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妈妈发现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会出现打呼噜的现象,以为是宝宝玩的太累,晚上睡得太香的缘故。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大错特错, 宝宝打呼噜≠睡得香,它有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下面,就来分享造成宝宝打呼噜的真正原因,新爸妈们赶紧来学习,以免延误宝宝的病情。 呼噜的形成 我们在呼吸时,气流要通过口腔、鼻腔、咽腔等部位才能进入气管。那如果在此期间出现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狭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压迫,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这就是打呼噜。 宝宝打呼噜≠睡得香 引起宝宝打呼噜的原因有很多,宝宝 扁桃体和腺样体增生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以及肥胖、哮喘等,又或者宝宝的 鼻子堵塞、张着口呼吸,都会引起宝宝打呼噜。 还有,如果宝宝白天太过疲惫,也容易引起打呼噜。 再有就是宝宝打呼噜与睡眠时的体位有关,适当地变换体位或是调低枕头之后,宝宝的舌头就不至于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宝宝的呼吸顺畅了,呼噜声也会随后消失。 宝宝打呼噜需要看医生吗? 从表面上看,打呼嗜好像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碍。但是, 长期打呼噜会引发宝宝营养不良、耳疾、甚至智力下降、呼吸骤停等严重后果。 所以,新妈妈需要知道: 如果宝宝呼噜声很轻,均匀一致,没有呼吸暂停症状,也不影响睡眠质量,一般来说对宝宝不会有啥影响,新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宝宝持续打呼噜,呼噜声比较明显,而且出现呼吸中断、睡眠易醒、张口呼吸等情况(新妈妈也可以认为是宝宝的呼吸道变窄了,严重的话还会发展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新妈妈一定要重视,并带宝宝到医院咨询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为宝宝创造优质的睡眠环境? 除了打呼噜,宝宝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环境因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新妈妈和宝宝居住的房间, 温度应保持在22℃~24℃, 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小宝宝会因环境舒适而脸色红润,手脚温暖。 ● 新妈妈和宝宝居住的环境应注意清洁卫生, 每天打扫房间并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细菌滋生。 ● 开窗通风时,新妈妈和宝宝最好到其他房间, 以免吹到凉风而感冒。 ● 如果需要使用空调或者电扇, 风向不要直对着宝宝和新妈妈。 ● 宝宝睡觉时盖的 被子不宜过厚。 ● 除了噪音、潮湿、干燥、高温、寒冷等会对宝宝的睡眠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之外, 光线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夜间睡眠环境有灯光照射,容易使人产生“光压力”,而造成入睡困难,宝宝虽小,对于睡眠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所以,当宝宝进入睡眠时,新妈妈应及时熄灯或是将灯光调暗。 ● 为了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夜间睡眠不是很好的宝宝,建议在白天的睡眠时间不宜过多, 夜间不宜睡得过晚,还可以把宝宝的洗澡时间安排在睡前一小时。洗完澡后,可以为宝宝做个抚触或按摩,换上干净的尿布,喂宝宝吃奶,尽量避免其他人干扰。 ● 不要让宝宝养成含着奶头入睡的习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