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罗马君王谱】东罗马帝国(二十二):伊琳娜女皇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1-04-24

2)君士坦丁五世

君士坦丁五世(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Ε΄718年-775914日)绰号科普罗尼穆斯Copronymus),是一位拜占庭帝国皇帝741775年在位)。

君士坦丁是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开创者利奥三世的儿子,绰号科普罗尼穆斯意为粪名,得名于他在幼年受洗时弄脏了圣水和金盆。[1]720复活节君士坦丁被其父亲加冕为共治皇帝。741年利奥三世去世后继承皇位。742年,君士坦丁五世进攻阿拉伯人期间受到亚美尼亚军区司令阿尔塔瓦兹德的袭击,被被迫逃亡阿摩利阿姆。阿尔塔瓦兹德则得到支持在君士坦丁堡称帝。君士坦丁五世在安纳托利亚军区等军区的支持下于743年击败阿尔塔瓦兹德夺回帝位。

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毁坏圣像运动,并在对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775年在巴尔干一次对保加利亚王国的战役期间去世。

3)阿尔塔瓦兹德

阿尔塔瓦兹德(亚美尼亚语ԱրտավազդArtavazd,?-743年)也称阿尔塔巴斯杜斯(希腊语Ἀρταύασδος Ἀρτάβασδος)是一位拜占庭帝国将军和皇帝(741743年在位)。原为亚美尼亚军区司令,因助利奥三世夺取帝位有功,利奥三世将女儿嫁给他,并担任宫廷近卫军首领(Curopalates)和地位重要的奥普西金军区司令。他反对毁坏圣像运动,他得到一部分人支持自立为帝。742年,他成功袭击了途径小亚细亚进攻阿拉伯人君士坦丁五世,率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在摄政王和大教长的支持下加冕为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在安纳托利亚军区等军区的支持下于743年击败阿尔塔瓦兹德夺回帝位。阿尔塔瓦兹德和他的两个儿子遭到游街示众,并在大竞技场被刺瞎双目。

4)利奥四世

利奥四世(Λέων Δ΄750125日-78098日),人称哈扎尔人利奥the Khazar),东罗马帝国皇帝(775-780年在位)。

利奥四世之母哈扎尔的伊琳娜为哈扎尔可汗比哈尔之女奇奇格,出生于后不久便被其父君士坦丁五世任命为共治皇帝769年,他同雅典的伊琳娜结婚。775年,其父去世,利奥四世镇压了其几个同父异母兄弟的反抗,成为真正的皇帝。778年,他曾遣军重创阿拔斯帝国的入侵,使其在他有生之年无法在来犯。

780年,利奥四世在准备攻打保加利亚时去世,临终前任命其妻伊琳娜为其子君士坦丁六世的唯一监护人。

5)君士坦丁六世

君士坦丁六世(古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Ϛ΄Kōnstantinos VI771年-802年)是一位拜占庭帝国皇帝776797年在位)。776年,其父亲利奥四世去世,年仅10岁的君士坦丁即位,其母亲伊琳娜担任摄政。在伊琳娜摄政期间,召开了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会议恢复圣像崇拜。当君士坦丁六世成年后,其母亲伊琳娜仍然想拥有最高权力。但是在79010月,军队宣布只承认君士坦丁六世为唯一的最高统治者,逮捕了伊琳娜。但是792年君士坦丁六世赦免了其母亲并再次使其成为共治皇帝。由于君士坦丁六世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其支持者对其感到极大失望。同时君士坦丁六世残酷镇压异己,甚至对之前的支持者也不放过。795年,他与玛利亚(Maria)离婚,迎娶宫女赛奥多特(Theodote),引起了教会的极大不满。797815日,其母亲伊琳娜令人将其在寝宫中刺瞎双目,将其废黜。

6)伊琳娜女皇

伊琳娜(希腊语Ειρήνη η Αθηναία拉丁化Eirḗnē ē Athēnaía,或译艾琳娜、伊琳妮等,752年-80389日,绰号雅典),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或译叙利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的生母,是东罗马帝国和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皇帝780-790年、792-797年与君士坦丁六世共治797-802年单独执政)。单独执政后,作为帝国的唯一的君主,她自称皇帝,是东罗马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拉丁化:basileus,相当于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拉丁化:basilissa,相当于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单独执政以后)。

