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和平壹 2020-09-19

明铺是河北蔚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如果没有1938年11月发生在这里的一场伏击战,到今天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它。

明铺是个小村,它却靠近涞蔚公路上的飞狐峪,这里高山入云,地势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涞蔚公路是日军新开辟的补给线,大部分物资需要通过这条公路运到涞源前线。10月下旬,日军刚对涞源发动扫荡,目标是晋察冀一分区的杨成武部,他们始终对涞源县城的日军110联队形成着威胁。

11月初,我军得到情报,日军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运输队将从涞蔚公路运送物资前往涞源。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考虑到日军训练有素,大规模运输又肯定有护卫队押送,晋察冀分区做出部署,调集了邱会魁支队的两个团和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在明铺附近两侧山上设下埋伏。三个团的兵力预计将是日军的十倍,力争全歼日军。

11月16日,三个团按照部署进入阵地,设好了伏击圈,一切就绪,就等着日军汽车队露头了。

谁知变故突然发生,一个老乡的毛驴不明就里,误入雷区踩响了地雷。这时一架日军侦察机正在附近,闻声而来在埋伏区上空徘徊许久。

上级很快得到情报,伏击圈已经暴露,下令所有部队立即撤离。

晋察冀的两个团很快撤离了,七一七团也撤离了阵地,但他们没有径直离开,团长刘转连和团里的指挥员就地开了个会,讨论是就此撤退还是将计就计再杀个回马枪。

刘转连分析了敌人的心理,敌人能发现埋伏,必定也能发现我们撤离,既然没有埋伏了,那运输队就可以放心通过了。如果我们假作撤离,再偷偷潜回去设伏,就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从心理上看,这样的分析是靠谱的,但有个问题是,七一七团这次只出动了六个连700多名官兵,再要联系已撤离的两个团已经来不及了,日军的人数估计在300-400之间。

虽然有地形之利,人数占优,但要知道抗战初期的日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武器又比八路军先进,这必定会是一场苦战。

认识到危险,七一七团指战员们还是决定杀个回马枪重新设伏。

到了半夜,趁着夜色掩护,七一七团战士悄悄潜回了伏击地点。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刘转连的分析很准确,11月17日上午九点多,日军汽车队果然出现在了飞狐峪谷口。

日军运输队的指挥官是田原少佐,他率领着一支145人的日军部队担任护卫,队伍里还有84名士兵司机,5名修理班人员,以及几名翻译、记者,还有若干伪自警团。

田原很狡猾,并没有直接进入七一七团的伏击圈,而是在谷口停了下来,派出一个班的日军搜索前进。

战后,日军士官丸山登美治的回忆文章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搜索队遭到袭击的情形。

日军搜索队由美田伍长指挥,共有五人,他们一路小心前进,周围一片寂静。走过一堵矮墙,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武田等人被炸飞。原来他们踩上了八路军埋设的地雷,搜索队四人被炸死,安田上等兵右腿被炸断。

地雷一响,埋伏的八路军立即猛烈射击起来。日军指挥官田原少佐是骑兵出身,经受训练的本能反应不是防守,而是发起进攻冲出包围圈。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在田原指挥下,日军车队向明铺村方向突围,但八路军早有准备,七一七团左齐参谋长在车队必经之路上布置下了地雷。

日军车队共有三十几辆汽车,前面几车很快中雷,田原这才意识到前方是雷区,下令就地卧倒,隔着地雷阵与刘转连亲自率领的七一七团一连对射。

田原的部下有两部分组成,辎重兵护卫队和三宅护卫队。三宅护卫队是正规的野战步兵,并多次在涞蔚公路与八路军交手,战斗经验丰富,威胁极大。

田原经过开始的慌乱,很快也回过神来,判断出了八路军团指挥所位置,组织反冲击,在300多米的距离上,日军利用步枪和机枪,在仰射的不利条件下,竟然让指挥部人员出现伤亡,造成了短暂的混乱。

三宅更是凶悍,他立即下令抬下车上的迫击炮,炮手平松武夫对准我军阵地连发三炮。迫击炮威胁极大,炮弹全部打进二连阵地,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一营指挥所,炸断了营长何家产的双腿。

