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天雄

野葛水银巴豆牛膝薏苡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妊娠用药禁忌歌》总结的禁忌中药可分为大两类

(1)禁用药:蚖青斑蝥天雄乌头附子野葛水银巴豆芫花大戟硇砂地胆水蛭虻虫蜈蚣雄黄雌黄牵牛子干漆、蟹爪甲、麝香

(2)慎用药:木通瞿麦通草薏苡仁代赭石芒硝、牙硝、桃仁牡丹皮三棱牛膝干姜肉桂生半夏皂角生南星

歌诀中需要注意

1.蚖:指蚖青(芫青),又名青娘子。为芫青科昆虫绿芫菁青的干燥虫体。辛、温,有大毒。有攻毒逐癖的功效,孕妇忌服。

2.斑:即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的功效。

3.天雄: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独根。辛、 热,有大毒。有回阳救逆、祛风除湿的功效。含乌头碱,孕妇禁用。该句乌头附子天雄皆为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另,古有“附子堕胎为百药之长”之说。

4.野葛:又名断肠草,为豆科植物钩吻的根。辛、温,有大毒。有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因含钩吻素等,可致呼吸麻痹。并不是大家常见的野生葛根,或可食用的野葛。

5.代赭:即代赭石。性寒。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检测发现,含砷盐量约在1/10万以上,动物试验,服用14-60g即死亡。以常用量入药,不致堕胎,但胎元不固者应慎用。

6.麝:即麝香。辛,温。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实验表明,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且妊娠较非妊娠者敏感。现今市面上售卖的女士香水、男士古龙水大部分含有麝香调香,孕妇应注意。

7.黄雌雄:即雌黄雄黄。雄/雌黄,辛、温,有毒。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主含硫化砷,遇热能分解成三氧化二砷。

8.蟹爪甲:方蟹科动物中华绒鳌蟹的爪。辛、凉,有小毒。有破血、消积、堕胎之功。《本草纲目》因谓其:“堕生胎,下死胎”。孕妇禁用。

9.地胆:为芫青科昆虫地胆的干燥成虫。辛、微温,有剧毒。有破血祛瘀,攻毒消症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谓其:“破癥瘕,堕胎”。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收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收载的孕妇禁用药有60种,孕妇慎用药有39种,除去《妊娠用药禁忌歌》中提到的药物,其余按功能主治分类见表如下:

目前参考书籍虽对大部分中药材都会明确指出孕妇是否禁忌,但仍存在一部分中药没有明确写明妊娠禁忌。比如日常补身多见的当归,虽然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但《中国药典》、《中药学》等书籍没有明确记载其是否妊娠禁忌;而《中药志》中提到当归对子宫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作用;梅全喜主编的《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中亦提到当归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性作用,并明确记载“孕妇忌用当归”。

另外,人们在实践中还发现下列中药也是孕妇应慎用的:藜芦、蜂蜜、赤芍、五灵脂、川芎、丹参、血竭、泽兰、毛冬草、吴茱萸、豆蔻、厚朴、木香、金铃子、黄莲、栀子、龙胆草、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苦参、生地、玄参、紫草、犀角、延胡索、细辛、白芍、白芷、甘草、酸枣仁、海龙、海马、芦苇、樟脑、路路通、八月木、柴胡、马鞭草、麻黄、冬葵子、蓖麻油等。

因此,妊娠期间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能随便用药,平时补身养胎前也应咨询医生和药师,不要盲目相信所谓民间秘方。

【参考文献】

[1] 叶宝林,党世荣等.对《妊娠禁忌歌》之我见[J].青海医药杂志,1995,25(6):61-6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95. 

[4] 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95、865—868.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赖静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