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懵大大说历史】能上前线能治国,能写诗还能作曲,腓特烈大帝请说说您到底有什么不会的?

 波兰天际游东欧 2020-09-19

要说德国历史上的王,任谁都无法能与腓特烈大帝比拟,这位生在中世纪普鲁士小国的国王,凭借天才的军事才能超人的前卫思想,把一个小小的普鲁士公国逐渐扩张成一个铁蹄震踏欧洲大陆的实力型国家。他不光打造了一个中世纪传奇,其中更是因为他所打过的战役至今都在美国西点军校被参考学习,被誉为是历史上的军事神话!法国著名革命家米拉波曾经说过:“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今天我们就来看这位传奇大帝的一生吧。

深蓝色为巅峰期的普鲁士领土

腓特烈二世(德语名: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亦称腓特烈大帝、弗里德里希二世,普鲁士王国国王等头衔,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不光如此他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如果连他和建筑师一起设计的忘忧宫也算进去的话,那他还算是一个设计师。是不是让人很难相信呢?他有如此神通?真有这么广大?可是事实就是摆在眼前,这位传奇大帝,除了以上叹为观止的技能,还是位语言大师,母语德语之外,腓特烈二世还能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他能听得明白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希腊语,还有希伯来语。他晚年的时候,还去学习了斯拉夫语、巴斯克语,简直了得!

年轻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的童年是在他的父亲“士兵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严格和军事式的教育下长大。典型严父慈母的家庭环境。他受其母亲影响,喜好文学艺术和法国文化,并一再与鄙视法国文艺的父王发生冲突。1730年18岁的腓特烈,为反抗其父强加的婚姻,他尝试和朋友汉斯·赫尔曼·冯·卡特逃往英国,但以失败告终,他们被囚禁在现在德波边境的小镇昆斯特林,接着卡特被处决。卡特死后,腓特烈性格开始转变,在向父王道歉并得到宽恕后被从监狱释放,不过作为交换,他被勒令进行军事和政治学习,而父亲不再干涉其爱好与研究。1736年腓特烈被派驻莱茵斯堡任地方长官及驻军团长。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其父参加了奥地利一方,腓特烈则在莱茵河战役期间被派出赴当时欧洲第一名将欧根亲王身边见习军事。1740年初,28岁的腓特烈写下了其第一部著作《反马基雅维利》,标志着他的思想逐渐成熟,年轻的国王已经开始绽放他的光辉。

现今的莱茵斯堡

1940年,随着父王的驾崩,腓特烈继位成为普鲁士国王。此时正逢普鲁士扩张的良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腓特烈大帝立刻积极发动并参加战争以打破人们对他文弱的印象。1740年12月,腓特烈大帝和施维林元帅率领八万普军南下突击西里西亚,短期之内毫无防御准备的奥地利驻军被击溃,初战大捷。次年4月,奥地利元帅奈伯格领兵近两万,突然从西里西亚东面的摩拉维亚境内发起进攻,由此在莫尔维茨村引发莫尔维茨会战。腓特烈亲率两万人奈伯格将军统率的一万九千奥军在此处决战。普军在步兵与火炮上占优,而奥军则在骑兵上占优,双方激烈交战,最后奥军因不敌普军的猛烈炮火被逼撤退。在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又与法国、巴伐利亚、 萨克森和西班牙结盟进攻奥地利,以加强攻势。奥地利最终因伤亡惨重而撤退并无法再战,只好和普鲁士签订合约,割让出了富饶的西里西亚及格拉茨公国为代价停战。这个代价甚为惨痛,以至于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一直耿耿于怀。

尽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到1748年才正式结束,腓特烈的普鲁士王国却是从1745年就退出战争,作壁上观。从此到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腓特烈赢得十年的和平建设时期。西里西亚是纺织工业中心,德意志最为富庶的省份之一,每年的税收要占整个普鲁士税入的1/4。在这十年里,腓特烈整军经武,发展经济,为后来的欧洲大战七年战争作好准备。同时,此刻的他也未闲着,他对所有艺术都感兴趣不光收有很多名画,还吹得一口好长笛(长笛教师 Johann Joachim Quantz)甚至还作曲。更自己起草设计了波茨坦的无忧宫,并聘请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兴建,这是腓特烈大帝的私人夏宫。波兰天际公众号微信:safaripoland客服微信:sinkywu

好像说到现在都没提起过他的妻子。就像大多数身在皇家的子女一样,他也很不情愿的与父亲为他选的妻子——伊丽莎白·克里斯丁娜·冯·布朗斯威克—贝韦伦成婚,对女方来说而言这注定是一段悲惨的婚姻,因为除了腓特烈向父亲保证不会对她不忠之外,他也从未对妻子履行过丈夫的责任,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余生都是在波兹坦忘忧宫内度过,伊丽莎白没有得到允许不准在这里出现。

