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懵大大说历史】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东欧武则天

 波兰天际游东欧 2020-09-19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中,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历十二个王朝,第五个王朝叫“伊苏里亚王朝”,伊苏里亚王朝末年,出现了一位女皇帝,她就是伊琳娜女皇,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伊苏里亚王朝的末代皇帝。


伊琳娜

752年,伊琳娜从小出生在希腊的富贵人家,自小就接受着传统的希腊古典文化教育,有着与其余平民百姓女儿家不一样的生活,尤其是在信仰宗教上,她是虔诚的教徒。好景不长父母早亡,公元768年,当时的国王君士坦丁五世出宫在宫外为儿子里奥四世甄选太子妃,有着明艳动人的美貌及优雅的气质让伊琳娜从百名女子中脱颖而出,被君士坦丁五世带入宫。


君士坦丁五世

入宫之后的伊琳娜凭借着聪明才智很快赢得了君士坦丁五世的喜欢,对于这个儿媳他是非常的满意,很快着手为儿子里奥四世与伊琳娜置办了婚礼。三年后伊琳娜为里奥四世诞下唯一的皇子——君士坦丁六世。待到她23岁时,老国王逝世,于是在775年,尹琳娜的丈夫里奥四世登基继承王位。

垂帘听政

由于伊琳娜从小都是接收的古希腊的教育,所以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徒,而当时的拜占庭国家是反对任何宗教的,伊琳娜就在宫殿里偷偷地私下祭祀,直到有一天被自己的丈夫里奥四世发现她的丈夫发现了她藏在私人物品中的圣像,从此以后拒绝和她同床共枕,因为伊苏里亚王朝的历代皇帝都奉行圣像破坏政策,而伊琳娜居然在宫中私藏圣像实在是犯了大忌。


二人共治

虽然,夫妻二人感情破裂,但是在里奥四世统治期间,他很大程度上处于伊琳娜皇后的影响之下。776年他们唯一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成为父皇的共治皇帝。里奥四世于780年9月8日英年早逝,弥留之际指定伊琳娜皇后为新任皇帝君士坦丁六世唯一的监护人和摄政,担任共治皇帝,但伊琳娜名字排在君士坦丁六世之后,意味着从此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就从“里奥四世皇帝和君士坦丁六世皇帝”变为“君士坦丁六世皇帝和伊琳娜女皇”。伊琳娜女皇贪恋权利,垂帘听政的后果大家都懂得。


母子成仇

里奥四世刚过世不久,他的兄弟们蠢蠢欲动,发动反对势力叛乱,伊琳娜女皇派兵镇压了这次叛乱,铲除了反对自己的势力,并且发配这些人去了教会。公元790年,君士坦丁六世已20岁,他希望亲政,但伊琳娜女皇当然不会轻易把权力交给儿子,不光不交权还加强了对君士坦丁六世的管束和控制,母子双方的矛盾激化。


因大部分王公贵族倾向于君士坦丁六世的立场,于是他们经过一番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要求伊琳娜女皇把权力交给君士坦丁六世。迫于威胁之下伊琳娜女皇交出了权利,之后被赶出宫外,另择旁地别居。但由于伊琳娜女皇掌握实权长达十年,暗中培养了不少党羽,这些党羽也密谋策划宫廷政变,迫使君士坦丁六世接回自己的母亲,恢复了曾经的共治。


到底君士坦丁六世还是太年轻,没多久他在母后的教唆下把一些“不够忠诚的人”一一治罪。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亚美尼亚军区司令阿列克修斯,他曾在反对皇太后专权,拥立皇帝亲政的政变中充当重要角色,所以自然也对君士坦丁六世向他的母亲妥协不满。皇帝便把他关进监狱。这一来,激起了亚美尼亚地区人民强烈的反对。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接着君士坦丁六世率军亲征阿拉伯帝国,但指挥不当,造成伊苏里亚王朝的军队伤亡惨重,他率残部逃回国内,此战导致国家元气大伤,君士坦丁六世逐渐失去民心,后来伊琳娜女皇设美人计,要她的侍女引诱君士坦丁六世,导致君士坦丁六世废了他的结发妻子玛丽娅皇后,教会对君士坦丁六世的行为不满,伊琳娜女皇也公开指责儿子的行为,最终导致君士坦丁六世民心尽丧。这就使得君士坦丁六世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公元797年,当他领武讨伐阿拉伯之时,伊琳娜又不失时机地做了些手脚,策动皇帝的部下反叛。反叛的部队在东方战区将自己的儿子擒获,押送君士坦丁堡。

电影里演绎的伊琳娜

有道是最最无情帝王家,799年,伊琳娜残忍地命令将她的儿子双目刺瞎,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力。从此,伊琳娜成了拜占廷帝国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但是她的独裁统治一共仅维持了5年。

女皇帝

虽然夺得了皇位,国内仍旧危机四伏,尽管伊琳娜有心计,有魄力,但人们不可能把她当作正统的皇帝。她崇拜圣像的政策依然为军人贵族所反对,没人愿意打仗,对外防明明削削弱 。以致阿拉伯帝国的王子哈伦·拉西德带兵打到首都城下,女皇被迫称臣寻和,这更激起了军人集团的不满。她身边的几位宠臣又为争权夺利闹个不休。



当权后女皇发行的金币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皇最著名的举动就是她恢复了东正教教会对圣像的仪式,虽然在她丈夫在世时因为破坏圣像运动被迫放弃了圣像敬礼,但她一直在暗中策划恢复圣像的行动。当她任命她的游击队成员之一的塔拉修斯为君士坦丁堡司令官之后,她召开了东西两大教会的联合会议,正式接受了圣像敬礼,并使东正教教会与罗马的天主教教会再度联合起来。由于女皇热衷于恢复圣像崇拜并实行保护修道院的政策,因此在她死后,修道院的僧侣们把他置于东正教的圣人行列,故世称圣伊琳娜。


圣伊琳娜的塑像

不过西方世界以罗马教皇为首不承认伊琳娜是合法的皇帝,认为她的行为是反传统的。在是在公元800年拥立加洛林的查理曼大帝即罗马帝国的皇位。这是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第一次有皇帝,这个帝国就是中世纪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女皇仍然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但根据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学家圣狄奥法内斯所说,这项计划被身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宠臣的埃迪奥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查理大帝登基为罗马帝国皇帝

罢黜

802年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对女皇的统治,他们于10月31日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女皇,并拥立帝国的财政大臣(大臣:logothetēs)尼基弗鲁斯(不是里奥四世皇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尼基弗鲁斯)为皇帝,是为尼基弗鲁斯一世。原本傲慢和为所欲为的女皇被流放到王子岛,后又流放到莱斯博斯岛,被迫靠纺纱维持度日,于第二年(803年)的8月9日孤苦伶仃的病死,就这样东欧第一个女帝王就此走完她一生,时年51岁。不知道在她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时有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将来。


科普:历史上称伊琳娜为女皇帝是有原因的,她自称“皇帝”,因为她是拜占庭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英语:empress)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