①早年生活和权力扩大

据说,伊琳娜小时候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伊琳娜Ειρήνη)在希腊神话中是和平女神。她出生并生活在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雅典,所以后世也称她为雅典的伊琳娜(Ειρήνη η Αθηναία)。她从小父母早亡,成了孤儿。768年,她被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带到了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进入皇宫,并于第二年即769年的12月嫁给了君士坦丁五世的儿子、共治皇帝利奥四世,成为了皇后。尽管她似乎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她为什么会被选为利奥四世的新娘,使得一些学者推测她可能是在称为新娘选秀选后活动中被选中的,这个假想中的选后活动就是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女子展示给新郎和新郎的母亲看,直到最后被选中的一个成为新娘。

775914日,君士坦丁五世逝世,利奥四世成为唯一的皇帝。771年,伊琳娜皇后生下她也是丈夫利奥四世唯一的儿子、未来的皇帝君士坦丁六世。根据传说,她的丈夫发现了她藏在私人物品中的圣像,从此以后拒绝和她同床共枕。因为伊苏里亚王朝的历代皇帝都奉行圣像破坏政策,而伊琳娜私藏圣像实在是犯了大忌。然而在利奥四世统治期间,他很大程度上处于伊琳娜皇后的影响之下。776年他们唯一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成为父皇的共治皇帝。利奥四世于78098日英年早逝,弥留之际指定伊琳娜皇后为新任皇帝君士坦丁六世唯一的监护人和摄政,一说还让她担任共治皇帝,但伊琳娜名字排在君士坦丁六世之后,意味着从此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就从利奥四世皇帝和君士坦丁六世皇帝变为君士坦丁六世皇帝和伊琳娜女皇。这样,拜占庭和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诞生了。

伊琳娜女皇刚开始名正言顺地统治帝国,就马上要面对丈夫利奥四世的同父异母兄弟、时任凯撒(头衔,在拜占庭相当于亲王)的尼基弗鲁斯的篡位阴谋。但政变迅速被女皇镇压下去,她还强迫包括尼基弗鲁斯在内的她丈夫的兄弟们以及他们的同谋者进入修道院做神父,并命令他们在780圣诞节上主持圣餐。女皇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西西里总督埃尔皮迪奥斯的叛乱。在781年第一批讨逆舰队失败了,但次年即782年第二批讨逆舰队获胜并把叛乱者赶到非洲

早在781年,女皇就开始寻求与加洛林王朝罗马教皇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她一手包办了她的儿子与罗特鲁德婚姻,而罗特鲁德公主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与他第三任妻子希德嘉的女儿。女皇甚至还专门派官员教导未来的儿媳妇希腊语。但是,女皇于787年自己撕毁了婚约,而这次毁约是违背她儿子的愿望的,尽管当初订婚就没有经过她儿子的首肯。

②恢复圣像敬礼和共治

女皇最著名的举动就是她恢复了东正教教会对圣像的敬礼,虽然在她丈夫在世时因为破坏圣像运动被迫放弃了圣像敬礼,但她一直在暗中策划恢复圣像敬礼的行动。当她任命她的支持者之一的塔拉修斯君士坦丁堡牧首之后,她召开了两次东西两大教会的联合会议。第一次会议于786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但在支持破坏圣像的士兵们的反对下失败了。第二次会议与787年在尼西亚召开,正式接受了圣像敬礼,并使东正教教会与罗马天主教教会再度联合。

女皇所实施的一系列与罗马教皇改善关系的措施并没能阻止她的帝国与法兰克人战争,在78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伊斯特利亚贝内文托。尽管如此,女皇在军事上的努力有时也会获得成功:在782年女皇的朝臣斯陶拉基奥斯征服了在马其顿希腊斯拉夫人,为拜占庭的再度扩张和巴尔干半岛的再度希腊化打下基础。然而,女皇治下的帝国常常遭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侵略,在782年和798年女皇先后接受了与哈里发阿尔·马赫迪哈伦·拉希德父子签订的条约