他对妻子的冷漠,让许多现代研究者都对腓特烈大帝是否为同性恋非常感兴趣,这个嘛....据说腓特烈大帝并不喜女性的柔美姿态,他认为女性也要有男性那样的阳刚之气。同时腓特烈经常与各国来的访客用餐和彻夜长谈。他在无忧宫塑造的气息,反映他爱男厌女的倾向;伏尔泰曾说:「女人和神父从来不能进宫。简言之,腓特烈的生活没有宗教、没有大臣、没有宫廷。 」他还写道,腓特烈公开展现他对年轻军宫的喜爱:「国王穿好军服后,会召来两三位爱将,可能是他部队里的军官、侍从、匈牙利步兵,或年轻的军校生。他们会共享咖啡,如果他把手帕丢向某人,那个人会再跟他独处一刻钟。」至于伏尔泰说的话,我们也将信将疑吧,他曾做为忘忧宫的座上宾,后因二人意见不和而被驱逐回了法国。

1750年代普鲁士的外交形势越来越严峻。首先腓特烈与英国交好,缔结《白厅条约》,保证英王在德意志的汉诺威领土不受侵犯,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大大触怒了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法国。而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她的首相柯尼次成功地联合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和法王路易十五,渐渐给普鲁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绞索,积极准备收复西里西亚。1756年,腓特烈看到形势日益严重,决定与其坐等战争降临,不如对奥地利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七年战争由此展开。

在战场上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首先率部队打进了在这场纷争中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王国。之后普鲁士同时和三个邻邦大国作战——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当时普鲁士和联盟的军队人数比为1:3,人口数之比更达1:20。腓特烈运用了一个当时罕见的腓特烈斜线阵势,破例成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 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经过7年大战,几次面临亡国边缘,腓特烈终于因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获得军事史上永世的不朽英名,赢得了“大帝”的称号,更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普鲁士亦一跃成为欧洲五巨头之一。

腓特烈大帝与他的爱犬

除了在战场上叱咤飞扬,在国家内政方面,腓特烈大帝推行了农业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实施排水工程,废除了刑讯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他的名言是“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对法律的发展贡献良多。另外,当时普鲁士的人民可以通过上书或求见的方式向国王求助。腓特烈二世在他的准则“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下竭力避免封建制度的流弊。对此他对自己手下的官员非常不信任,他深深感到等级观念会作祟。波兰天际公众号微信:safaripoland客服微信:sinkywu

腓特烈大帝在乡间体查民情

他希望彻底废除农奴制,但在地主的强烈反对下失败,仅在国王的属地上逐步实行,比如他在新开辟的地区里建立小镇和农村,让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入住。当出于国务原因而需要延长农奴合同的时候,这些帮工,雇农和女仆会被问及他们雇主的情况及待遇,管理不善的雇主,其手下的雇农将有可能被调派到有妥善管理记录的雇主处。在腓特烈大帝统治时期,延续其父的教育政策,普鲁士兴建了数以百计的学校。但乡村学校为普鲁士军事扩张服务,其师资来源多为退伍军人,素质良莠不齐,只能培养出一些仅具有读写能力的国民。但无论如何,普鲁士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及全民教育的国家(1763年)。

作为一国之君,腓特烈大帝最难能可贵的是终生保持勤奋俭朴的生活方式。他严于律己,勤政为民,总是晚睡早起,饮食简单。每天上午他都要指导军队训练,午餐后开始下午的工作,黄昏时短暂的散步,一般到晚上10点才吃晚餐,然后才是他的业余时间,用来吹笛、作曲,或者举办音乐会,几乎每日如此,鲜有中断。无论是何场合,腓特烈从起床开始每天都会穿戴整齐。而他的全套制服不过是一件退色的蓝外套、一条磨得发亮的长裤和一双旧皮靴,虽然很旧,但非常整洁。这种平民作风远非其他欧洲君主所能比拟,也使整个普鲁士盛行简朴之风。质朴的国王深得百姓拥戴,被亲切的称为“老弗里茨”。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大帝于无忧宫中在他的沙发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岁。他的意愿是在无忧宫露台他的爱犬旁下葬,但是他却被继位的侄子给埋在了他讨厌的父亲身边,直到1991年德国统一后才被移回至自己的爱犬边。在他过身后人们为他树立很多纪念碑,最有名的是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腓特烈大帝骑马像,象征着永不磨灭的德意志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