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兰最西北,最德式,最蔚蓝的边境小城——什切青

 波兰天际游东欧 2020-09-19

什切青位于波德边境地处波罗的海,有着风平浪静的内海湾,是波兰沿海区域重要的港口之一,不用说都能想象得到这座地理位置尴尬的城市在历史上被德国瑞典波兰争来夺去的场景。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5世纪的时候,此地渐渐开始有稀少人烟。8世纪之后,一些商人工匠渔民也渐渐来这里生活,逐渐发展成了一座小小的渔村。11世纪时什切青就成为了拥有5000人的大城市。波兰天际公众号微信:safaripoland,客服微信:sinkywu

11世纪时期,波美拉尼亚公爵前来占据了此地并在这里修建了波美拉尼亚城公爵城堡,可斯拉夫人对于什切青的影响实际上并没有日耳曼人深刻,因为从条顿骑士团占据统治波兰北部斩断波兰王国的海上贸易时,当地的斯拉夫人越来越少,语言也被强制使用日耳曼人的语言,曾经的波美拉尼亚人也被德化,什切青很快转型成为德意志的城市之一。所以直到1945年之前,这座城市一直被叫做——斯德丁。

17世纪时期,三十年的拉锯战争让欧洲各个国家都疲惫不堪,虽然斯德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是最终判决这里划归为瑞典帝国统治。由于远离瑞典主要的国土,又处在尴尬的政治地位,这座城市被其他主要贸易区域隔绝,孤立中还要抵御着被日耳曼人的围困,导致这座百年老城的欣欣向荣的经济被破坏。

1713年随着条顿骑士团的覆灭普鲁士的崛起,瑞典赶紧将这块烫手的山芋于1719年正式"让"给了普鲁士,此处立刻被划归成普鲁士博美拉尼亚省的首府,也成为了普鲁士主要港口。随着经济恢复,拔地而起的德式建筑也开始装饰着这座城市,从此相安无事两百年。

勃兰登堡门——什切青的地标古迹,由1725年由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建造,以纪念他于1719年从瑞典人那里收购该城市。它由法国雕塑家巴塞尔米·达马特设计。大门上的拉丁文字记载了他“以合法的合同并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这座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对斯德丁是巨大的,由于希特勒打击犹太人与波兰人使城市里的波兰人越来越少,于是在1925年至1939年之间,有爱国的波兰人在当地设立的一个波兰领事馆里开设了波兰语基础教学,虽然在这期间遭到纳粹无情的打压,顽强爱国的波兰人依旧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抵御纳粹的暴行。艰难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1945年-1950年期间德国战败,当地的德意志居民被驱赶与迁移,斯德丁正式成为波兰的一部分并且改名为今天的什切青。



什切青的历史中心是波美拉尼亚公爵城堡,这座城堡历史悠久,经过多次重建现在外观上保留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内部中庭则是依旧普鲁士时期的德式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也是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出生地,她的父亲是普鲁士王国中的一位亲王,也是军队里的一位将军,从小贵为公国公主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什切青的童年时期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却十分自由,在这里可以一窥她的童年生活。

走在什切青的街头,随处都能看到在历史长河中反反复复重建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城市里最常见的就是普鲁士时期的哥特式红砖建筑,当年普鲁士接管什切青的时候同时也接纳了不少的天主教徒,圣詹姆斯使徒大教堂就是什切青天主教教会主要所在地。建于1187年,曾经为天主教教堂在1719年普鲁士统治建立后被改为新教用途。

圣彼得保罗教堂是一个可以追溯到1124年的古老教堂,如今被重建为1817年红砖式风格的新教教堂,这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损害并不大,正面大门可以看到后期修复的哥特式石头外观。

在普鲁士德意志的统治下,什切青还有几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设的驻军教堂,此建筑带有非常传统的德意志与现代主义元素的风格,成为德意志人民在当地的新教教堂,在1945年本地德意志人民被驱逐之后,成为了耶稣圣心教堂。

除了新教和天主教徒,曾经也有大量的犹太人在此生活,也有属于他们的犹太教堂,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建筑在二战期间随着犹太人被驱逐至集中营,所有与犹太人相关的建筑都被无情的摧毁,曾经犹太教堂的遗址现在仅仅留下了一块牌匾。耐人寻味的是这块牌匾并不是出自政府和官方,而是犹太人自己打造的。


由于1945年时期有近40万德国人被驱逐出什切青,以至于该城市在接下来的30年里人口严重不足,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什切青才到达战前人口,经济恢复也比别的城市要发展缓慢。经过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什切青如今成为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有许多丰富的现代活动为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夏秋季整个城市格外热闹。

2017年国际高桅帆船比赛

如今这座蓝色的海滨小城现在成为波兰人夏季避暑的胜地,小编推荐游览时间——5月至9月期间,在灿烂的阳光下欣赏色彩斑斓的城市风景,漫步海边观看各家各的游艇帆船随风启航吧!波兰天际公众号微信:safaripoland,客服微信:sinkyw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