随着君士坦丁六世的逐渐成熟,他在母亲的专制统治动摇中开始变得难以控制。790年,女皇获悉儿子试图用武力重获自由,便即时粉碎了他的企图。接着,女皇要求臣民从此以后只对她一个人宣誓效忠,承认她为最高统治者,并将自己的名字排列在共治的儿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的名字之前,即变为伊琳娜女皇和君士坦丁六世皇帝。首都大部分的欧洲籍军士毫不犹豫地宣誓对女皇效忠,但同时,部分人对于女皇的不满情绪也开始增强。终于在同年10月爆发了由亚美尼亚护卫队领导的公开反对女皇的起义,并波及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因为他们不愿意向崇拜圣像的女皇宣誓。最终,士兵们拒绝了女皇的要求,正式宣布君士坦丁六世为唯一的统治者,把女皇的共治君主名义废除。被废的女皇不得不离开皇宫

但在君士坦丁和伊琳娜母子间仍然维持一种虚伪的友好关系,伊琳娜的同党说服皇帝允许母亲重回皇宫。于是7921月皇帝恢复了母亲女皇的称号,也恢复了以前的共治皇帝顺序即君士坦丁六世皇帝和伊琳娜女皇。但反对女皇的势力依然存在,于是女皇运用她纯熟的心计与主教和朝臣们共同谋划,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了一次影响巨大的宫廷政变。君士坦丁只能逃往首都以外的各个行省请求帮助,但到处都是女皇的同党,把他团团包围。小皇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海岸(在今土耳其小亚细亚地区,隔岸即首都君士坦丁堡)被他的侍从出卖并逮捕,押回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皇宫。797815日,根据他母亲的命令,他在27年前出生的紫色寝宫中被挖去双眼,并关入修道院,不久死于眼伤。此时发生了日食和连续17天的暗无天日,后来被迷信的人归结为上天对女皇暴行的震怒和警示。但是,现代研究提出君士坦丁的眼伤不是致命的,他事实上比她母亲还多活了两年。

男皇帝单独执政

伊琳娜女皇单独执政了5年,从797年到802年。严格来说,她的正式称号是伊琳娜(男)皇帝而非伊琳娜女皇教皇良三世急于对付他在罗马敌人,眼见拜占庭皇位空置(指没有男性君主),便于8001225圣诞节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加冕,使之成为神圣罗马皇帝。教皇的举动被视为对拜占庭帝国和东正教会的极大侮辱,因为从此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形式上,罗马世界再度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并在天主教教会和东正教教会之间增添了的又一处裂痕。不过,据说女皇仍然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但根据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学家圣狄奥法内斯 (坚信者)所说,这项计划被身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宠臣的埃迪奥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802年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对女皇的统治,他们于1031日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女皇,并拥立帝国的财政大臣(大臣:logothetēs)尼基弗鲁斯(不是利奥四世皇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尼基弗鲁斯)为皇帝,是为尼基弗鲁斯一世。原本傲慢和为所欲为的女皇被流放到王子岛,后又流放到莱斯博斯岛,被迫靠纺纱维持度日,于第二年(803年)的89日病死。

女皇热衷于恢复圣像崇拜并实行保护修道院的政策,因此在她死后,帝国修道院僧侣们把他置于东正教的圣人行列,故世称圣伊琳娜,但在东正教正式的仪式书、圣哈乔里德的尼哥德慕所著《圣徒传》及其他相关东正教书籍中都未有对她封圣的记载。

④家庭

伊琳娜与丈夫利奥四世有独生子君士坦丁六世。另一名女性亲戚与伊琳娜一起前往君士坦丁堡,并于776年被许配于当时流亡于君士坦丁堡并已信仰基督宗教的保加尔统治者捷列里格。伊琳娜的一名亲戚狄奥法诺807年的一次选秀中被尼基弗鲁斯一世选为其子斯陶拉基奥斯的新娘。伊琳娜还有一位侄或侄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