幸好日军这个重要火力点立即被左齐发现,他调来早已准备好的几名神枪手,击毙了平松武夫,炮击才告停止。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八路军最重要的火力点是仅有的一挺重机枪,此时正为二连提供火力支援。偏偏在恶战中机枪突然出现故障,一时无法排除。正在指挥部队的左齐急得冒火,亲自跳进掩体检查故障,就在故障刚排除的一瞬间,左齐被两发子弹打倒在地,身受重伤。

原来左齐的行动已经被三宅用望远镜锁定,他召来两名日军神枪手,几乎同时对左齐开枪,两发子弹都击中左齐右臂。

击倒左齐,阵地上一时出现混乱,田原立即指挥部下向山上二营的阵地冲锋,想要夺取这个制高点,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啦哇啦喊叫着冲上了山坡。

只有一条独臂的团政委晏福生迅速接替指挥,二营与日军短兵相接,在得到一营三连的支援后,终于打退日军这波进攻,激战中二营指导员何宣太腿部受重伤,团政治部副主任王克勤牺牲。

日军无法攻占山坡,转变战术,集中人员全力向飞狐口冲锋,试图逃出生天。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在日军疯狂冲击下,七一七团最善战的二连死伤过半,谷口眼看告急。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刘转连派出了全团最精干的部队:七一七团侦察队。这支人数不到100人的部队名为侦察队,却全由战斗骨干组成,刘团长轻易舍不得动用,为的正是关键时刻的雷霆一击。

侦察队上阵稳住了防线,代价也是惨重的,侦察队也伤亡过半,队长盛科,教导员刘芳芝都身受重伤,但终于守住了谷口。

此时,日军突围已经无望,车队被截成几段,残余日军在三宅和田原身边聚成两处负隅顽抗,仍然给八路军战士造成了一些损失。

困兽之斗无法持久,三宅和部下很快被击毙。田原则带手下退到一个小丘下顽抗,在部下一个个倒下后,田原选择了切腹自杀,为他的失败行动划上了句号。

至此,明铺伏击战才宣告落幕。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此战漏网的日军及随行人员只有不到30人,其余被全数击毙。最凶悍的三宅护卫队只跑出一名上等兵大森,战后他写下《啊,三宅队的最后》一文哀叹。

明铺伏击战七一七团也受到不小损失,但全歼日军更让人欣喜,此战还夺取了大量物资,在日军扫荡情况下极大为我军提供了补充。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明铺伏击战成为八路军伏击战术运用的典型战例,日军也称“该战中八路军成功地把伏击战术运用到了极致”。

能得到日军夸赞,明铺伏击战并不是浪得虚名。

伏击战听起来简单,但并不是影视剧中表现得那样:战士们在山坡两边一埋伏,一声枪响,手榴弹齐飞,敌人就非死即残那么简单。

它极其考验指挥官的战术素养,日军战力占优,如何利用地形和有限的优势兵力设伏,做到全歼敌军,这需要非常细致的部署。

七一七团此战的部署可以简称为:一面坚盾、一口快刀、一张大网。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刘转连的预测是日军遇袭后,必然拼死向地势平坦的涞源方向突围,必须要经过明铺村,因此他在明铺村部署的是全团最精锐的一连充当坚盾,一定要死死顶住日军的猛攻,不让他们突围成功。

日军突围不成,第二选择是撤回蔚县,擅长进攻的二连作为快刀,任务是切断日军退路,把敌人顶在伏击圈里。

其余三个连则布下一张大网,在高处阻击日军,并且要防止他们从山上打开缺口,攻占山坡,那样也会前功尽弃。

剩余一个连和七一七团侦察队作为预备队,哪里需要就顶上哪里。

这还不够,还要考虑到敌军是否会增援的问题。

七一七团还有一个三营没有一起出发到达战场,再调来已来不及,这时就被作为打援的力量,奉命在外围阻敌可能出现的援军,为主力全歼敌人争取时间。

从战斗过程来看,七一七团指挥官的部署相当成功,把兵力运用到了极致,否则只要一个点出问题,就无法完成歼灭敌军的目标。

1938年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受重伤的团参谋长左齐失去了右臂,有一张外国记者拍摄的著名照片“三个八路军”中,最左侧的独臂八路军就是左齐。这张照片里另两位八路军分别是陈再道和刘转连。

值得一提的是,指挥这场伏击战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团长刘转连、政委晏福生、参谋长左齐,是1955年首批授衔的少将及以上军官,成为我军开国将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